掏耳修腳,評書川劇,算命測字,成都老茶鋪的絕活你體驗過幾個?


掏耳修腳,評書川劇,算命測字,成都老茶鋪的絕活你體驗過幾個?


掏耳修腳,評書川劇,算命測字,成都老茶鋪的絕活你體驗過幾個?

茶館的喊法很多,茶樓、茶肆、茶坊、茶寮、茶室、茶房都是其名稱。四川人習慣喊成茶鋪。

四川的茶鋪很多,清末宣統年間成都有街巷667條,茶鋪也有600餘間,幾乎條條街道都有一家自己茶鋪。這種規模一直持續到四十年代前後,那時候成都仍有茶鋪614家,可見茶鋪是一門十分穩定的行當。

以前成都老茶鋪是啥子樣子的呢?我們可以從號稱清末成都社會的“百科全書”《成都通覽》上窺探一二。

“在前之鬥雀、評理等事已禁止,惟評書、洋琴二事尚仍舊也。甕鍋之名甕子,水多系井水,俗名圓河水,可以隨意買回,一文一罐或一文一竹筒,可做洗臉之用,熱度不到不能食也。勸業場開後遂發生特別茶鋪數家,茶香、水好、座雅、樓高,宜春樓、第一樓、懷園均好。茅茶每碗四文春茶六文白毫六文香片三十二文。”

老成都人會玩會享受是全國都出了名的,茶鋪就是一個極佳的場所。這裡可謂是包羅萬象,無論是販夫走卒、商賈農工、還是達官貴人、文人墨客都可以在這裡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青年男女邀三約四來此以茶會友,攜家帶口的來此品茶論茶,三五閒人來此談古論今、擺龍門陣。這一點倒是和成都的蒼蠅館子有異曲同工之妙。


掏耳修腳,評書川劇,算命測字,成都老茶鋪的絕活你體驗過幾個?

成都茶鋪(圖片源自網絡)


茶鋪在老成都人心裡頭到底是個啥子樣子的存在喃?

李劼人先生在其《暴風雨前》中說得相當的到位:坐茶鋪,是成都人若干年來就形成了的一種生活方式。茶鋪,在成都人的生活上具有三種作用:一種是各業交易的市場;一種是集會和評理的場所;另一種是普遍地作為中等以下人家的客廳或休息室。

我們先說說茶鋪作為客廳或者休息室是個啥子樣子。

早些時候成都家底稍微殷實一些的家庭都有堂屋或者書房,這兩個地方就是我們在電視劇裡經常看到待客的地方。但是一般人家裡卻莫得這個條件,那如果家裡來客人了咋個會客呢?這個時候茶鋪就成為了一般人家裡的客廳。家裡來客人了,就帶到附近的茶鋪坐坐,這在當時也算是一種常態。


掏耳修腳,評書川劇,算命測字,成都老茶鋪的絕活你體驗過幾個?

成都老茶鋪(圖片源自網絡)

那麼茶鋪又為啥子是休息室呢?

既然一般人家裡沒得客廳,自然可供活動的空間也很小。你可以想象成一個家裡就只有一個臥室的單間。這時候茶鋪就成了消磨時間的最好去處。

在茶鋪裡不用顧忌打擾到左鄰右舍,不管是拉點家常也好,擺點懸龍門陣也罷,總是可以無拘無束地暢所欲言。哪怕你扯到嗓子罵人,大聲爭吵幾句,旁人也最多看上幾眼。如果是無聊極了,還可以去聽隔壁子在擺啥子龍門陣,哪怕插上幾句話,也都不會在意。

不僅如此,老成都人真的是把茶鋪當成了家的休息室一般。天氣一熱就可以看到打光胴胴的,鞋子襪子亂丟的,腳翹到桌子上的,抽菸摳鼻屎的,這幾乎與家裡無異。

我們再來擺下為啥子說成都的茶鋪也是一個“交易場所”。

“交易場所”聽起來比較玄乎,但茶鋪到真的是一個談生意的地方,在茶鋪談生意的習慣一直也延續到今天。早些時候成都也莫得專業的市場,很多生意都是約在茶鋪裡商談。這種習慣發展到後面,有些茶館乾脆就成為了某個行業的市場和固定聚會地點,一來二去名聲大起來後,也會吸引更多的同好聚集。

打個比方,成都赫赫有名的鶴鳴茶社在以前就是校長和教師聚會的地方,每逢六月臘月,寒暑假的時候,茶鋪便成了教師們找工作的地方。


掏耳修腳,評書川劇,算命測字,成都老茶鋪的絕活你體驗過幾個?

人民公園裡的鶴鳴茶社(圖片源自網絡)

再說一個近點的例子。現在成都的洞子口還有幾家成都老茶鋪。如果你有心會發現當街的一家茶鋪牆上掛著“信鴿協會“的白底黑字招牌。在看看茶鋪旁邊幾家賣鴿糧的店鋪,立刻就能腦補出這個茶鋪當時鴿友會面的場景來。或許在當時每個月的固定時間,成都的鴿友們就會到這裡聚會,一起擺下咋個養鴿子,順便再買點鴿糧回去。


掏耳修腳,評書川劇,算命測字,成都老茶鋪的絕活你體驗過幾個?

洞子口的老茶鋪(圖片源自網絡)


老成都的茶鋪還有一個具有時代特色的功能,吃講茶。這也就是李劼人先生說的茶鋪的“集會和評論”作用。

所謂的“吃講茶“也叫做”吃碗茶”。以前若是有兩方人起了爭執,但是還有調節的餘地時,就會約在茶館裡,請幾個雙方都信服的,德高望重的人來評判是非。


掏耳修腳,評書川劇,算命測字,成都老茶鋪的絕活你體驗過幾個?

(圖片源自網絡)


在很多文學作品裡都能看到吃講茶場景的描述。我們來看一段李劼人先生在《暴風雨前》中對這種場景的描述節選。

如其有一方勢力大點,一方勢力弱點,這理很好評,也很好解決,大家聲勢洶洶地吵一陣,由所謂中間人兩面敷衍一陣,再把勢弱的一方數說一陣,就算他的理輸了。輸了,也用不著賠禮道歉,只將兩方几桌或十幾桌的茶錢一併開銷了事。

如其兩方勢均力敵,而都不願認輸,則中間人便也不說話,讓你們吵,吵到不能下臺;讓你們打,打的武器,先之以茶碗,繼之以板凳,必待見了血,必待驚動了街坊怕打出人命,受拖累,而後街差啦,總爺啦,保正啦,才跑了來,才恨住吃虧的一方,先賠茶鋪損失。

最後再來說一個李劼人先生沒提到的功能,個人認為老茶鋪也是當時有限的娛樂場所。

當時一些茶鋪為了吸引生意,會請很多人來表演。講評書的、說相聲的、打圍鼓的算是常見的,還有唱竹琴的、打揚琴的,打金錢板的,甚至還有表演燈影戲和木偶戲的。

那個時候有講評書的茶鋪叫書場,書場的茶叫書茶。因為有節目看,所以書場茶錢也一般的茶鋪茶錢高些。

除了有節目看,老成都的茶鋪也兼具了現在很多娛樂場所的功能,比如現在茶館都能看到的掏耳修腳。掏耳朵的師傅敲著手裡的掏耳工具,發出陣陣脆響吸引生意。幾樣簡單的工具,在你耳邊輕攏慢捻,讓你飄飄欲仙。遇到手藝好的師傅,甚至能讓你舒服的打個盹兒。

再早些時候,茶鋪裡甚至還有理髮修面按摩的,也有算命拆字測吉凶的。現在很多已經細分的場所都能在茶鋪看到。彼時的茶鋪可謂是一個娛樂場所的大集合。

在沒有電腦,沒有手機,沒有現代電影院的時代,茶館成了成都最重要的娛樂場所之一。

老成都的茶館裡經常能看到一群票友相約唱著戲。成都以前最大的場鎮蘇坡橋曾經有三大茶鋪。每逢三六九的場期,“大有慶”茶鋪內有“圍鼓”演出,逢年過節還有專門的戲班子來表演,河邊茶鋪更時常傳出川劇的演唱聲。


掏耳修腳,評書川劇,算命測字,成都老茶鋪的絕活你體驗過幾個?

長牌(圖片源自網絡)


老成都的茶鋪裡還經常能看到玩“四川長牌”的人。四川長牌據傳是諸葛亮所創造。長牌由各種點子組成,包括了“吃、碰、滑、偷、召”等多種玩法,玩時手法變化多端。可惜現在玩長牌的人已經不多見了,茶樓大多都是鬥地主或者打麻將。


掏耳修腳,評書川劇,算命測字,成都老茶鋪的絕活你體驗過幾個?

記得小時候最喜歡跟著老漢兒去坐茶鋪,經常一坐就是一整天。很多細節已經模糊了,但是卻有幾個場景一直記得清清楚楚。

幼時老漢兒並不太願意帶我去坐茶鋪,他總是說這裡三教九流彙集,對我影響不好。想想每每回憶起來,腦海裡的景象卻全是這些“三教九流”的樣子。

在小孩子的眼裡,茶鋪就是一個充滿趣味的小世界。賣各種東西的小販最是吸引小孩子的眼球,很多時候就守在茶鋪的門口,但凡看到賣吃的小販來,就會纏著老漢兒買。一個小販胸前掛著一個掌盤,用一個小錘子敲得叮叮噹噹響。清脆的聲音就像是衝鋒號一般,這時候老漢兒臉上總會浮現出寵溺的笑意,嘴裡笑罵少吃點糖,小心長蟲牙,手上的動作卻不會停,不多時幾塊“叮叮糖”就被塞到了手裡。

賣瓜子花生小販是不大受小孩子歡迎的,一顆顆嗑起來最是麻煩。賣香菸和菸葉的小販也是沒法打動小孩子,不過賣豆花涼麵的小販若是出現,小孩子就會跑得飛快。白生生的豆花上面鋪呈著各式佐料,綠油油的蔥花,脆生生的黃豆,紅豔豔的辣椒混雜在一起煞是好看。小孩子最是沒有耐心,幾下攪拌之後就飛快地吃起來。微燙豆花滑嫩無比,咀嚼幾下,佐料的香味就充盈整個口腔。若是能吃到大頭菜,就如同中了獎一般歡喜。


掏耳修腳,評書川劇,算命測字,成都老茶鋪的絕活你體驗過幾個?

(圖片源自網絡)


若說起還有啥子讓人印象深刻的,那就是茶鋪裡面的茶博士。經常有人說有人說四川茶館有五大特色:茶葉、茶具、茶壺、茶椅、摻茶師。這裡說得“摻茶師”就是“茶博士”,

“茶博士”又被喊成麼師、堂館,算得上是一個茶鋪裡的靈魂。無論這個茶鋪再怎麼嘈雜,無論茶鋪座位再多,你總是能清楚地聽到茶博士的吆喝聲。無論茶鋪裡再亂,茶博士總是能將來喝茶的人安排的妥妥當當。年歲大一點的茶博士都有自己的絕活,最常見的就是倒水的功夫。

不同於現在茶館看到的花裡胡哨的那套,以前茶博士的的動作可謂是四平八穩,行雲流水。很多時候看到茶博士一手提壺,一手端來十來副具茶具。客人剛一坐定,他手中的茶船向桌面一撒。手藝好的茶博士可以將茶船剛好撒到每位茶客面前。接下來才是重頭戲,只見茶博士離桌五六步遠,一條熱氣騰騰的白色水柱就從其手裡的提壺裡倒出,不偏不倚地注人每人茶碗。在場的每個人看到此景都會忍不住叫上一聲好。

小時候印象裡成都的茶鋪隨時都開到在,無論啥子時候過去都有人熱情地招呼。後來大了再去坐茶鋪,才發現很多茶館都是早上五點過就開門,那時候茶鋪裡坐得都是相熟的幾個人。或許是出於早上的慵懶,茶鋪裡有談性的人並不多,很多時候幾個人就在白茫茫的水汽裡,安安靜靜地等到灰濛濛的天露出一絲魚肚白。等到大天亮的時候,茶鋪裡的人就慢慢多了起來,恢復成我們熟悉的熱鬧景象。


掏耳修腳,評書川劇,算命測字,成都老茶鋪的絕活你體驗過幾個?

(圖片源自網絡)


聽老輩子擺,以前還有一種吃茶不給錢的人,喊叫“喝家搬茶”(也有人喊作“加班茶”)。這些人或許是出於囊中羞澀,趁前一個茶客離去,茶博士還來不及收走茶碗,就乘機坐下接著喝。茶館自然沒有趕客人走的規矩。只要茶客願意,一碗茶坐一天都無所謂。喝家搬茶的人也算是鑽了“一茶一坐”的空子,茶鋪老闆沒法說啥子,最多給幾個白眼。

不過有種人倒是可以正大光明的,當著茶客的面喝家搬茶。

小孩子不懂事,總會在茶鋪裡跳上跳下的瘋跑。若是渴了,就會端上老漢兒的茶碗一飲而盡。這時候老漢兒總會罵上一句,

“批娃娃,又喝乾了!給了你說了好多遍,留一口好續。”

現在細想起來這句話倒是如同過年時“吃魚不吃完”的習俗一樣,充滿了生活的哲理。

有些時候,也會放了學跑到茶鋪頭找到老漢兒,照例是一口喝乾茶碗的茶水,而後牽著老漢兒的手,帶著一嘴淡淡的茉莉花香味,慢悠悠地往家裡走去。



【東拉十八扯 034】

【往期專題精選】


掏耳修腳,評書川劇,算命測字,成都老茶鋪的絕活你體驗過幾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