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再到擁有世界文化遺產的麗江古城去看看

我們再到擁有世界文化遺產的麗江古城去看看

我們再到擁有世界文化遺產的麗江古城去看看


我們再到擁有世界文化遺產的麗江古城去看看


我們再到擁有世界文化遺產的麗江古城去看看


麗江

麗江,雲南省地級市,位於雲南省西北部,滇川藏三省區交界處,是國際知名旅遊城市] 、古代“南方絲綢之路”和“茶馬古道”的重要通道 。市區中心位於東經100°25',北緯26°86',總面積2.06萬平方公里,北連迪慶藏族自治州,南接大理白族自治州,西鄰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東與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和攀枝花市接壤,距昆明市527公里。

麗江市位於雲貴高原與青藏高原的連接部位,地勢西北高而東南低,最高點為玉龍雪山主峰,海拔一般都在2000米以上,屬低緯暖溫帶高原山地季風氣候,境內水利資源豐富,動植物種類繁多,為雲南省重點林區、中國水電西電東送基地之一。

截至2015年,麗江市轄1個市轄區,4個縣。2016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28.5萬人。2016年,全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310.1799億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24186元。

麗江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地方,除漢族外,共有12個世居少數民族,22種少數民族;麗江是著名的旅遊城市,擁有世界文化遺產麗江古城、世界自然遺產三江並流、世界記憶遺產納西族東巴古籍文獻三大世界遺產。 旅遊資源豐富,有旅遊風景點104處,有麗江古城、玉龍雪山、虎跳峽、老君山、束河古鎮、阿納果] 等知名旅遊景點。 先後被評為中國旅遊競爭力百強城市 、中國十大休閒城市 、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中國十大魅力城市 、雲南省人才特區 、長江經濟帶上的綠色明珠] 等榮譽稱號。

風景名勝

麗江市共有旅遊風景點104處,具有代表性的有:二山(玉龍雪山、老君山)、一城(麗江古城)、一湖(瀘沽湖風景名勝區)、一江(金沙江)、一文化(納西東巴文化)、一風情(摩梭人風情)。 2016年,有A級旅遊景點20家,其中:5A級景點2家,4A級景點7家;紅色旅遊基地6個。

主要景點

  • 玉龍雪山

玉龍雪山位於麗江市區北面約15公里處,南北長35公里,東西寬25公里,雪山面積960平方公里,景區面積263平方公里,有著名的陽春白雪、綠雪冰川奇觀,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省級自然保護區和省級旅遊開發區。區內有冰川公園、雲杉坪、甘海子、犛牛坪、玉峰寺萬朵茶花樹等景點。

我們再到擁有世界文化遺產的麗江古城去看看

玉龍雪山

玉龍雪山

  • 老君山景區

老君山景區處於玉龍雪山、三江並流、蒼山洱海三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的結合部,是玉龍雪山崗風景名勝區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一景區主要由老君山九十九龍潭、金絲廠金山玉湖、黎明美樂丹霞地貌、新主天然高山植物園等片區(景點)構成,總面積715平方公里。 [58]

我們再到擁有世界文化遺產的麗江古城去看看

老君山景區

老君山景區

  • 麗江古城

麗江古城,是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始建於宋末元初(公元13世紀後期),坐落在麗江壩中部,是中國保存最為完整,最具納西族風格的古代城鎮,地處雲貴高原,海拔2416米,全城面積達3.8 平方公里。1997年12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3] [59]

我們再到擁有世界文化遺產的麗江古城去看看

麗江古城


  • 金沙江

金沙江,以驚險、雄奇、壯美的虎跳峽景觀為代表,有“長江第一灣”、石鼓鎮、寶山石頭城等景點。 [3]

我們再到擁有世界文化遺產的麗江古城去看看

金沙江虎跳峽


  • 瀘沽湖

瀘沽湖湖面海拔2680米,面積為50多平方公里,平均湖深45米,最深處93米,湖水清澈蔚藍,可見度12-14米,是中國最深的淡水湖之一。 [60]

我們再到擁有世界文化遺產的麗江古城去看看

瀘沽湖

  • 阿納果

阿納果位於雲南省麗江市玉龍納西族自治縣石頭白族鄉桃花村西巖組,別稱阿那果、阿納閣,是國內新晉入門級徒步聖地,境內有原始森林、高山牧場、日出雲海、杜鵑花林、雲杉林、紅豆杉林、嶙峋石山、鳶尾谷與響水河等景點、有著「人間北上廣,天上阿納果」「10年前的雨崩」的美譽。


歷史沿革

地名來源

“麗江”一名,始於元朝至元十三年(1276年)設置行政區麗江路。《元史·地理志》說:“路因江名。”就“麗江”地名的由來最早起源於金沙江的別稱“麗水”。《雲南通志》:“江名麗水,源出吐蕃界,共龍川犁牛石下,本名犁水,訛犁為麗。”金沙江源於青藏高原犁牛石,而稱犁水,後因犁、麗聲音相近而異寫為麗水、麗江。

建置沿革

在十萬年前,已有舊石器晚期智人“麗江人”在這裡活動。金沙江河谷洞穴巖畫的發現和眾多的新石器、青銅器、鐵器的出士等證明麗江是中國西南古人類活動的重要地區之一。

我們再到擁有世界文化遺產的麗江古城去看看

麗江古城


戰國時,屬秦國蜀郡。戰國末期,為滇國境域。

兩漢時,滇國降漢,今麗江市屬越住嶲郡,稱遂久縣。

三國時,屬雲南郡。

兩晉南北朝時期,麗江仍屬雲南郡,稱遂久縣,大約在此時納西族先民遷於此。

唐時,曾為姚州都督府地,後為吐蕃,南詔地,稱桑川,屬劍川節度。

南宋寶佑元年(1253年),忽必烈南征封納西族酋長阿良為察罕章管民官。實佑二年(公元1254年),在“大葉場”設三談管民官,其建制隸屬於茶罕章管民官;至元八年(1271年),在麗江設置了察罕章宣慰司。至元十三年(1276年),改設麗江路,立軍民總管府,所轄:永北府、通安州、巨津州、寶山州、永寧州、蒗蕖州、順州、蘭州、臨西縣。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改設麗江宣撫司。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麗江土知府阿甲阿得“率眾歸順”,由麗江路宣撫司改設為麗江府,洪武三十年(1397年),升為麗江軍民府,下設4州1縣1巡檢司:通安州、寶山州、蘭州、巨津州、臨西縣、石門關巡檢司。

我們再到擁有世界文化遺產的麗江古城去看看

麗江市

清順治十七年(1660年),設麗江軍民府,仍由木氏任世襲知府;雍正元年(1723年),朝廷在麗江實行“改士歸流”,改由朝廷委派流官任知府,降木氏為土通判;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置麗江縣。

民國二年(1912年),麗江廢府留縣,縣衙門遷入原麗江府署衙內。

民國二十年(1931年),在今麗江範圍設麗江、永北和華坪三縣。

民國三十年(1941年),在麗江設雲南省第七行政公署及麗江縣政府,後麗江縣屬第十三行政督察區,永勝、華坪、寧蒗屬第十行政督察區。

1949年7月,麗江縣解放,屬滇西北人民專員公署管轄。12月28日,成立麗江人民行政專員公署。

1950年4月,改為麗江專員公署,轄麗江、永勝、華坪、寧蒗、維西、蘭坪、中甸、德欽、碧江、福貢、貢山、鶴慶、劍川13個縣。

我們再到擁有世界文化遺產的麗江古城去看看

麗江市地圖


1953年底,滬水縣由保山專區劃歸麗江地區。

1954年8月,滬水、碧江、福貢、貢山4縣劃出,成立怒江傈僳族自治區,歸麗江專區代管。

1956年,將鶴慶、劍川兩縣劃歸大理白族自治州。

1957年9月,中甸、德欽、維西3縣劃出,成立迪慶藏族自治州。麗江專區除代管的怒江、迪慶兩個自治州的8個縣外,轄麗江縣、永勝縣、華坪縣、寧蒗彝族自治縣4縣。

1961年4月,成立麗江納西族自治縣,屬麗江地區。

1973年8月,怒江、迪慶兩州直屬省管,麗江地區只轄麗江納西族自治縣、永勝縣、華坪縣、寧蒗彝族自治縣等4縣。

1980年,設立麗江地區行政公署。

2002年12月26日,麗江撤地設市,將原麗江地區改設為麗江市,並將原麗江納西族自治縣分為古城區及玉龍納西族自治縣。

我們再到擁有世界文化遺產的麗江古城去看看

麗江

麗江

行政區劃


截至2015年,麗江市下轄古城區、玉龍納西族自治縣、永勝縣、華坪縣、寧蒗彝族自治縣1區4縣,63個鄉(鎮、街道辦事處),其中4個街道、13個鎮、28個鄉、18個民族鄉。市政府駐古城區大研鎮。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麗江市位於雲南省西北部雲貴高原與青藏高原的銜接地段,市區中心位於東經100°25'北緯 26°86',總面積2.06萬平方公里,北連迪慶藏族自治州,南接大理白族自治州,西鄰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東與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和攀枝花市接壤,距昆明市527公里。

地形地貌

麗江市地勢西北高而東南低,最高點玉龍雪山主峰,海

我們再到擁有世界文化遺產的麗江古城去看看

麗江地貌

拔5596米,最低點華坪縣石龍壩鄉塘壩河口,海拔1015米,最大高差4581米。玉龍山以西為橫斷山脈切割山地峽谷區的高山峽谷亞區,山高谷深,山勢陡峻挺拔,河流深切其間。玉龍山以東屬滇東盆地山原區的滇西北中山山原亞區,海拔較高,山勢也較渾厚。在主山脈兩側又廣泛發育著東西向的溝谷,形成錯綜複雜的地塊地貌景觀,地勢起伏,海拔懸殊極大。有111個大小壩子星羅棋佈于山嶺之間,海拔一般都在2000米以上,其中麗江壩最大,面積約200平方公里,平均海拔2466米。

流經全市的金沙江以及兩岸拔地而起的屬雲嶺的老君山、

我們再到擁有世界文化遺產的麗江古城去看看

麗江氣候

玉龍山、綿綿山(俗稱小涼山)三大山系,構成了麗江市地形的基本經脈和骨架。老君山從北到南如屏障橫列在西邊。老君山主峰海拔4247.4米。玉龍雪山位於麗江市市府所在地15公里處,發育著高山冰川地貌,終年白雪皚皚,13座山峰首尾相連,直指雲天。東部為綿綿山。全市海拔3500-5000米的高山有12座。海拔2500-3500米的中山各縣均有分佈。尤以寧蒗、永勝為多,海拔2500米以下山地廣泛分佈於東南部和南部。

氣候

麗江市屬低緯暖溫帶高原山地季風氣候。由於海拔高差懸殊大,從南亞熱帶至高寒帶氣候均有分佈,四季變化不大,乾溼季節分明,氣候的垂直差異明顯,災害性天氣較多,年溫差小而晝夜溫差大,兼具有海洋性氣候和大陸性氣候特徵。東南、西南的迎風斜面是多雨區,背風坡面是相對乾燥的少雨區,金沙江河谷乾燥少雨。全市年平均氣溫12.6~19.9°C之間,全年無霜期為191~310天;年均降雨量為910~1040毫米,雨季集中在6~9月;年日照時數在2321~2554小時。 [3]

麗江市主要天氣數據站名2016年平均氣溫2013年平均氣溫2016年降水量2013年降水量麗江13.6°C13.6°C966.3毫米894.4毫米永勝14.5°C14.2°C952.2毫米865.6毫米華坪20.2°C20.0°C1365.2毫米1022.9毫米寧蒗13.1°C12.7°C993.9毫米880.8毫米平均15.4°C15.1°C1064.4毫米915.9毫米資料來源:

水文

麗江市境內河流分屬兩大流域、三大水系,即長

我們再到擁有世界文化遺產的麗江古城去看看

金沙江

江流域的金沙江水系和雅礱江水系、瀾滄江流域的黑惠江水系。其中,長江流域面積20799平方公里,佔總面積的98%;瀾滄江流域面積420平方公里,佔總面積的2%。全市共有金沙江、雅礱江、瀾滄江的二級及其以上支流93條,其中,流域面積在200平方公里及其以上的河流有21條。 [3]

境內有瀘沽湖、程海及拉市海3個天然湖泊。程海位於永勝縣中部的程海鎮,屬內陸斷陷型偏鹼性深水湖泊。流域面積318.3平方公里,東西寬3.5公里,南北長20公里。1981年年平均水位1518.26米,相對水面面積77平方公里。 [3]

瀘沽湖在寧蒗縣與四川省鹽源縣交界處。是雲南省保持著國家Ⅰ類水

我們再到擁有世界文化遺產的麗江古城去看看

麗江境內湖泊(3


質標準的高原淡水湖泊,為中國第二水深的湖泊之一。當地摩梭人稱為“謝納米”,意為母親湖泊或女神湖。湖長9.5公里,寬6.5公里,湖區集水面積224平方公里,湖泊水面面積51.8平方公里。

拉市海距麗江古城區8公里。拉市海於1998年建立了雲南省第一個以溼地命名的保護區、拉市海是一四周為高山封閉的古老的冰蝕湖,湖區是略呈橢圓形的構造盆地。東北高西南低,南北長約12公里,東西寬約6公里,湖底高程實測2437米,流域集水面積241.1平方公里(包括吉子水庫徑流區25.1平方公里),多年平均產水量7789.4萬平方公里。

自然資源


生物資源

麗江植物資源種類繁多,成為中國著名的植物保護基地之一,是

我們再到擁有世界文化遺產的麗江古城去看看

麗江植物資源

雲南省重點林區之一,2015年,全市林業用地面積163萬公頃,佔土地面積的79.36%,森林覆蓋率為66.15%,活立木蓄積量1.05億立方米。境內有植物1.3萬多種,僅種子植物就多達2988種,熱帶、溫帶、寒帶植物均有分佈,有許多樹種屬國家珍稀植物,有珍稀植物雲南鐵杉、紅豆杉、榧木、水青樹等。已發現中藥材2000多種,佔國家藥典所列品種1/3以上。

動物資源豐富。共有獸類8目21科83種,佔雲南獸類種數的30%;有鳥類17目46科290多種,佔雲南鳥類種數的37.6%,有國家重點保護的珍稀瀕危動物滇金絲猴、雲豹、金豹、雪豹、獼猴、小熊貓及寧蒗瀘沽湖特有的裂腹魚等。有大量的珍貴蝴蝶資源。程海有魚類29個品種,隸屬9科12屬,土著魚類17種,即杞麓鯉,西昌白魚,蒙古紅,中華倒刺鮁,圓吻鯝,高背鯽等。年漁業產量2200噸。程海是世界上3個盛產天然螺旋藻的湖泊之一。

水資源

金沙江流經全市615公里,多年平均流量1541.9立方米/秒,年過境水量416.3億立方米。不計金沙江過境流量,全市水資源年徑流總量(自產水量)83.55億立方米,其中:地表徑流量55.41億立方米,地下水總量28.14億立方米。全市水資源總量499.85億立方米。

程海蓄水量19萬立方米。瀘沽湖當湖泊水位在2690米時,容積達20.72億立方米。拉市海水面面積為9.33平方公里,相應容積1840萬立方米。調蓄水工程使庫容擴至4000萬立方米。

水能資源

麗江市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11439萬千瓦,佔雲南省的11%,可開發總

我們再到擁有世界文化遺產的麗江古城去看看

麗江水電開發


裝機容量2309.3萬千瓦。其中:在金沙江流經麗江的河段上,可開發總裝機容量2058萬千瓦;除金沙江外,麗江境內的93條較大河流上的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為132.5萬千瓦,可開發65萬千瓦,裝機容量在1萬千瓦及其以上的河流有26條。

按照國家發改委批准的規劃方案,金沙江流經麗江境內河段規劃有“一庫八級”大型水電站建設方案(即:虎跳峽水庫、虎跳峽水電站、兩家人水電站、梨園水電站、阿海水電站、金安橋水電站、龍開口水電站、魯地拉水電站、觀音巖水電站),總裝機容量2108萬千瓦,年均發電量883億千瓦時,是中國規劃中最大的水電“西電東送”基地之一。

礦藏資源

麗江市具有獨特的大地構造位置和多種成礦地質條件,形成了豐富多樣的礦產,礦產資源具有地區特色。全市發現30多種礦產,350多個礦產地,天然氣產地1處,幾十處地熱產地。煤炭儲量和品質為滇西之冠,銅、花崗石等礦具有很高的開採價值。

人口民族


人口

2015年末,麗江市常住人口128.0萬人,人口自然增長率4.86‰,其中:出生率11.28‰,死亡率6.42‰。

截至2017年末,麗江市全市常住人口129.0萬人,戶籍人口1227009人。人口自然增長率5.20‰,其中:出生率11.8‰,死亡率6.6‰

民族

麗江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地方,截至2014年末,除漢族外,共有12個世居少數民族,22種少數民族,其中納西族23.37萬人、彝族20.14萬人,其餘為零星居住人數較少的民族。 [6]


經濟


綜述

2017年,麗江全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3394849萬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9.4%,增速高於全國2.5個百分點,低於全省0.1個百分點。從三次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496125萬元,增長5.8%,比上年減少0.4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增加值1371351萬元,增長12.1%,比上年提高4.3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增加值1527373萬元,增長8.1%,比上年提高1.5個百分點。經濟增長主要由第二、三產業支撐。第一、二、三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9.42%、51.82%和38.76%,分別拉動經濟增長0.9、4.9和3.6個百分點。全市人均地區生產總值26369元,比上年增長9.0%。

全市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15.26∶39.09∶45.65調整為14.61:40.40:44.99。第一、三產業比重分別比上年下降0.65和0.66個百分點,第二產業比重比上年提高1.31個百分點。烤煙、螺旋藻、中藥材、花卉、以雪桃、芒果、花椒為主的經濟林果等特色農產業不斷髮展壯大,工業化進程有所放緩,工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為21.20%,比上年下降0.22個百分點。非公有制經濟穩步發展,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為1836843萬元,比上年增長9.4%,佔GDP的比重為54.1%,比上年下降0.3個百分點,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55.0%。

全年實現財政總收入614771萬元,比上年減收51175萬元,下降7.7%。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400638萬元,比上年減收71383萬元,同口徑相比下降15.1%。在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中:稅收收入增長,非稅收入下降,收入結構進一步優化、質量明顯提高。全年稅收收入完成201342萬元,增長6%,佔一般預算收入的50.3%。非稅收入完成199296萬元,下降29.3%,佔一般預算收入的49.7%。努力克服財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問題,全市財政預算支出狀況良好,財政支出結構不斷優化,教育、衛生、社會保障、環保、農業等各項重點支出保障有力。全年公共財政預算支出1607959萬元,比上年增支107235萬元,增長7.1%。其中:教育支出270472萬元,增長16%;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197783萬元,增長21.9%;醫療衛生與計生支出162648萬元,增長22.4%.

據國家統計局麗江市調查隊調查數據:全年物價指數低位運行,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比上年下降0.2%。從調查的八大類商品和服務價格來看,呈現出“四升一平三降”格局。上漲的四大類是:生活用品及服務類上漲1.4%,交通和通訊類上漲2.1%,醫療保健類上漲0.4%,其他用品和服務類上升4.4%。持平的是教育文化和娛樂類。下降的三類是:食品菸酒類下降0.9%,居住類下降0.3%,衣著類下降1.5%。

第一產業

2017年,麗江全年完成農業總產值910277萬元,比上年增長5.9%,完成農業增加值510845萬元,比上年增長5.8%。全年農作物總播種面積19.04萬公頃,比上年增長0.7%。糧食播種面積13.6萬公頃,比上年增長0.79%。糧食產量再創歷史新高,總產量達到53.02萬噸,比上年增加0.62萬噸,增長1.18%。全年肉類總產量14.78萬噸,比上年增長3.1%,其中:豬肉產量11.46萬噸,增長1.8%。禽蛋產量5498噸,比上年下降3.2%。牛奶產量4594噸,比上年下降47.4%。年末大牲畜存欄63.9萬頭,比上年增長0.47%;生豬存欄146.4萬頭,比上年增長2.8%。

全年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含房地產開發投資,不含農戶投資)完成4022289萬元,比上年增長16.4%,增速比上年提高9.0個百分點。其中:500萬元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613128萬元,增長16.22%。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完成投資72851萬元,下降5.06%;第二產業完成投資602053萬元,增長4.96%,其中:工業完成投資602053萬元,增長4.96%;第三產業完成投資2938224萬元,增長19.51%。全年施工項目872個,下降6.44%,其中:本年新開工項目681個,下降12.69%。全年建設項目到位資金2492448萬元,比上年增長10.46%,其中:國家預算內資金1064589萬元,增長54.99%;國內貸款資金311629萬元,下降39.94%;自籌資金986979萬元,下降5.85%。全年產業投資完成171.3億元,比上年增長28.8%;民間投資完成141億元,比上年增長24.3%。

第二產業

2017年,麗江全年完成全部工業增加值719832萬元,比上年增長12.0%,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557972萬元,比上年增長13.0%,增速比上年提高7.0個百分點。分重點行業:煤炭開採和洗選業完成增加值3.8億元,下降0.3%;電力生產業完成增加值35.4億元,增長16.5%;農副食品加工業完成增加值3.7億元,增長4.9%;非金屬礦物製品業完成增加值4.8億元,增長23.9%。年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共有84戶,全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26.29億元,比上年增長1.19%;實現利稅12.7億元,比上年下降8.13%,其中:利潤總額1.35億元,下降9.25%。

年末全市聯網直報資質建築企業共有76家,全年完成建築業增加值652818萬元,比上年增長18.9%,對全市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22.98%,拉動經濟增長2.1個百分點。

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完成409161萬元,比上年增長17.74%,其中:住宅投資110079萬元,增長9.09%。全年房屋施工面積287.13萬平方米,下降0.97%,其中:本年新開工面積51.66萬平方米,增長49.62%。房屋竣工面積28.35萬平方米,增長21.89%。商品房銷售面積49.95萬平方米,增長32.01%。商品房銷售額411941萬元,增長22.09%。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積35.37萬平方米,增長3.68%,其中:住宅15.5萬平方米,下降30.42%;商業營業用房13.9萬平方米,增長37.95%。

第三產業

我們再到擁有世界文化遺產的麗江古城去看看

麗江旅遊景點

2017年,麗江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77029.7萬元,比上年增長12.3%,增速比上年提高0.3個百分點。按城鄉分:城鎮完成消費品零售額915654.6萬元,增長12.4%。其中:城區完成497932.4萬元,增長12.5%;鄉村完成消費品零售額261375.1萬元,增長11.7%。按消費形態分:餐費收入完成245482.9萬元,增長10.7%;商品零售完成931546.8萬元,增長12.7%。

全年進出口貿易完成4747萬美元,比上年下降31.72%,其中:出口4702萬美元,下降31.09%,進口45萬美元,下降65.12%。全年共批准利用外資項目8個,外商投資項目到位資金9.73萬美元,比上年下降90.27%。

全年共有招商引資項目268個,其中:在建項目130個,籌建項目41個,完工項目85個。招商引資國內合作項目到位資金386.2億元,比上年增長17.0%,其中:省外到位資金355.2億元,比上年增長18.0%。

全年旅遊業接待國內外遊客人數4069.46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5.61%,實現旅接待海外遊客118.58萬人次,增長2.4%;實現旅遊外匯收入4.98億美元,增長2.92%。接待國內遊客3950.87萬人次,增長16.06%;實現國內旅遊收入788.26億元,增長36.17%。

年末全市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餘額為6563214萬元,比年初增加526600萬元,增長8.72%;各項貸款餘額為4661589萬元,比年初增加355873萬元,增長8.27%。

2017年金融機構信貸收支情況(單位:萬元)指標年末數增長指標年末數增長各項存款餘額65632148.72#短期貸款41106021.98其中:住戶存款373432312.82其中:消費貸款14788039.58非金融企業存款10735604.37#中長期貸款13145124.19各項貸款餘額46615898.27其中:消費貸款7349992.62住戶貸款17265727.94非金融企業貸款29360178.46

全年保險業保費收入139076.64萬元,比上年增長19.1%,賠付金額46914.75萬元,比上年增長13.39%,賠付率33.73%,比上年下降1.65個百分點。

社會事業


教育科技

2017年,麗江全年小學在校人數84404人,初中在校人數43984人,高中在校人數22424人。幼兒園在園幼兒32863人,幼兒園專任教師1696人。在校殘疾兒童52人。小學毛入學率116.54%,比上年提高0.85個百分點。小學輟學率0.01%。初中毛入學率達到123.36%。初中升學率73.11%,比上年下降0.34個百分點,初中鞏固率98.58%,初中輟學率0.48%。全市小學教師學歷達標率為99.65%;初中教師學歷達標率為97.92%;高中教師學歷達標率為97.92%。全市普通高考錄取率92.5%,比上年提高9.1個百分點。


文化

2017年,麗江共有文化館6個、國有博物館6個、公共圖書館6個、文管所3個。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99.34%。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99.52%。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得到加強,全年新建及改擴建村文化室190個。

體育

2017年,麗江全年共舉辦市級綜合性運動會3次、縣(區)級綜合性運動會10次、鄉鎮(辦事處)級綜合性運動會71次、行業系統綜合性運動會19次。全市運動員在各項目比賽中獲金牌10枚,銀牌2枚,銅牌6枚。

醫療

2017年,麗江共有政府辦醫療衛生機構91個,實有病床位數4592張,擁有衛生技術員4754人;私立醫院29個,實有病床位數1145張,擁有衛生技術員697人;個體診所204個,擁有衛生技術人員518人;村衛生室432個,擁有衛生技術人員1208人。婦幼保健水平進一步提高,全年嬰兒死亡率9.42‰,孕產婦死亡率19.36/10萬,住院分娩率99.7%,新法接生率達到99.87%。城鄉居民參保人數102.96萬人,參保任務完成率100.69%。全年共有153.5萬人次享受城鄉居民報銷補償,報銷補償金48138萬元,大病補充保險補償15663人次,報銷金額3094.64萬元。

社會保障

2017年,麗江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88478人。徵繳養老保險費60681萬元,增長16.22%。參加基本醫療保險人數1147025人,比上年增加950900人。徵繳醫療保險費132222萬元,增長137.0%。參加失業保險的人數48331人,比上年增加2578人。徵繳失業保險費2367.1萬元,比上年下降19.0%。參加工傷保險的人數96399人,比上年增加6357人。徵繳工傷保險費3544萬元,比上年下降5.19%。參加生育保險人數82097人,比上年增加748人。徵繳生育保險費2355萬元,比上年增長20.65%。農村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人數610874人,比上年下降0.7%。

2017年,全市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2.52萬人,全年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資金支出9418.49萬元。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9.94萬人,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資金支出22243.84萬元。全年發放農村60歲以上老年人補助資金5753.01萬元。

社會福利

2017年,麗江各類社會福利機構9個,社會福利機構床位數616張,收養各類人員18人。年末綜合性社區服務中心62個。全年銷售社會福利彩票3.58億元,下達省市福彩公益金6733.38萬元。慈善部門接受社會捐贈金額110.2萬元。

人民生活

2017年,麗江全年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403元,比上年增加2304元,增長8.2%。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520元,比上年增加770元,增長8.8%。

勞動就業

2017年,麗江新增城鎮就業12378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人數1940人,比上年增加50人。城鎮登記失業率3.51%,比上年下降0.3個百分點。

郵電

2017年,麗江完成郵電業務總量37801.17萬元,比上年增長8.7%。其中:郵政業務總量17866.51萬元,增長25.4%,電信業務總量87800.49萬元,增長5.83%。訂銷報刊累計數1704.86萬份,下降2.8%;函件36.37萬件,下降60.57%;快遞業務總量550.79萬件,增長35.87%。年末移動電話用戶112.26萬戶,比上年增長14.2%。年末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24.24萬戶,比上年增長41.8%。

城鎮建設

2017年,麗江全市常住人口城鎮化率39.26%,比上年提高1.85個百分點。人居環境明顯改善。城市建成區面積47.99平方公里;城市道路長度283.6公里;城市城區綠地面積623.6公頃;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8.12平方米;建成區綠化覆蓋率34.22%;建成區綠地率31.32%;自來水綜合生產能力12.5萬立方米/日;用水普及率97.37%;燃氣普及率86.7%。

我們再到擁有世界文化遺產的麗江古城去看看

麗江城區

麗江城區

環境資源

2017年,麗江全年完成中低產林改造2萬畝、人工造林18.53萬畝、封山育林8.77萬畝,管護森林面積2422.82萬畝。全市森林覆蓋率68.48%。全年環保投資完成68200萬元,比上年增長48%;項目環評執行率100%;項目“三同時”執行率100%;工業廢水排放量210.3萬噸;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量122.5萬噸;二氧化硫排放總量5270噸;化學需氧量排放總量1061噸;城鎮生活汙水集中處理率81.77%;垃圾處理量21.96萬噸;單位GDP能耗0.7430噸標煤/萬元,比上年下降5.53%。 [27]

安全生產

2017年,麗江全年全市發生各類安全生產事故21起,比上年減少8起,下降27.5%。安全生產事故死亡20人,比上年減少5人,下降20%。其中:工礦商貿發生1起,死亡1 人;道路交通事故12起,下降40%,死亡人數11人,比上年下降31%。全年億元GDP安全生產事故死亡人數為0.059人,比上年下降0.022人。

交通運輸


綜述

2017年,麗江全年公路旅客週轉量124020萬人公里,比上年下降16.77%;公路貨物週轉量407703萬噸公里,比上年增長12.33%。全年麗江機場保障航班54250架次,比上年增長2.0%;旅客吞吐量710.5萬人次,比上年增長4.7%;貨郵吞吐量10266噸,比上年增長10.4%。瀘沽湖機場旅客吞吐量4.8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1.6%。

航空

截至2017年,麗江市境內共有2個機場:麗江三義國際機場、寧蒗瀘沽湖機場。

麗江三義國際機場位於雲南省麗江市古城區七河鄉境內,1995年正式通航,有停機位19個,共計通航城市50個,其中地區和國際航線6條,運營航空公司26家,國內通航城市44個。寧蒗瀘沽湖機場於2015年10月12日正式通航,飛行區等級為4C,機場海拔3293米,為雲南省內海拔最高機場。資料來源:

鐵路

昆明至麗江、大理至麗江均有鐵路客運,境內有麗江火車站。2014年7月,麗江至香格里拉鐵路開工,線路建築長度139.66公里,工程投資103.72億元,建設總工期為6年。規劃西昌至麗江鐵路建設。

公路

截至2014年,麗江市境內公路里程803.046公里,其中國道50.4公里,省道752.646公里,有一級路14.24公里,二級路200.648公里,三級路362.530公里,四級路202.62公里,等外路23公里。境內有G5611昆香高速連接昆明和香格里拉,2017年,開工建設4條高速公路,境內里程達376公里。

動車

2018年12月29日,中國鐵路昆明局集團有限公司在昆明召開雲南鐵路2018年底調整列車運行圖新聞發佈會,正式對外宣佈:2019年1月5日,昆明-麗江動車組正式首發通行。至此,麗江進入動車時代。

會上,備受市民關注的票價也浮出水面:開行初期,昆明至麗江二等座執行票價最低197元,最高220元。昆明至蒙自二等座票價為74元、昆明至建水二等座票價為59元,兩個方向車票將於2019年元月1日起售,具體時間及票價以12306網站公佈為準。

地方文化


民族文化

  • 納西族

納西族主要聚居在麗江,納西族有自己的語言文字。納西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大致以金沙江為界分東西兩個方言,方言之間相互不能通話。

納西族一般居住在壩區、河谷和半山區。壩區民間住房多系土木結構的瓦房,格局多為“三房一照壁“,山區多是低矮的木楞房,以木板覆頂。納西族能歌善舞,在生產勞動和民族節日中常有群眾性的歌舞活動。每年農曆二月初“三朵節“是麗江納西人民最為隆重的傳統節日。

  • 摩梭人

摩梭人屬納西族,主要居住在金沙江東部的雲南省

我們再到擁有世界文化遺產的麗江古城去看看

麗江少數民族

寧蒗縣以及四川鹽源、木裡等縣,摩梭人的語言、服飾、婚姻習俗和金沙江西部的納西族有差異。

摩梭習慣依山傍水而居,房屋全用木材壘蓋而成,當地俗稱“木楞房“。摩梭人傳統節日有春節、端午節、朝山節、祭祖節、祭牧神節、祭土地節等,其中以春節、朝山節最為隆重。摩梭人能歌善舞,較為流行的是“甲蹉舞“(俗稱打跳),“甲“為美好之意,“蹉“便是跳舞的意思,意即為美好的時辰而舞蹈。

  • 彝族

彝族主要分佈在雲南、四川、貴州、廣西等省區,雲南絕大部分縣市都有彝族分佈,尤以楚雄、紅河兩州以及牢山區、滇東北烏蒙山區和滇西北小涼山一帶較集中。彝族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語言屬於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有六種方言,小涼山彝族屬北部方言什扎土語。

彝族節日很多,有彝歷節、初十五節、二月八節、三月三節等,尤以火把節最為隆重。

  • 傈僳族

麗江地區是僅次於怒江州的第二個傈僳族聚居區,大多居住在金沙江沿岸的山坡臺地上,與漢、白、彝、納西、普米等族人民交錯雜居,形成大分散、小聚居的分佈特點。

傈僳族為藏緬語族的一支。傈粟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傈粟文有兩種:一種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創制的用變體拉丁大寫字母組成的拼音文字,另一種為解放後於1957年創制的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新文字,分別稱“老傈粟文“和“新傈粟文“。住房以木楞房為主。

傈僳族有口傳山歌和長詩每年12月間,華坪等地傈粟人民便舉行盛大儀式歡度“闊時節“(新年節),麗江黎明鄉一帶還有端午“趕山節“和立夏“聖水節“。

  • 普米族

普米族是雲南特有民族,居住較為分散,除一些小聚居村外,大多與納西、白、藏等民族雜居。1960年定名為普米族。普米族的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的羌語支,多聚氏族而居,多半住山腰,房屋多為木楞房四合院佈局。

普米族有自己獨特的文化藝術,普米族最隆重的民族傳統節日是臘月初八的“吾昔節“(過新年),此外還有正月十五日的“轉海會“,大小春收穫季節的“嘗新節“等。

特色飲食

  • 麗江粑粑

麗江粑粑分為甜鹹兩種口味,製作的主要原料是用麗江出產的精細麥面,加

我們再到擁有世界文化遺產的麗江古城去看看

麗江特色飲食

注從玉龍雪山流下來的清泉揉成麵糰,在大理石石板上抹上植物油,再擀成一塊塊薄片,抹上化油,撒上火腿末或白糖後捲成圓筒狀,兩頭搭攏按扁,中間包入芝麻、核桃仁等佐料,再以平底鍋文火烤熟待煎成金黃色即可。

  • 雞豆涼粉

雞豆是麗江特有的一種豆類,產於麗江壩,屬黃豆料,因其形狀像雞頭部位的眼睛,用雞豆做成的涼粉稱作雞豆涼粉。雞豆涼粉分為涼吃和熱吃兩種吃法。夏季多涼吃,把涼粉切成片醃拌。熱吃多在寒涼時節。

  • 酥油茶

麗江接壤於藏區,且屬高海拔地區,盛產犛牛,故酥油茶也是麗江的傳統飲食。酥油茶是犛牛之乳提煉而成,除去奶渣,油脂凝固成餅。酥油茶是由酥油、磚茶、核桃仁、芝麻、麻籽、雞蛋、精鹽調製而成。燒沸茶水,用特製酥油桶攪打,最後成酥油茶]。

酥油茶分為甜鹹兩種口味。是用酥油、雞蛋、鹽、麻籽、花生、核桃等,再加入煨好的茶葉水,盛在一種木製的細長的筒內,用一根木棍反覆地攪拌,當地人又叫做打酥油茶。是麗江地區很多民族的主要飲茶方式。

  • 米灌腸

米灌腸在納西語裡稱作“麻補”。是把大米或糯米蒸熟後,拌在新鮮豬血、蛋清及各種香料裡,然後灌到洗淨的豬大腸內,封好蒸熟而成。切成片可煎可蒸,貯藏時間較長,是一道納西族傳統美味,是麗江地區的特有吃法。

特色飲食 雞燉豆腐吹豬肝納西火鍋野山藥火腿雞醃酸魚煙燻魚苦蕎粑粑納西飯譜納西湯譜納西茶譜永勝油茶土雞米線資料來源:

名優特產


特色產品 麗江雪桃、雪茶、螺旋藻、麗江天麻、他留烏骨雞、小涼山蘋、果香櫞茨滿梨、海棠果、琵琶、肉臘排骨、貝母滇木瓜、蟲草參-----

麗江古城真是個美麗又富饒的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