噸,玉米卻“瘋了”,受傷的究竟還是散養戶!

相比上週較為偏強的豆粕而言,這一週豆粕行情走勢出現了明顯變化,除週二當天大漲40-80元/噸,其餘的四天均是偏弱下調以及窄幅震盪為主。而玉米、魚粉等市場行情卻較為給力的多,幾乎可以用“暴漲”一詞概括。

近日,有消息稱,部分飼料企業已率先上調豬料、禽料價格,養殖戶究竟該不該備貨呢?一起來看下。


豆粕跌100元/噸,玉米卻“瘋了”,受傷的究竟還是散養戶!

豆粕怎麼就偏弱了呢?

行情寶數據顯示:4月2日國內豆粕市場偏弱運行,部分地區油廠及貿易商豆粕報價下調10-30元/噸,局地跌100元/噸,全國均價較昨日跌勢加深。

豆粕跌100元/噸,玉米卻“瘋了”,受傷的究竟還是散養戶!

近兩日豆粕全面滯漲,今日跌勢略有加深,部分地區豆粕報價集中下跌10-30元/噸,四川高價地區跌勢加深至100元/噸以上;大部分油廠仍舊無現貨可售,銷售5月以後基差合同為主。

而今日跌勢加深的主要原因是市場傳中國已同意恢復從加拿大油菜籽進口,菜粕領跌,拖累豆粕。此外,嚴重疫情下的美國2020年大豆麵積預期大幅增加,豆粕市場缺少新的上漲動力。

巴西大豆3月對華裝船量創歷史新高,截止3月30日高達926萬噸,儘管推遲到港,但有消息稱巴西等地正在竭盡全力將大豆裝船出口,預計4月大豆到港量為690萬噸,雖然與往年同期相比有所下調,但目前看並沒有出現明顯減少,因此後期供應緊張的擔憂有所減少,所以豆粕行情也開始有回調走勢。

不過,疫情對養殖業仍存在一定影響,肉類需求受影響較大,第二季度需求前景尚難樂觀。

豆粕行情後市而言,不確定因素仍然存在,因為到港量只是預期,只有看到真正的數字才能說明情況。

因新冠疫情在國外仍在快速擴散,仍要密切關注相關國家等政策的調整,短期豆粕現貨行情仍有較強的抗跌性,即便是回落也不過是窄幅下調,市場觀望情緒會非常濃厚。

如果說後期到港大豆充足,則國內豆粕現貨價格回調風險將提高;但如果到貨情況不樂觀,或新冠疫情蔓延下,巴西大豆運輸持續受阻等問題的話,國內豆粕現貨頻刷新高風險也依舊存在。

玉米“瘋”了,魚粉漲的“嗨”

數據顯示:4月2日國內玉米市場繼續維持漲價行情,各地玉米價格較昨日上漲10-40元/噸,全國均價漲勢增加。

豆粕跌100元/噸,玉米卻“瘋了”,受傷的究竟還是散養戶!

玉米價格持續上漲的因素主要有:一方面基層市場購銷活躍,基層餘糧減少,而收購主體繼續補庫,且成本不斷提高,帶動玉米價格上漲;

另一方面,隨著“新冠”疫情在全球惡化蔓延,部分國家開始限制農產品出口,這對“用糧大戶”中國來說,不算是好消息,這對提振當前玉米價格走勢發揮了積極作用。

另外,政策面消息支撐貿易商對後市看漲預期較高,持貨等價,控制出貨節奏,一是對今年臨儲拍賣底價預期較高,市場傳聞拍賣提價或較去年繼續提高50-70元/噸;二是高速運費6月30號之前免費,若取消免費後玉米運輸費用上漲,也提振相對利好玉米市場

豆粕跌100元/噸,玉米卻“瘋了”,受傷的究竟還是散養戶!

此外,國內魚粉市場繼續堅挺上漲,疫情影響,魚粉最大生產國秘魯也進入了緊急狀態,關閉運輸通道。我國魚粉市場詢盤成交暴增,貿易商挺價意願強烈。截至3月31日,春季蒸汽機魚粉價格由月初的13000-13300漲至13500-13600,比年初的11000-11200暴漲近3500元/噸。

不僅如此,植物蛋白原料豆粕,動物蛋白原料魚粉以及“高端原料”維生素均出現大幅暴漲現象。

部分飼企率先上調豬、禽料,養殖戶要不要備貨?

今年能存活下來的小型養殖戶實屬不易,能夠保住飯碗子已經是經歷過了九九八十一難,現在的衝突中還要賺的盆滿缽滿更是難上加難。目前飼料和原料價格仍在增長,不過對於豆粕表現,5月後將是進口大豆到港高峰期,如果南美疫情控制的好,之後到港大豆剩餘,則國內豆粕現貨價格風險將提高。

不過近日,有消息稱,迫於豆粕、玉米、維生素等飼料原料的高價壓力,重慶新希望、成都唐人神、德陽特驅、株洲湘大等部分飼料企業已率先上調豬料、禽料價格,

最高漲幅150元/噸。

豆粕跌100元/噸,玉米卻“瘋了”,受傷的究竟還是散養戶!

據業內分析,全面漲價或即將到來,養殖戶需慎重考慮:可以根據當地的原料價格適當調整庫存。沒有充足庫存的養豬人可以考慮提前備貨,而暫不缺貨的養豬人則可以隨買隨用!

結語:無論是補欄成本,還是飼料成本都迎來了“高漲期”,再疊加非洲豬瘟疫情帶來的壓力,散養戶的日子從來不好過........(文章來源:行情寶、養豬網、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