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亞的妹妹”——伍爾芙

英國有一位主教發表高見,宣稱女人不可能有莎士比亞的文才;女人寫不出莎翁的劇本,就如同貓死後上不了天堂,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於是女作家弗吉尼亞·伍爾芙(1882-1941)便在她的散文集《一間自己的屋子》(1929)中提出一個設想:如果莎士比亞真有一個同自己一樣稟賦超群的妹妹,名叫朱迪思,她的一生又會是何種模樣呢?

“莎士比亞的妹妹”——伍爾芙

莎士比亞因年輕時在家鄉偷了別人的一頭牛而背井離鄉到了倫敦。之後,憑藉自己所受的不多教育和戲劇才華而終於成名。可是他妹妹的命運就與之截然不同了。家裡不讓她上學,她可能偷偷看哥哥的書,可被父母發現之後,就只有回去補襪子或照看鍋裡的燉肉了。她的寫作稿多半也會被父母燒掉。而且剛十幾歲,就被許配給一個羊毛商的兒子,她不願結婚,哭訴哀求卻換來一頓責打。於是她也出走倫敦,找劇院經理,想要演戲。經理告訴她不要痴心妄想,女人是演不了戲的。男人們都取笑她。後來一個叫尼克·格林的舞臺監督可憐她,將她收容下來。後來她就懷了孕,最後在一個冬夜自盡,了結她痛苦的一生,被埋在了一個十字路口附近。作者的結論是:“一個女人必須先有錢、有自己的一間屋子,然後才能寫小說。”

“莎士比亞的妹妹”——伍爾芙

作為女權主義思想的重要先驅,伍爾芙指出了婦女的才能無法充分發揮的社會經濟根源,女作家必須頂住巨大的困難,頂住男人的偏見和經濟控制才能存在。把她們解放出來的關鍵在於要讓女人像她哥哥弟弟們那樣,要有“自己的一間屋”可供獨立自由的居住,要經濟獨立。她的這種社會學批評,既抨擊了男權中心社會對婦女創作的壓制,又在方法論上啟發了當代的女權主義批評。女性文學具有自己的傳統,有著不同於男性文學的獨特題材、語言和風格,通過對18世紀以來諸多女作家的追訴和自身的體驗,伍爾芙肯定了女性文學的道路,為女性文學創作在文學史中爭得一席之地,體現了對傳統文學史觀的反叛。但伍爾芙並不想矯枉過正,她提出了一種兩性共體的思想,認為“我們每一個人當中都有兩種力量統轄著,一種是男性的,一種是女性的。······正常而又舒適地存在狀態,就是在這兩者共同與和諧地生活,從精神上進行合作時產生的。”這種兩性和諧合作,乃是創作成功的重要保證。

可是伍爾芙何以萌生出這種女權主義思想呢?其實她本人就是一位“莎士比亞的妹妹”!“既痛逝者,行自念也”,她的心底就深藏著自己早年所收到的“重男輕女”陋習影響的切膚之痛。

“莎士比亞的妹妹”——伍爾芙

伍爾芙出生於書香世家,而且有趣的是她與另一位意識流小說巨匠喬伊斯是同年出生同年去世的。她的父親萊斯利·斯蒂芬是一位出身劍橋的著名學者,曾因主編《國家名人傳記大辭典》的前二十六卷而被英國政府授予爵士稱號,他本人也寫過18世紀的英國思想史和文學史,以及一些英國作家的傳記,他最初的妻子是小說家薩克雷的小女兒哈里特,哈莉特死後,續娶茱莉亞·達克沃思,生了伍爾芙和其姐凡妮莎及兩個兄弟。可到了兒女該上學的年齡時,父親卻只將兩個兄弟送到公立學校讀書,後又送到劍橋大學深造,而兩個女兒則留在家中由父母教讀。這種做法使伍爾芙生出強烈的女權主義思想。不過她家庭富裕,文化優越,藏書豐富,也為她提供了很好的自學條件。跟父母補習了關於拉丁文、法文、歷史、數學等基礎知識之後,她就開始在父親藏書宏富的書房裡自由自在地廣泛閱讀了。伍爾夫天賦異稟,從小就立志要成為一位作家,二十二歲起開始發表文章,從此正式開始了自己的作家生涯。

“莎士比亞的妹妹”——伍爾芙

但伍爾芙自幼身體虛弱,1895年母親去世時她的精神病第一次發作,1904年父親去世,精神病第二次發作,而且痛苦中曾企圖自殺。隨後全家遷居到倫敦的文化區布魯姆斯伯裡。她兄弟在劍橋結識的朋友們開始不斷到家裡聚會,逐漸形成了一個文學和學術的中心,稱為“布魯姆斯伯裡團體”,其中薈萃了世紀初到30年代的英國文化、學術精英,如小說家F.M.福斯特、奧爾德斯·赫胥黎,詩人T.S.愛略特,經濟學家J.M.凱恩斯,美術評論家克萊夫·貝爾和藝術史家羅傑·弗賴依、畫家格蘭特和伍爾芙的姐姐凡妮莎,以及漢學家A.韋力等等。他們並未要形成一種派別,而只是自由的討論各種問題;他們都信奉的一條原則是:“最寶貴的東西是人際交流的樂趣,以及對美好事物的享受,這些形成為社會進步的合理的根本目的。”

在布魯姆斯伯裡團體中,有位劍橋畢業的青年學者萊昂納特·伍爾夫,雖然他只是一個“身無分文的猶太人”,但伍爾芙還是與他真誠的相愛了,兩人於1912年幸福地結合。萊昂納特性格善良忠誠,對妻子體貼入微,他知道妻子具有文學上的天才,便盡一切力量支持她進行文學創作。二人還在自己所住的樓下開辦了一家霍加思出版社。此前伍爾芙已經出版了兩部小說:《出航》(1915)和《黑夜與白晝》(1919),現在則勿需求助於他人之手了,而且出版社扶持獎掖年輕和獨創性作家,如T.S.愛略特和K.曼斯菲爾德等,推動了現代派文學的發展。

伍爾芙同普魯斯特、喬伊斯共同開創了意識流流派。但從現代主義在英國小說中誕生之日起,就圍繞著傳統與變革問題產生了一場日趨激烈的論爭,伍爾芙就是這場論戰中的一名鬥士。她把當時以本涅特、威爾斯和高爾斯華綏為代表的傳統現實主義創作方法視為陳規偏見和刻板模式,從理論上提出了有力的挑戰,伍爾芙的這些文學批評論文都彙集在兩輯《普通讀者》之中。她認為表現自我和反映現實是對立的,生活是主觀印象和感性活動的總合,只有人類內心世界才是實在的、永恆的。生活於是成為了一個始終包圍著我們的意識的半透明層,每日每時,“人們的頭腦接受千千萬萬個印象——細碎的、奇異的、轉瞬即逝,直到用利刃鏤刻一般的。這些印象像無數原子一樣從四面八方紛至沓來”。這種對生活的新的看法成為意識流創作方法的根本性依據。

“莎士比亞的妹妹”——伍爾芙

1922年,當伍爾芙開始寫《達洛維夫人》時,她已讀完喬伊斯以連載形式發表的《尤利西斯》,備受啟示和教益。《達洛維夫人》( 1925)表明她終於找到了她要賴以表現生活的那種特殊方式。像《尤利西斯一樣》,小說中的事件都壓縮在從早上九點到次日凌晨這短短的十五小時之內,記敘了這個時間段內一位上層社會婦女的內心活動,並通過回憶和現實的交錯穿插,概括了她一生的重要經歷。《到燈塔去》(1927)通常被認為是作家最出色的作品,浮現在作品之上的是一位大地之母般的蘭姆西太太的形象,她去世後,她人性的光輝和精神影響卻依然存在。在她的精神感召下,她的家人朋友們最終完成了一次到心靈的燈塔去的航程。伍爾芙對小說的變革在《海浪》(1931)一書中達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小說中的六個人物之間的關係和他們在冷漠、嘈雜、逼人的世界上確立自己身份的努力,是整部作品的基礎。而且六個人物採用古典芭蕾舞的程式,一一登臺表演,向觀眾傾訴他們無言的獨白。

“莎士比亞的妹妹”——伍爾芙

法國作家莫洛亞對伍爾芙的創作有著精闢深入的分析,說她“既不像薩特那樣判斷,也不像勞倫斯那樣說教。她所關心的只是為讀者提供一種更清晰、更新穎的生活視域,以開闊他的眼界,使他能夠從事件的表面之下發現那些難以察覺的思想感情活動”。她拋開了帶著特定觀點進行理性主義敘述的傳統小說模式,採用了將散文和詩糅合在一起的、飄逸靈動、委婉多姿的飄逸散文詩筆法,去捕捉、描繪人物的浮想聯翩、千變萬化的精神狀態。

隨著作品不斷出版,伍爾芙的文學聲譽日隆,劍橋等大學紛紛提出給她榮譽講座和學位,但出於對英國大學中歧視女性陋習的抵制,她予以謝絕。這位身處男性中心思想佔據絕對統治社會中的傑出女作家,終於憑藉自己的曠逸天資和艱辛的不懈努力,成就為20世紀文壇的一位新的繆斯文藝女神,成為了名副其實的“莎士比亞的妹妹”。

“莎士比亞的妹妹”——伍爾芙

但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了,法西斯侵略戰爭的暴風疾雨也降臨到了英倫三島之上。1940年,伍爾芙夫婦的住宅被納粹飛機炸燬,二人相約,一旦英國戰敗,絕不在法西斯的鐵蹄下受辱。1941年,伍爾芙完成了最後一部小說《幕間》,她深感不滿(實際上,她每完成每一部作品都覺得不滿意),而且病勢日益惡化,她覺得再也沒有勇氣和力量與疾病鬥爭了。一天早晨,她留下一封遺書,感謝丈夫多年來對她的關愛和照顧,然後外出散步,就此一去不返。當萊昂納特趕到河邊時,卻只見她丟下的一根手杖,還有一江無情的流水供後人憑弔。



歡迎各位讀者討論指正,感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