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淚,老人累,隔代撫養的愛與痛

父母淚,老人累,隔代撫養的愛與痛

有用戶給檸檬留言,說自己白天需要上班,只有 晚上回到家才有時間陪伴女兒,平時都是爺爺奶奶幫忙帶孩子。但是現在發現女兒身上似乎是被慣出了一些不好的毛病,比如:需要家長追著餵飯,一哭鬧老人就哄著,還特別愛看電視玩平板電腦……雖然她不滿意老人的教育方式,但是自己又精力不夠,現在她不知道怎麼解決這個矛盾的問題,怎麼才能減少對孩子不好的影響?

其實,隔代撫養的問題,在中國非常的普遍,據一項在全國範圍內調查“隔代撫養”的結果揭示,中國近一半孩子是被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帶大的。在如今的社會,隔代撫養已經成了一個不可避免的話題。既然無法迴避,檸檬覺得,只有在接納現狀的基礎之上尋求合理的解決方案才是最重要的。

首先,我們不能否認老人帶孩子的辛苦,而且老人帶孩子幫助寶爸寶媽省卻了很多煩惱,但同時我們也不能忽視隔代撫養可能會帶來的不良影響:

第一點,兩代人的育兒觀念存才

較大的差異。這不難理解,年齡和生活經歷擺在這裡,要想完全一致才是不可能的,老一輩人的觀念更多的是從前人的經驗歸納總結來的。而現在的父母應該接受教育的程度更高了,會更加註重科學的養育方式。

第二點,老人容易寵孩子。每一個孩子對老人而言都是塊寶,手心裡的掌上明珠,寵都來不及呢,更不可能去打了。老人寵孩子的表現主要是孩子一鬧,立刻滿足他們的要求;不好好吃飯,連騙帶哄,追著餵飯都是有的;犯了錯誤,根本就捨不得打罵……

第三點,孩子和父母不夠親密,不利於以後的教育。因為一直是老人帶大的,所以孩子和老人的聯繫更加緊密,等到孩子回到父母身邊時,父母再想讓孩子改正身上的壞毛病真的很難。稍微指出一些不對的,孩子就一哭二鬧三打滾,根本等不到教育開始。此外很多媽媽都感到很痛心,自己那麼苦那麼累生孩子,工作賺錢養孩子,結果孩子卻和自己一點也不親,真的令人心酸。

父母淚,老人累,隔代撫養的愛與痛

既然瞭解了隔代撫養可能會帶來這些不好的影響,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父母應該怎麼做,才能最大限度地減少這樣教養方式對孩子的負面影響:

首先,父母要理解老人,在理解的基礎上和老人溝通,一起解決問題。雖然我們都會抱怨老人們在帶孩子的時候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但也不能忽略了他們的辛苦付出。當我們的想法和老人不一致的時候,一定要避免指責,沒有人喜歡被別人批評,所以不要期望指出老人帶孩子不合適的地方能讓他們改正。兩代人的育兒知識來源就不一樣,爭吵也解決不了問題,不如心平氣和地坐下來討論,分享一下自己育兒知識的來源,瞭解一下父母的真實想法。老人未必就不能接受現在科學的育兒方式,只是需要你通過能讓他們接受的方式講出來。

然後,父母在有限的時間裡,需要擔負起主要的責任。父母對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如果父母能夠抓住有限的時間,陪伴孩子,那麼其實很多隔代撫養造成的糟糕影響,一開始就不會出現。另外,父母的陪伴也能滿足孩子對情感的需求,有利於孩子安全感的建立。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有些父母因為平時不能陪伴孩子覺得虧欠太多,想通過物質來補償孩子,這是不對的。這種補償心理的壞處在於把孩子想象的過於脆弱,而這些補償也不一定就是孩子最需要的。其實,如果覺得最近陪伴孩子少了,只需要在回家的時候給孩子一個溫暖的、接納的懷抱,然後輕輕地告訴孩子“媽媽愛你”,這就足夠了。

隔代撫養的問題並不可怕,在接納的基礎上,和老人溝通正確的教養方式,並且在有限的時間內用心去陪伴孩子,就有可能避免隔代撫養的負面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