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擁有最強大的軍隊,為何還是難逃滅亡的命運?

​對於明朝的覆滅,學術界有著多種多樣的討論,而在很多人茶餘飯後之時,明朝覆滅的原因也是一個很熱門的話題,明朝雖然保有著當時最龐大的軍隊,但是卻最終被北方的遊牧民族部落的聯合一舉擊潰,不免有些奇怪,到底明朝的軍隊體制在當時出了什麼問題,以至於後面整個國家的軍隊作戰能力都一落千丈,而其中又隱藏著什麼樣的玄機能讓明朝的軍隊無法守住國土最終將明朝的河山近乎拱手相讓?

明朝擁有最強大的軍隊,為何還是難逃滅亡的命運?

在明朝初年,因為長期的戰爭,整個國家處在百廢待興的局面,無論是民眾還是經濟都支撐不住如明朝這麼龐大的軍隊,同時因為此時的明朝剛剛建國立業,無論是前朝的亂臣還是各個方向的遊牧民族或者海盜賊寇,都時刻威脅著國家的安全,明朝時期的國家領土還極為龐大,不得不維持一直大型的軍隊來鞏固邊疆安全,但是目前的國家狀態又不支持如此龐大的軍隊伴隨的開支,所以明朝採取了屯田制度。

明朝擁有最強大的軍隊,為何還是難逃滅亡的命運?

屯田制度可以說是中國很古老的一種讓軍隊自給自足儘可能節省國內開支的一種軍事制度,通過給軍隊以軍田,讓軍隊自己進行耕種收貨來為軍隊內部消耗做儲備,而其他稅收所得的糧食只需要填補空缺便可但是同時,也對於士兵徵召制度進行了修改,對於徵兵的來源,首先選用最早在元末起義的農民起義軍,這一批軍隊擁有最好的待遇和來自朝廷的信任,同時部隊裡還有前元時期元朝的叛變部隊,這批部隊在叛變之後非法自立為王,最終被明朝進行了統一收編,雖然明朝收編了這批部隊但是對這批部隊有著極大地不信任,同時還將這批部隊分散混編在軍隊中。

明朝擁有最強大的軍隊,為何還是難逃滅亡的命運?

同時還有許多的罪犯也被編入軍隊之中,在明朝初年,朱元璋重典治國,所以在明朝初年突然極其嚴格法制導致了很多地區的犯罪率飆升,伴隨著的便是數量極大地犯人,明朝沒有將這批人白白浪費,將罪犯入軍發展到了中國歷史的最高峰,為了能夠最快的解決這批犯人,參軍入伍甚至比直接死刑更為效率,而這就成為了明朝軍隊的幾種主要軍隊來源,在這種大規模從軍的情況下,屯田制度成為了唯一能夠支撐軍隊的選項。

明朝擁有最強大的軍隊,為何還是難逃滅亡的命運?

而募兵制度同樣存在與明朝後期,募兵制也是中國古代的幾種主流徵兵手段之一,經過唐朝和五代十國時期的變革,募兵制度取代了府兵制度,在明朝初期採用的軍戶制基礎下的世兵制是父親當兵,兒子接替的形式,而在明朝後期的土地兼併情況嚴重之後,留給軍隊可做軍田的田地逐漸被富賈貴族佔據為己有,動搖了明朝屯田制度的根基,從而導致之前明朝初期本來是良性發展的屯田制度徹底崩潰。

明朝擁有最強大的軍隊,為何還是難逃滅亡的命運?

在明朝中期開始,明朝軍隊出現巨大的缺損,這樣的情況迫使明朝開始使用募兵制來彌補這一空缺,而明朝時期的士兵空缺主要原因便是屯田制度的一個缺陷,經過明朝一段時間的發展,世兵制度下的軍隊家庭繁衍數代,子孫能夠分得的田地越來越少,同時國內能夠給軍隊屯田的田地也被貴族富豪瓜分,導致很多本應從軍的年輕人不得不逃離軍隊改從他業以求謀生,同時軍隊內部的對軍人進行壓榨也越發嚴重,軍隊的勞累成都極大,不但作戰需要軍隊進行行動,同時國內的很多土木建設甚至也要軍人進行參與,這大大加重了軍隊的勞動量,不但承擔著國內的防務工作,還要承擔國內建設的勞累,最後還要承受國內高級官員的壓迫,最終導致兵員大量流失。

明朝擁有最強大的軍隊,為何還是難逃滅亡的命運?

在募兵制實行之後,士兵的來源立刻回升,其中重點是募兵制為國家僱傭的軍隊,而非之前的自給自足耕戰雙修的軍隊,這批全職作戰的軍人能夠更有效的訓練,同時待遇也更高,在這樣的情況下雖然解決了明朝軍隊數量上不去的燃眉之急,反過來帶來了國內對於維持軍隊的巨大開支,明朝隨後出現了財政困難,轉而對民眾開始更加嚴酷的徵稅,最終,在明朝末年,軍費一度超過朝廷的總收入,這讓明朝出現了崩潰的前兆。

明朝擁有最強大的軍隊,為何還是難逃滅亡的命運?

政府的剝削引起民眾的不滿,勢必造成新一輪的農民起義,而為了平叛起義,本來已經讓明朝入不敷出的軍隊無法抽出邊防的空閒去平叛,只能繼續徵召新一批軍人,長此以往形成了巨大的惡性循環,最終導致了國家的滅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