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溪:退役軍人戰耕戰貧記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特約記者向曉玲通訊員龔家彪彭浩

初春的湘西,依然春寒料峭。4月9日,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瀘溪縣且己村羊肚菌黑色大棚基地現場,村民們各司其職,在田間忙著採收,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

大棚基地越是忙碌,退役軍人、省文聯駐且己村的工作隊長肖雙良越高興。往年春耕春摘時期,肖雙良最愁的就是羊肚菌採收和銷售的問題。

泸溪:退役军人战耕战贫记
泸溪:退役军人战耕战贫记

肖雙良介紹說,羊肚菌基地面積共20多畝,今年迎來首批豐產。他幫助村裡成立了瀘溪縣己用村經濟合作社,通過“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模式,採取秋冬季種植羊肚菌,春夏季種植墨地龍冬瓜的循環種植,“一地多產”的產業發展路子讓每畝地純收入超萬元。通過土地流轉、務工、分紅等利益聯結機制,2019年還實現了全村323戶農戶全覆蓋,帶動了116戶貧困戶脫貧增收。

目前,肖雙良通過線上銷售,採取送貨上門的方式,銷往省內長沙、常德和廣東、江蘇等地。同時,他還準備將採摘的羊肚菌烘乾,做成幹品,銷往全國各地市場。

泸溪:退役军人战耕战贫记

“因為我們是駐村幹部”

4月5日清晨,退役軍人、湘西州教體局駐瀘溪縣小能溪村扶貧工作隊隊長彭昌春吃過早餐,便出發去了該村四組,進行入戶走訪,下午便查看村裡的油茶基地。

來到潭溪鎮小能溪村東西協作油茶基地,創業致富帶頭人符安勇正組織10餘名村民除草、管護、犁地。在菸葉田裡,農戶們熟練地平整秧田、播種、蓋膜,每道工序都有條不紊。

據彭昌春介紹,由於過去油茶無人管理,野生油茶多,生產上粗放經營,油茶產量低,經濟效益不高,致使老百姓對油茶生產沒有積極性。通過油茶品改500畝、培管2000畝,大大促進了村民的脫貧增收。

回到村部辦公室已是晚上,彭昌春和楊吉的臉被曬得通紅,衣服也溼透了。彭昌春向在場的扶貧隊員說:“只要能夠幫助鄉親們解決實際困難,苦點累點不算什麼,因為我們是駐村幹部!”

“帶動村民發展產業”

翻犁、撒肥、鋪膜……連片100畝的朱雀洞是瀘溪縣潭溪鎮開墾最好的一片土地,57歲的村支書退役軍人符清祥,帶著20多位同村的姐妹們麻利地在田間勞作。

泸溪:退役军人战耕战贫记泸溪:退役军人战耕战贫记

“地膜鋪完,這兩天就要抓緊栽上今年第一批菸葉苗,眼下可真是半天都不能耽誤。”一邊忙著耕地機翻地,符清祥一邊對記者說,3月20日開始下地勞作,連續忙了二十來天,菸葉育好了,薅田、蓋膜馬上完成,栽上春季第一批苗,總算把疫情耽誤的農時搶回來了。

與往年相比,在符清祥的帶領下,朱雀洞今年的春耕生產更加緊鑼密鼓。為了打贏戰“疫”戰“貧”兩場硬仗,春節復產後,這裡的春耕不僅提高了“速度”,更增強了“精度”。

據悉,朱雀洞村2020年菸葉生產計劃100畝,椪柑培管2000以上。從3月18日開始播種,預計3月底全面完成播種,4月中旬開始移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