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學習態度不端正,怎麼辦?

孩子學習態度不端正,怎麼辦?

之前有一位家長帶著她的兒子小易來跟檸檬諮詢:

我兒子上二年級了,他班主任多次跟我反映說孩子學習態度差,上課故意不聽,考試、作業都很敷衍,有好幾次都是考試時不會,空著不寫,試卷發下來老師還沒講突然又會了。成績直線下降,之前語文、數學都能考90多分,現在只能考70、80多分。

看著小易媽媽著急無奈的敘述孩子的問題,我注意到小易一直面無表情的坐在一邊,當我詢問他對於老師和考試的看法時,他也是非常官方的回答“老師很好,我給他們打100分”“我想好好考試,我要認真考試”。

我能感覺出小易的內心是非常壓抑的,他完全沒有8歲男孩那種天生的生機勃勃、天不怕地不怕的勁頭。

其實小易不存在學習態度問題,而是在學習能力上有問題。

我們先來看下學習態度不端正的集中表現

①缺乏主動性和積極性:對於該怎麼學,學什麼,孩子完全沒有概念和計劃,都是跟著父母或老師的步調走,如果他們不盯著孩子就不學;

②特別容易分神:不願意專注學習本身,好像只要不學習做什麼都好,學習的時候不能安靜片段,總要給自己找到偷懶玩耍的藉口;

③在學習中很懶:會做的不想去做,不會做的懶得去思考,就等著老師報答案或者抄別人的作業,從不會做筆記,能偷懶就偷懶。

可小易是這樣嗎?明顯不是,他不是不想好好學,而是做不到。

導致小易學不好的原因實際上是以下四點:

①專注力不夠

小易從小在父母店裡長大,人來人往,他接受到的刺激比其他孩子要多的多,根本無法培養專注力。

每晚他都在店裡的收銀臺後面寫作業,各種聲音的刺激嚴重影響了他的注意力,而且媽媽每隔幾分鐘還要來催促,更是打斷了他原本的節奏。

這樣導致的結果就是孩子的專注力越來越差,即便在安靜不受干擾的場合下(比如考試時)也無法靜下心來。

②知識儲備不足

孩子的知識不僅來源於課堂,更多的是來源於日常生活。

小易的父母忙於生意,很少跟他交流,而小易平時看的又是比較幼稚的動畫片,知識性和啟發性根本不夠,現在因為學習成績下降的問題,媽媽甚至不允許他看電視,也就是他的知識來源除了課堂以及同學,沒有其他,極其匱乏單一。

③學習能力不足

不甚求解是最糟糕的學習方法,就比如背一首詩,孩子如果是靠百十遍的複誦生硬的背下來,那他就很容易因為不解其意而忘記。

在後來的諮詢中小易告訴我,他學習時感覺特別費勁,他都是靠背例題來學習,老師課上講的內容他有時候根本聽不懂。這都是因為孩子沒有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

④學習體驗感差

孩子對於學習的興趣,在學習中體驗到的成就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學習對他而言是一件痛苦的事情,那你怎麼可能期待他學好呢?

小易的媽媽跟老師對他總是批評,他一到考試時就緊張害怕,所以本來會做的題目也不會了,背書時情緒低落,沒有動力,當然也很難記住。

孩子學習態度不端正,怎麼辦?

有句話說的好:家長的態度,決定了孩子的學習深度。

你一味盯著孩子的學習成績,可能會給孩子施加過大的心理壓力,導致他們出現各種學習問題。

好的教育,從來不是緊盯孩子的不足,然後嚴厲的說“不”。

你的否定會打擊孩子的學習自信,他們對自己產生懷疑了,哪還有餘力去思考自己該怎麼學呢?

作為家長,我們不僅要【督促】,更要【陪伴】。

如果你發現孩子在學習上出現了疑難和問題,你可以試試下面這三個步驟:

首先,你要加強跟孩子的溝通,孩子說你聽,而不是你說孩子聽,這樣你才能真正瞭解孩子的真實想法與真正困難。

其次,啟發孩子深度挖掘原因,千萬不要諷刺挖苦孩子,以一個導師的角色去幫助他分析,直到找到問題癥結。

最後,引導孩子學習、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這個過程需要不斷嘗試和修正,孩子可能會有挫敗感,家長要鼓勵支持孩子。

人生而向上,極少有不想學好的孩子,多的是用態度評價代替能力培養的成人。希望我們可以用更科學更有效的方式來幫助孩子。

如果你覺得這篇內容對你挺有啟發,歡迎關注訂閱~

孩子不聽話、不愛學習、書寫粗心、計算馬虎、寫作業拖拉、成績上不去....等一切關於學習、成長過程中問題,私信我,有問必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