新买的音箱要不要“煲”?慢火?中火?大火?

新买的音箱要不要“煲”?怎么“煲”?“煲”多久才能出效果?

要煲机。因为新买的音响的单元振膜折环收缩比较紧密,在比较紧密的振膜折环情况下,新音响的声音会明显感觉到(干,冷,硬),高频有毛刺,低频松散不凝聚而带有明显背噪。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煲机之后振膜折环会在声音和空气的压力冲击下,振膜折环会的收缩能力会变的富有弹性起来了,由于振膜折环弹性变好了,所带来的直接效果就是声音细节表现更丰富,声音过度更加顺滑了,人声更加醇厚了,高频毛刺会明显减少或者直接达到无毛刺状态,低频会明显收敛很多,变得更有弹性感和凝聚感。降低背噪,提高低频的纯净度。这些就是音响经过煲机之后的声音明显改观。

新买的音箱要不要“煲”?慢火?中火?大火?

其次煲箱”并不是对每一台新设备或新器材都能奏效,它并不存在普遍性。但对某些器材却是非“煲”不可,“煲”前“煲”后音质的变化可使你大吃一惊, 在这里并没有什么规律可循。不过有一点可肯定, 那就是可靠性差的器材,可能会越“煲”越差。还有对大多数中、高档次新的音响器材进行“煲箱”都可能会收到效果。但是这个效果并不是说千把块的音箱通过“煲箱” 就能煲出上万元的声音,出好声音需要的是一个好的音响系统,加上良好的听音环境,“煲箱”只是发烧过程中的其中一个乐趣!

对于一个全新未使用过的音箱,打磨的时间需要稍长一点。传统的喇叭“煲”的时间均要求在数百小时左右,一些要求较高的发烧友更是花了大量时间、精力在上面。达到六十至一百小时足够完成煲机的效果了,这并不是一个死板的东西,自己灵活掌控就够了。另有一说是在打磨音箱的过程中,每播放12-15小时候停机休息一刻钟,可以得到比较完美的音效。

唱片的选择对于音箱的表现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鉴于现在多媒体音箱使用多是玩游戏和听流行音乐,大家在“煲”的过程中可以轻重结合,用轻快的流行音乐配以强烈的重金属摇滚乐来“煲”音箱。煲机经典曲目当然是蔡琴的,看过无间道的都知道,那种音乐享受的感觉。还有需要听一些乐器曲目,四季秋3(古琴版)、梁祝(小提琴版)、十面埋伏(琵琶)等。自用安排,听自己爱听的曲目,注意把握一个循序渐进的效果,才能使音响渐入佳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