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拉松賽道不允許玩樂嬉戲

馬拉松賽道不允許玩樂嬉戲

12月22日的海南儋州國際馬拉松後,跑團群裡的跑友們在分享交流跑步心得,自然免不了打罵說笑之類的話語,其樂融融。

群聊中,有一個跑友說自己在儋馬中跑到17公里就跑不了,兩條腿都跑不了了。這時候,團長發出該跑友在賽道上嬉皮笑臉端著一碗餃子在吃的照片,與之形成反差,是賽道上選手們正在努力跑步當中。

團長隨即批評:跑不下去,怎麼能笑著吃下去?不穿跑團服差評!跑團是能戰鬥的集體,平時揮汗如雨訓練,關鍵時候要能淚灑賽場,為集體榮譽而戰!為馬拉松精神而戰!

確實應該嚴厲批評這種在賽道上玩樂的態度,有些人參賽不是來挑戰,而是來玩樂,他們在賽道上走走停停拍照玩樂,到了補給點慢慢吃吃喝喝,儼然不像一個比賽的選手,難怪前段時間媒體報道觀眾在現場罵一些在賽道上慢悠悠玩樂的選手。

個人的看法,馬拉松賽道是用來挑戰的,在賽道上只要還能跑就要繼續跑,不管跑得多慢,都是保持奔跑的姿態!

馬拉松賽道堅壁清野不是供人娛樂表演,這不是娛樂場所、不是集體PARTY、更不是打鬧嬉戲的地方,而是個人進行努力拼搏、突破自我、永不放棄的賽場!

馬拉松精神是挑戰自我、超越極限、永不放棄的精神。

馬拉松是一大群人在進行集體比賽,好像是人人在互相比賽,可實際上除了頂尖的十幾名選手拼名次之外,其他選手不會拿到名次。他們基本是業餘選手,既然拿不到什麼名次,為什麼還這麼拼呢?他們實際上是自己跟自己比,與過去的自己比,是否更快、更高、更強的超越自我,成績是不是能比以前有所提升。

在馬拉松比賽中,我們總是經常聽到、也看到比賽過程中寧願受傷痛苦也要堅持跑完馬拉松的選手。原因就是馬拉松精神的體現:永不放棄!

簡簡單單的四個字,道出了每一位選手對馬拉松的熱愛和激情,堅韌不拔的毅力,挑戰自我的勇氣和堅持到底的信念。

12月29日的萬寧國際馬拉松後,跑團群裡又有人放出一段自導自演的小視頻:幾個跑友穿著跑團服上賽道上互相手扶著肩膀,模擬受傷走路一瘸一拐的樣子嬉笑著往前走,還哼著“哎呦呦”的聲音。

在賽道上或者完賽後,確實是有些人受傷或抽筋等原因,實在跑不動但又堅持完賽,走路只能一拐一瘸,那是別人真實的痛苦和表現,本應令人肅然起敬的,可卻被這幾個跑友用來表演尋開心,以別人的痛苦作為樂子,實屬不該。

這種行為,是對馬拉松精神的蔑視,也是對跑團和自身形象的玷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