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利路派出所:守護民生百花開

勝利路派出所:守護民生百花開

勝利路派出所:守護民生百花開

青海省公安廳聯合西海都市報社

帶你走進8個省級“楓橋式公安派出所”

創建“楓橋式公安派出所”,是公安機關的重點工作之一。創建“楓橋式公安派出所”的背後,有哪些不為人知的故事?即日起,青海省公安廳聯合西海都市報社,帶你走進全省8個省級“楓橋式公安派出所”。

“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20世紀60年代初,浙江諸暨楓橋鎮幹部群眾在社會主義教育中創造的“依靠和發動群眾,堅持矛盾不上交”的做法得到了肯定。從此,“楓橋經驗”走向全國,花開神州。

為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把‘楓橋經驗’堅持好、發展好,把黨的群眾路線堅持好、貫徹好”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全國全省公安工作會議和公安部相關要求,青海省公安廳進一步部署推動積極創建“楓橋式公安派出所”。

為組織和開展好全省公安機關繼續推進創建“楓橋式公安派出所”的工作,在西寧市公安局城中分局南川東路派出所成為全國首批“楓橋式公安派出所”稱號的基礎上,青海省公安廳評選出八個省級“楓橋式公安派出所”。

3月4日起,青海省公安廳政治部、治安總隊聯合西海都市報社,共同啟動青海省省級“楓橋式公安派出所”系列採訪活動。《西海都市報》記者奔赴全省各市州縣,深入基層派出所,聆聽民警講述,傾聽百姓心聲,採訪發生在八個省級“楓橋式公安派出所”的故事。

青海省級 “楓橋式公安派出所”故事,將講述創建“楓橋式公安派出所”過程中,我省廣大民警輔警在高原大地的堅守和付出,激勵基層民警的幹勁,吸引群眾廣泛參與到評選活動中,讓更多的群眾瞭解公安工作、理解公安工作。

胜利路派出所:守护民生百花开

勝利路派出所:守護民生百花開

“警情從十位數減少到個位數。”勝利路派出所搬到新址一年之際,民警們發現,周圍的一切正在悄悄發生著改變。

新寧廣場-力盟商業街-交通巷-勝利路電子市場-人民公園,勝利路派出所轄區是一個集旅遊、休閒、購物、飲食為一體的城市環形旅遊線路。

每一天,來自全省各地的人,一大早趕到新寧路汽車站,走過這條路,開啟美好的一天。每一天,來自全省各地的旅遊、房產、高科技、自然休閒等行業的人才、資金在這裡聚集,又從這裡流向全省各地。每一天,在這個人口近30000人的社區裡,一個個令人驚歎的、高效的商貿交流項目在有序、平穩推進……

不過,這一切除了西寧市公安局城西分局勝利路派出所民警,很多人並不熟悉。

胜利路派出所:守护民生百花开

留住西寧最美的季節

7℃、11℃、13℃、14℃……3月,萬物復甦,高原氣候回暖,古城西寧的氣溫也在逐漸升高,這一點一滴的變化被李軍記錄在了記事本上。

“冰層正在融化,冰湖周邊需做好安全防護。”

“西北風減弱,東風、東南風變強,還需及時清理從枯樹上掉下的樹枝。”

一大早,西寧人民公園的健身步道上,只有寥寥幾名健身者,除此之外還有一名喜歡上看看,下瞧瞧,來來回回在公園轉圈的勝利路派出所社區民警李軍。滑冰、開湖、鬱金香花盛開、銀杏葉泛黃……一年四季,人民公園的一花一草都與他有關。

這一切被派出所教導員肖書勇看在眼裡。他說,新整修的人民公園即將開園,與西寧人見面,到時候人肯定多,人群短時間內在人民公園聚集,短時間內快速散去,這就需要社區民警提前規劃好安全疏散通道。

5月1日,人民公園接待遊客19萬人次;2日,接待遊客20萬人次;3日,接待遊客11萬人次……去年五一小長假期間,人民公園人滿為“患”。人越來越多,李軍的壓力倍增,他的及早介入,也是為了消除隱患。

“10起報警,5起在人民公園,糾紛、矛盾、打架、傷害啥都有。”

“找錯零錢,要找警察;外賣送來的米線太硬,顧客想重新要一份米線起糾紛,找警察;走捷徑,樹枝夾在鞋幫子裡,把腳劃傷了,找警察……”

以前從事治安、刑偵工作的李軍,對人民公園及周邊的發案情況瞭如指掌,直到2014年他正式成為派出所社區民警時,他才發現,原來解決這些,還得在日常下功夫。

“情緒不順,就有了抱怨、埋怨,再往下發展就是爭論、爭執了,直接影響人們逛公園的心情。”

李軍說,這些事情就得從小事抓起,“遊人走的路穩不穩?湖邊的護欄修好了沒?”這些都是隱患的起點,需要一一關注。當然,更大的隱患在於20餘萬人在人民公園聚集的時刻,要設幾個安全通道,幾個疏散點,如何引導人群安全有序撤離……

人民公園原來有四個安全出口,通過改造以後,加上地下停車場,以及新修的消防通道,共有九個門,所以遇到緊急情況,就有九個疏散通道,如何充分利用這些通道呢?李軍說,他已經在自己的記事本上推敲了6套方案,這些方案他都跟公園管理、城管、治安等相關單位反覆琢磨演練過,儘管熟記於心,但還是不夠。

人民公園一年跑了多少趟,李軍自己也說不清楚,但他記得,去年一年,他走路的鞋子已經換了6雙。“基本都是進社區磨破的。”李軍說。

李軍和派出所民警們的努力也獲得了回報,去年一年,人民公園及其周邊小區治安案件,刑事案件為零,更讓人欣慰的是,即便是人潮湧動的五一小長假,派出所民警還在短時間內快速幫助三名迷路的小孩找到了家長。

胜利路派出所:守护民生百花开

為了守住居民的錢袋子

勝利路派出所,這是一座園林式建築:高高的屋脊,層層的藍瓦片,紅色的房梁,白色的牆體與周圍的大樹相互映襯。

如果看不見樓下派出所的門牌,很多人都會羨慕這座採光無遮擋,臨近人民公園的三層小樓。

儘管在人民公園西北角落,但過去一年裡,勝利路派出所在西寧的金融及銀行業是出了名的。“小額貸,讓我頭疼了整整三個年頭。”派出所社區民警王剛用手向後捋了幾下頭髮,挺直腰身,慢慢說,“每天有人在這些公司門口排著長隊等著放款,可拿到錢之後,這些人就被牢牢套住了。”

起初,王剛認為,轄區南側的五四大街以及同仁路新建的高樓大廈較多,多出現幾家金融及銀行服務類公司是正常的,但是越往後,他發現這些公司越來越不對勁。

“有的人只拿著身份證就拿到了10多萬元的貸款,有的人貸款前一天批了下來,第三天就開著新車在街頭跑,還有的人,前腳去了銀行,後腳就被小額貸款公司的人,架胳膊請到銀行門口取錢去了。”

“他們的放款不需要審批嗎?”“銀行辦貸款也要經過好幾道手續,他們房貸為啥幾分鐘就辦好了?”一連串的疑問促使社區民警王剛去查這些公司到底什麼來歷,從事哪些業務?摸排幾天後,王剛發現都是清一色的小額貸款公司,達到80多家,很多都是從福建、廣西等地過來的。

最讓王剛震驚的,還是當他走到商業中心樓下時,排著有120多人的隊。“錢、錢、錢,讓他們著急,他們的表情是焦躁裡帶著幾分喜悅,讓人難以捉摸。”王剛調查發現,這些公司,每天放款少則上百萬元,多則幾千萬元,可他們甚至連地方金融及銀行管理部門頒發的手續都沒有。

幾天後,勝利路派出所決定,對商業中心實施治理。為此,王剛跑到省市金融、銀行機構諮詢,也到行業監管機構瞭解情況,確定了辦理小額貸款資格、審批手續等。

通過諮詢,他找到了方向。先從從業人員登記備案開始,這一項硬性規定的通知發出後,有10家公司搬離了商業中心辦公地點。此後,推出了法定代表人保證書、辦理貸款人員金融政策學習培訓、檢查審批手續,這一項項新舉措的推出,又有30多家公司搬離。

骨頭啃到最後絕對是最硬的,從去年5月下決心開展治理,到9月,只剩下最後的8家公司。這8家,有的拿到了總公司所在地的審批手續,還有的公司是王剛的熟人,更有人將舉報、投訴信送進了區上、市上以及省上的舉報箱。他們舉報王剛“攜私報復”。

聽到被舉報的消息,王剛笑了。“五個月時間裡,沒喝過他們送的一杯水、一支菸,可是這一招,倒是沒想到。”他說,從警34年,自己小心謹慎地對待轄區核查的每一天,每一次,他都穿警服,全程開啟執法記錄儀。

很快,全國範圍內的“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拉開序幕,最高法、最高檢、公安部聯合下發“小額貸”“套路貸”案件辦理指引,省內多地出現小額貸公司違法、違規的情況,可在勝利路派出所轄區,一個案例也沒有。

一個個安全隱患,就這樣被勝利路派出所社區民警王剛和同事靠著勇氣和毅力,藉助金融、銀行業、監管業的力量,隱患被有序消除。

胜利路派出所:守护民生百花开

城市社會治理的一個註腳

如果說勝利路這個城市小社區是安靜有序的,那麼勝利路派出所基於城市小社區治理的需要,更早地關注到了現代城市綜合型小社區綜合症的做法功不可沒。

新寧路汽車站迎來了前往省內外的遊客,人民公園引來了人氣,而周邊的力盟商業步行街與萬方商貿城、勝利路電子市場則是西寧的商氣和財氣。“我們這裡每一處都是窗口,每一處都代表了西寧的形象。”社區民警王殿峰這樣認識勝利路派出所的工作。

“人氣、商氣、財氣有了,我們就得在福氣上下功夫,平安是福、安居樂業也是福。”勝利路派出所轄區不到3平方千米,卻有生活小區62個,中小學校、幼兒園4所,商業街4條,醫院1家,汽車站一座。

每一處都是糾紛、矛盾等派出所日常警情的爆發點。盜竊、扒竊、經濟犯罪嚴重考驗著派出所的每一位治安員,每一位刑警,更考驗著社區民警的協調能力。

為了做好轄區治理,勝利路派出所在西寧市首次創新推出“公安+城管”聯勤協作機制,共同開展每日巡防、清查整治工作,有效解決了執法侷限性、協同工作慢、綜合治理難等瓶頸問題。

同時,勝利派出所與分局、市公安局的便衣反扒、巡警、治安等相關單位在執法方面開展聯動聯勤,實現了街面警力的最大化,提高了見警率,有效解決巡控警力不足、覆蓋面窄、見警率低的問題,逐步實現了“1+N”式的多元化執法辦案經驗。

去年“公安+城管”聯勤協作機制初現成效,勝利路附近20餘個老舊小區環境綜合治理、老舊樓院的300多個私裝地鎖、100多個基層社區安全隱患被一一消除,得到街道辦、區委區政府的好評。

疫情防控期間,社區民警進管區時發現轄區一間出租房裡住著18名外地來青人員。為了有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照顧好所有來青人員,勝利路派出所和勝利路街道辦、東交通巷社區、勝利路城管指揮中心聯合幫助他們找到了適合疫情防控的新住處。

肖書勇說,集派出所民警之所長,給老百姓創造安全感、幸福感是“楓橋式”派出所建設的最大、最直接、最實用的做法,勝利路派出所在過去的一段時間裡,結合“共建”“共治”“共享”的原則,走出一條以派出所為主導,轄區20多家單位參與的“1+N”式執法模式,這一做法旨在發揮多個部門、多個單位的工作優勢,實現工作、治理、服務的融合,這一辦法獲得了社區居民、勝利路街道辦事處的好評,去年城西區全區推廣這一經驗,更是在西寧開展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中提供了城西經驗。

勝利路派出所始終將群眾滿意作為公安工作的“風向標”,不斷堅持創新和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在分局黨委的堅強領導下,著力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矛盾和問題,全力構建“1+N楓橋式公安派出所”。2017年以來,勝利路派出所共有20位民警輔警獲得各級表彰獎勵,派出所先後獲得“集體三等功”“優秀黨支部”等多項重要集體榮譽。

胜利路派出所:守护民生百花开胜利路派出所:守护民生百花开
胜利路派出所:守护民生百花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