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衛生日:向援湖北醫療隊致敬

今天是世界衛生日,今年中國的世界衛生日宣傳主題為“致敬醫護,共抗疫情”。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全國醫護人員勇敢逆行,星夜馳援湖北,他們與時間賽跑,挽救了一個又一個生命,他們是白衣執甲的英雄,是這個時代最可愛的人。

4月7日,四川留守武漢的最後一批162名援湖北醫療隊隊員光榮完成使命,順利返川,其中最久的一位,已在武漢奮戰了74天。自1月25日(大年初一),四川第一批援湖北醫療隊出征,到最後一批醫療隊安全返回,四川累計向湖北省派出10批醫療隊、3批疾控隊,3名國家單獨抽調的專家,共計1463人,主要支援的是武漢市紅十字會醫院、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區、武漢市漢陽方艙醫院、武漢雷神山醫院等醫療衛生機構。

“大家長”劉之超:缺氧但不缺精神

剛從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縣支醫回來,又趕赴武漢投入戰疫一線,還沒從高原地區缺氧中緩過勁,又進入了佩戴防護用具造成的缺氧狀態,這就是成都市三醫院援助湖北醫療隊臨時黨支部書記、內科三黨總支書記劉之超,但她說:缺氧不缺精神。

世界卫生日:向援湖北医疗队致敬

劉之超

因為從小懷著一個白衣天使夢,劉之超畢業後就成為了一名護士,至今已有27年時間。在武漢支援期間,她需要和隊員們搭班,負責臨床工作。每4小時一次輪班,以實現診治工作的全天覆蓋。“厚重的防護服讓動作變的很笨重,再加上缺氧,人也更累。”

除了工作,劉之超還需要像“大家長”一樣,事無鉅細的關注每一個隊員,瞭解他們面臨的困難,解決他們提出的問題:是否每個隊員都拿到了電熱毯、長皰疹的隊員該用啥藥、每個隊員的房間是否消毒到位,她說:“我是隊裡年齡最大的一個,就應該把每一個隊員照顧好,不讓他們的家人擔心,不讓醫院的兄弟姐妹們擔心。”

硬核醫生金曉博:精通“十八般”武藝

金曉博是四川第三批援湖北醫療隊隊員、成都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重症醫學科主治醫師,醫院第二批援湖北醫療隊臨時黨支部副書記、隊長。

世界卫生日:向援湖北医疗队致敬

金曉博

面對孩子,他是一名稱職的線上輔導老師;面對他的病人,他是一名精通“十八般”武藝的硬核醫生。

到武漢以後,金曉博只要有時間便會和兒子視頻,指導兒子複習功課,這也他在武漢與兒子互動最多的形式。

作為一名重症醫學科醫生,需要“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功能評估、生命支持、機械通氣、氣管插管、深靜脈及動脈置管等等都是他們必須掌握的技術。

中心靜脈置管是危重病人監測與治療必不可少的一項常規技術操作,對於隔離病區的醫生也是不小挑戰。金曉博說,這種操作平時只用戴一層手套,但在這裡必須戴三層,大大降低了盲穿時的手感。

即便是這樣,金曉博也能獨立開展中心靜脈置管術,此外,他還應用重症超聲來評估病人的心肺功能,和同事一起開展了病區首例無創機械通氣治療。

封面新聞記者寧芝 簡婷婷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