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種常見的周界報警方案原理對比

在周界報警方案中,應用較為廣泛的主要有脈衝電子圍欄、激光對射、振動光纖、張力電子圍欄、洩漏電纜、紅外對射、紅外光柵等,它們都能夠為周界提供安全防護,當週界設防時,有人非法闖入或翻越周界時,周界報警系統能夠迅速探測到人體信號,並向周界管理中心提供及時的報警信息。


幾種常見的周界報警方案原理對比


在我們常見的周界場合:小區、校園、法院、工業廠區、變電站、水廠等地,由於防範需求的不同,選擇的周界報警方案也不盡相同。為了讓客戶更熟知了解各個周界報警方案,小編從報警原理入手,讓大家對各個方案有更深入的認識。

激光對射報警原理:激光對射採用遮擋激光光束的方式,實現報警功能。發射器與接收器之間沒有遮擋物時,探測器不會報警。有物體遮擋時,接收器檢測到信號發生變化,從而發生報警。


幾種常見的周界報警方案原理對比


脈衝電子圍欄報警原理:脈衝主機向前端圍欄(合金線)輸出脈衝電壓,時間間隔大約1秒輸出1次,脈衝電壓在圍欄上停留的時間大約0.1秒,前端圍欄上形成兩條迴路,脈衝電壓經過迴路重新回到脈衝主機的接收端口,此端口接收反饋回來的脈衝信號,同時脈衝主機實時監測前端纜線之間的電阻值。如果前端圍欄遭到破壞造成斷路或短路等情況,脈衝主機的接收端口接收不到脈衝信號或兩個發射端纜線之間的電阻太小,主機都會發出報警。


幾種常見的周界報警方案原理對比


幾種常見的周界報警方案原理對比


洩漏電纜報警原理:在單個防區內,敷設兩條洩漏感應線纜,正常工作時,一根洩漏電纜傳送一定頻率的電磁場,另一根平行敷設的洩漏電纜接收電磁場,形成磁場能量防護。當入侵者進入兩根洩漏電纜形成的電磁場探測區域時,電場能量受到波動,引起接收信號變化,通過洩漏電纜主機的智能分析,判斷是否報警。


幾種常見的周界報警方案原理對比


振動光纖報警原理:振動光纖不同於紅外對射的遮斷光束報警,也不同於脈衝電子圍欄的觸碰合金線產生報警,其工作原理是激光器發出直流單色光波,光信號通過光纜經過光學模塊使光信號產生兩道干涉信號,信號利用光纖作為振動傳感載體,實現防護預警探測,當有人非法入侵,光波信號的強度高出預定報警閾值,從而產生報警信號。

張力電子圍欄報警原理:張力電子部件(探測模塊)通過監測前端張力線的張力值變化情況,當探測模塊探測到張力值的變化達到預先設置的報警閾值時,網絡張力電子圍欄主機便發出報警信號,判斷入侵者是攀爬或剪斷鋼絲的入侵動作行為。

紅外對射報警原理:紅外對射報警系統主要由紅外發射機和紅外接收機組成,當發射機與接收機之間的紅外光束被完全遮斷時產生報警,並將信號上傳至管理中心。此類方案在市場上被廣泛應用於小區、校園、銀行、法院、變電站、企業園區等場合。

紅外光柵報警原理:互射式光柵主要是由光柵主機和從機組成,當前端光柵相鄰的兩個紅外光束被遮斷時,則產生報警信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