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記憶」日照市>東港區 東明望臺村

秦樓街道東明望臺村距日照市政府駐地300米,水上運動基地2200米,與新營中學、新營小學、城建花園、銀河公園、新瑪特購物中心相鄰,環境優美,是居住的黃金地段。


明洪武年間,馬姓祖先來此定居,因村址座落在湣王臺附近,故稱湣王臺村。清代演化為明望臺村,1949年分大明望臺、小明望臺,1953年大明望臺改稱東明望臺,小明望臺改稱西明望臺。
東明望臺村正西210米處,南北嶺走向至高點座落有土臺一座,為戰國時期齊湣王自刎處。齊湣王(約前323年~前284年),本名田地,在位十七年,屢建武功。周赧王元年(前314年)齊軍佔領燕都,燕昭王採納樂毅及蘇秦建議,設法爭取與國、孤立齊國 。蘇秦曾兩次入齊離間,促使齊湣王西向攻秦。周赧王三十一年(前284年)燕上將軍樂毅以五國聯軍攻齊。燕軍攻入臨淄後,齊湣王出逃至莒,在到達此地時,後有追兵,前有大海,無路可退,於是拔劍自刎。齊國士兵悲痛萬分,每人捧起一捧土埋葬湣王,遂築起了一個大土堆,後人稱為“湣王臺”。明代,明望臺村地處沿海,時常遭倭寇騷擾,湣王臺為一至高點,戰略位置極為重要。為抗擊倭寇侵擾,又將此臺又改為“烽火臺”,以報警防倭。今此臺仍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