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池塘》探討老年人在面對衰老和死亡逼近時的心理危機

引言:《金色池塘》根據歐內斯特·湯普森的同名戲劇改編而成,該片在美國上映,是一部經典的美國文藝片,在第54屆奧斯卡頒獎禮上獲得最佳改編劇本、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三項獎項。

影片主要講述了老太太和丈夫遠離喧鬧的城市,回到了以前生活的舊居——池塘邊的木屋。老太太對生活充滿熱情,而丈夫則恰恰相反,脾氣古怪,意志消沉,對於衰老和死亡逼近,他是害怕和無措的。恰逢丈夫80大壽,女兒帶著即將完婚的丈夫和13歲的兒子來到金色池塘,表面熱鬧的背後是父女兩個很深的隔閡。經過老太太的耐心照顧和細心觀察,她清楚丈夫對於衰老和死亡逼近的心理危機,也清楚女兒和父親的積怨,經過鼓勵和開導,女兒最終和父親達成和解。

影片以一種舒緩溫暖的色調探討老年人在面對衰老和死亡逼近時的心理危機,還有父女之間的積怨隔閡,以及最後父女之間的和解相擁,折射出現實生活中很多家庭存在的問題,同時也帶給觀眾很多的感悟和思考。

今天,我想從人物性格,話題探討,父女和解這三個方面來分析這部影片的魅力,也會結合影片談一談我的思考。

《金色池塘》探討老年人在面對衰老和死亡逼近時的心理危機

01、從人物性格分析:老太太對於生活的熱情也帶動著對生活消極的丈夫

影片一開始,老太太和丈夫便回到了池塘邊的木屋中,面對木屋中的一切,一推就壞掉的門,擱置許久的電話,丈夫顯然是消極的,看著眼前的一切,說了四個字:亂七八糟。而妻子卻說:一會兒就會變好的,變得井然有序,而且暖和。丈夫看著昔日的釣魚竿,年輕時的照片,再看看鏡子中年老的自己,把脫下的帽子又戴上了。後來他嘗試著撥通電話,大聲和對方講話。

僅僅一個開場,丈夫的內心活動就非常形象。他消極的態度,不只是對眼前凌亂的房間,更是對自己日漸衰老的容顏和白髮,而他說話大聲也是想證明自己還年輕。

妻子比丈夫要年輕一些,在性格上也大有不同,她去樹林裡撿了些木材,高興地向丈夫說著自己見到的那些小鳥和那些嫩葉子,還有路邊的一片小野花。她臉上的笑容和丈夫的愁容滿面形成鮮明對比。心臟的毛病讓丈夫對死亡充滿恐懼,日漸衰老和記不住事也讓丈夫感到害怕。

面對女兒帶著即將完婚的丈夫和13歲兒子,丈夫也是很不會說話,言語刻薄尖酸造成客人難堪,也讓父女之間的隔閡更深。

《金色池塘》探討老年人在面對衰老和死亡逼近時的心理危機

其實,透過一些細節,可以發現丈夫是嘴硬心軟,明明對女兒的到來表現得非常高興,還特意打了領結,可是一見面就是嘴硬。

妻子非常熱心,一邊安撫丈夫的情緒,一邊開導難過的女兒,是個可愛有趣的老太太。她和丈夫開船去湖中看潛鳥,陪丈夫下棋,為了讓丈夫開心,她會故意輸掉,也時常陪丈夫去散步,在他失落時,妻子總是安撫他。

在我看來,正是妻子對生活的這種熱情也在無形中帶動著丈夫,也是因為妻子的陪伴和安撫讓丈夫的內心危機一點點瓦解。兩位老人相互攙扶,在金色池塘度過餘下的歲月,唯美的畫面,真實細膩的人物,將夫妻白首偕老的真情展現的淋漓盡致。

都說最好的婚姻是兩個不完美的人相互磨合,相互信任,相互扶持。在這部影片中,我們看到了這種美好溫暖的情感。

《金色池塘》探討老年人在面對衰老和死亡逼近時的心理危機

02、從話題分析:探討老年人在面對衰老和死亡逼近時的心理危機

每個人都怕老,懼老,可是時光不會停止,每個人都會老,最重要的是以什麼樣的態度去應對,是在老去的日子裡膽戰心驚,還是在老去的日子裡有趣的度過,影片給出了答案。

影片中的男主諾曼快八十歲了,又有心臟病,對於衰老和死亡的逼近他是懼怕的。回到金色池塘的當天,他就翻看報紙想要找一份工作,他只有不斷的找事做才能說服自己還不算老到無用。和妻子去加油時被兩個年輕人笑話,他怒斥:“你們兩個傻瓜,以為老了很可笑?這該死的身子都快散了!有時候連洗個澡都費勁……”

這段話何嘗又不是說出了所有老年人的內心獨白,真實到讓人心酸。

妻子為了讓丈夫不無聊,讓他提著籃子去採摘草莓。丈夫在林子裡迷了路,轉來轉去就是記不住小鎮上的路,他又著急又害怕,那個樣子讓人心疼,好不容易回到家,看到有客人在,他還強裝鎮定,趕緊擦掉臉上的汗,和客人說話,然後坐到椅子上看報紙。等到客人離開後,他再也繃不住,大哭起來,向妻子訴說剛才在林子裡迷路時的恐懼,所以才跑回來見妻子,只要看到她的臉,他就會很心安和踏實。

《金色池塘》探討老年人在面對衰老和死亡逼近時的心理危機

妻子抱住丈夫,安撫他,哄他,親吻他,丈夫停止了哭泣,擁住妻子,問她:“你打算拿我這個瘋老頭怎麼辦?”妻子回:“說真的,一點辦法都沒有。”

這一段看的人真是心酸,丈夫的內心危機是每個老年人都會面臨的,那種恐懼感比衰老來得更加猛烈。衰老和死亡的逼近讓老年人的心懸在半空,妻子的陪伴和安撫就變得相當重要。

在我看來,影片中的妻子對於丈夫的愛細緻入微,她的耐心和細心給與丈夫很多踏實。她察覺到丈夫的內心危機並巧妙的瓦解開,這是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值得思考的。我們總是認為老年人古怪的性格和發脾氣讓人討厭,避之不及,清楚他們那樣做的真實原因後就會覺得心酸想哭。

每個人都會老去,每個人在老去的時候都會懼怕,家人的陪伴和愛人的安撫才是令他們心安的一劑良藥。善待老人,關愛老人,更多時候把他們當成孩子去對待,多一些耐心和細心吧。

《金色池塘》探討老年人在面對衰老和死亡逼近時的心理危機

03、從父女和解分析:父女之間的隔閡愈演愈深,爺孫倆的相處為父女和解做了鋪墊

影片中,當女兒帶著即將完婚的丈夫和13歲兒子到家時,母親表現的十分熱情,臉上抑制不住的笑容,而父親卻言語刻薄,讓客人難堪,也讓女兒對父親的積怨更深。

由於女兒與即將完婚的丈夫要去旅行,所以決定讓13歲的兒子留下來。這對兩位老人來說也是一種考驗,一開始爺孫倆誰也不喜歡誰,孫子嘲諷爺爺太老,爺爺覺得孫子不聽話。奶奶組織三人一起去釣魚,爺孫倆在釣魚的過程中逐漸增加了信任,孫子掉到了魚,體會到了成就感和快樂。

爺爺教孫子後空翻,之後爺孫倆經常開船去釣魚,爺爺有時對孫子說話聲音很大,甚至吼他,孫子生氣,提醒他不該大喊大叫,爺爺向孫子道歉。爺爺和孫子有次去釣魚,經歷險情,孫子奮力去救爺爺,兩個人抓住湖中的礁石,奶奶見兩人未回,便叫人開船去尋,這才解救了爺孫倆。

《金色池塘》探討老年人在面對衰老和死亡逼近時的心理危機

通過爺孫倆的相處,為父女和解做了鋪墊。爺孫倆從一開始的互不信任到最後成為好朋友,爺爺從落水後便重新審視自己的人生。女兒再次來到金色池塘,經過妻子的開導,父女倆經過深談後,終於達成和解,女兒在父親的指導下完成了後空翻跳水,父親也親自為女兒戴上自己上學時獲得的一枚獎牌,兩人相擁在一起。

在我看來,父女之間的隔閡也是我們生活中很多父女之間存在的問題。父親專橫,女兒又極力想要向父親證明自己,於是,兩個人都不服輸,又不肯低頭,隔閡只會越來越深。其實,父女之間哪有什麼深仇大恨,父親只是嘴硬而已,女兒也只是悶著不說而已,兩個人只要坦誠的把話說開就好了。

《金色池塘》探討老年人在面對衰老和死亡逼近時的心理危機

結語:

《金色池塘》中探討的話題與我們每一個人息息相關,老年人在面對衰老和死亡逼近時的心理危機,作為伴侶應該如何做,父女隔閡時,又該如何化解,劇中都給了我們答案。

好的電影,會讓人看到現實和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