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入獄5歲寄養15歲才上小學,中國首位女中將,老公上將

她,3歲和母親一同入獄,寄養在別人家長到15歲,從小沒有上過書,15歲才讀小學,後來到蘇聯留學,成為是全球第一位女中將,全國婦聯婦主席

她老公厲害,年齡比她小一歲,軍銜比她高一級,她是中將,老公是上將,是清華大學的博導。

她是全國乃至全球第一位女中將,他是中國唯一的上將院士,也是當今世界軍銜最高的科學家。

這夫妻倆已經很厲害了吧,但她的父親更厲害,1955年被授予元帥軍銜,正是曾獲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聶榮臻元帥。

3歲入獄5歲寄養15歲才上小學,中國首位女中將,老公上將


3歲入獄5歲寄養上海農村,15歲時拿著照片找爸爸

 1930年初,聶榮臻任中共順直省委組織部部長,1930年5月到達上海,在中央特科從事艱險而又複雜的地下工作,積極向各革命根據地提供軍事情報,及時瞭解敵情,保衛黨中央和地下黨同志的安全,營救被捕同志,鎮壓叛徒、特務。

1930年9月23日, 聶力出生在上海。其祖籍為重慶,因為聶榮臻出生於四川省江津縣(今重慶市江津區)吳灘鄉石院子。

由於父母都身為亂世中的職業革命家,這就註定了這個女嬰的命運,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

就在小聶力出生沒多久,正是革命動盪時期,自從顧順章叛變以後,國民黨反動派在上海的白色恐怖日益嚴重。像聶榮臻這樣與顧順章共過事的共產黨骨幹人物,已不便繼續留在上海。當時,毛澤東領導的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得到迅速發展,正需要聶榮臻這樣的軍事人才。

1931年12月,小聶力才一歲3個月的樣子,或許剛認識爸爸甚至還不會叫爸爸。聶榮臻根據組織的決定撤離上海,需要前往江西中央革命根據地。因為革命路途險惡,想念妻女也不能攜妻帶女。聶榮臻幾乎沒有什麼猶豫,就告別了妻女,踏上了漫漫行程。

3歲入獄5歲寄養15歲才上小學,中國首位女中將,老公上將

聶力的母親張瑞華,1909年2月11日生,河南省信陽縣人。1926年國民革命軍北伐勝利到達武漢不久,在共產黨員的帶領下,考入黃埔軍校(中央軍事政治學校)武漢分校。同年秋加入中國共產黨。1927年初擔任黃埔軍校武漢分校女生隊班長,隨女生隊赴前線搞宣傳和救護工作。1930年1月隨聶榮臻到天津任中共順直省委組織幹事兼內部交通員。同年夏調上海工作,先後在中央特科和中央機關做秘密工作。

  小聶力3歲那年,母親張瑞華便獨自一人帶著她在黃浦江岸邊擔任我黨地下交通員。當時,她們母女倆都住在英租界內的一個共產黨秘密聯絡點內。

後來,因為黨內出了叛徒,聯絡點的同志在一次碰頭時,全都被捕了。4歲的聶力和她的媽媽即聶榮臻的夫人張瑞華一起被囚禁在上海提籃橋監獄裡,她們在獄中度過了兩年非人的生活。

母女倆被關進監獄以後,敵人千方百計地想從小聶力嘴裡套出一點秘密。然而,小聶力卻十分聽媽媽的話,既不鬧也不哭,實在餓極了,就吞兩口粗劣得連大人都難以下嚥的野菜粥,根本不同那些素不相識的人搭訕。因為敵人沒有從她們身上查出任何“共產黨”的證據,便不得不將她們母女釋放了。

3歲入獄5歲寄養15歲才上小學,中國首位女中將,老公上將

母親出獄後為革命奔走不息,小聶力5歲時,為了保證聶榮臻夫人張瑞華母女的安全,決定將聶力寄養在上海一位工人毛齊華家裡,並將張瑞華送去了天津,然後又轉到陝西省,託愛國將領張學良、楊虎城的關係,護送她到陝北與聶榮臻團聚。

現龍村有一對毛家兄弟,哥哥叫毛品章,弟弟叫毛齊華。由於家境貧苦,兩兄弟到上海謀生,毛品章到商務印書館學印刷,弟弟毛齊華在中華書局總廠工作。

3歲入獄5歲寄養15歲才上小學,中國首位女中將,老公上將

1935年秋,組織上安排毛齊華,張瑞華等去天津北方局工作。考慮到帶孩子有諸多不便,於是決定讓毛齊華的愛人潘林珍把3歲的女兒毛月明2歲的兒子毛繼祥和6歲的小聶力一起帶回毛的家鄉現龍村。

好在毛齊華的妻子潘林珍是一位純樸的農村婦女,從1935年中秋節這天開始擔起了撫養3個孩子的重擔。毛齊華家只有一點墳頭地,又向人家租了一點地。潘林珍雖然性格潑辣,做事風風火火,但怎能養得活3個孩子啊!南瓜還未熟就摘了煮著吃;麥子熟了,打下麥子連殼碾碎,燒麥粞粥吃。至於穿的,也是破破爛爛,補丁疊補丁。

冬天西北風呼呼地刮,小聶力上身穿一件”空籠布襖”,下身只穿一條半褲子。她內心有說不出的鬱悶:不知道自已的父親是幹什麼的?也不理解自己為什麼要離開媽媽寄居在鄉下?她性格內向,不多說話,但穩重,懂事,艱難的生活使她早熟。

她跟小夥伴們一起到田野裡挖馬蘭頭,挖薺菜,賣了換幾個錢給家裡,還幫著”媽媽”拾柴火,夏天的時候,人家撕咬蘆粟的皮和渣也撿回來曬乾當柴燒.......小夥伴知道聶力不是潘林珍生的,但他們誰也不問她的親媽媽叫什麼、在哪裡?

當聶力長到能拿農具的時候,就幫寄媽去種地,幫人家摘棉花,做”忙工”。奶奶疼愛這個懂事的”孫女”。小聶力跟奶奶睡一隻床,冬天幫奶奶暖腳,夏天幫奶奶打扇。奶奶扎迷信製品,扎房子扎灶頭扎炊具扎箱子和衣櫃等,她幫奶奶糊紙,調漿糊,她知道奶奶做這些東西可以換吃的。

總因家境困難,家中小孩多,在毛家生活兩年多後,聶力被送到毛齊華一家遠房親戚住在金家村的”阿星大”家去了。”阿星大”家離毛家3裡多,”阿星大”寡婦一人,有幾畝田,還養了一條牛。小聶力幫她做家務,放牛割草,什麼活兒都幹。

一次,小聶力在一個叫葫蘆頭的地方割草,遇到了比她長一歲的戴建華。兩人一邊割草一邊聊天,戴建華髮現小聶力的腿肚上在潰爛,心生同情。事有湊巧,戴建華在草叢中發現有一個小盒子,打開一看,瑣不清是一種什麼油膏之類的藥物,戴建華說:”來,我給你爛的地方搽搽,也許管用”。搽完後送給了小聶力。小聶力回去後又搽了幾次,居然好了。戴建華說,她的腿爛得很厲害,但她從不吭一聲,小聶力從小是一個很堅強的女孩。

3歲入獄5歲寄養15歲才上小學,中國首位女中將,老公上將

現龍村有個叫汪秀珍的女人,她在嘉豐棉紡廠的布機間裡當工頭,見小聶力怪可憐的,就介紹她到嘉豐廠當童工。那時的進廠條件只要眼睛好,人長得高些,就可以了。小聶力雖然營養不足,臉有菜色,但人長得不算矮小。她進了嘉豐廠,時年不足14歲。

3歲入獄5歲寄養15歲才上小學,中國首位女中將,老公上將

▲(左起)李訥、林立衡(林豆豆)、聶力(聶榮臻的女兒)、陶斯亮

1945年,在周恩來的關照下,上海黨組織把已經15歲的聶力送到了設在北平的軍調部。葉劍英將軍交給聶力一張晉察冀軍區領導的照片,並對她開玩笑說:“你拿著照片去對,看你長得像誰,誰就是你的爸爸。”

當時,聶力滿口上海話,而聶榮臻則不會講上海話,只能支支吾吾地搭個腔。聶力取出放在貼身衣服裡的照片,臉上露出燦爛的微笑,連看帶比劃地說:“這是葉伯伯給我的找爸爸的證件!”然後,父女倆笑成了一團。


父親聶榮臻南征北戰戰功卓著,救下美穗子促進中日友好

從1931年離開父親到1945年,整整14年重新回到父親聶榮臻身邊,聶力從1歲多長到15歲。在不得不離開女兒聶力這10多年間,聶榮臻南征北戰戰功卓著——

——1932年4月,聶榮臻作為紅軍東路軍政治委員,參與指揮漳州戰役。聶榮臻在指揮戰鬥中表現出的沉穩和勇敢,給毛澤東留下了極好的印象,同時,毛澤東一系列正確的戰略、戰術和政策思想以及領導才能,使聶榮臻由衷地欽佩……

——1934年10月,紅軍開始了歷史上著名的二萬五千里長徵。蔣介石在紅軍前進的道路上設置了四道封鎖線。聶榮臻率紅1軍團擔任掩護中央縱隊、軍委縱隊的前衛任務,先後突破國民黨第一、二道封鎖線,並在危急形勢下,力排眾議,率部搶佔九峰山,突破敵人第三道封鎖線,從而保障了中央縱隊左翼的安全。

紅軍突破三道封鎖線使蔣介石重兵阻撓。為了掩護中央縱隊順利過江,聶榮臻率部在湘江之濱與敵人展開了一場生死存亡的拼殺,在損失慘重的情況下,中央紅軍終於突破敵第四道封鎖線。

——抗日戰爭爆發後,聶榮臻先後任八路軍第115師副師長、政治委員,在忻口會戰中,與林彪共同指揮所部進行了平型關戰鬥,殲滅日軍坂垣師團一部1000餘人,繳獲步槍1000餘支,機槍20餘挺,擊毀汽車100多輛,馬車200餘輛,取得全國抗戰以來第一個大勝利,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1940年8月,在“百團大戰”期間日軍的報復性轟炸中,日本小姑娘美穗子的父母被炸雙亡。聶帥派人將年僅4歲的她接到自己的指揮所,親自給她喂稀飯、削水果,悉心照料。聶帥後來回憶說:“在指揮所停留期間,她一直跟著我,常常用小手拽著我的馬褲腿,我走到哪裡,她跟到哪裡。”聶帥告訴身邊的工作人員:孩子是無罪的,日本人民是無罪的。後來,在聶帥精心安排下,養好傷的美穗子幾經周折回到了同胞之中。

這段中日友好情緣一直沿延續至今,美穗子長大後多次來到中國,與聶力成為好姐妹,美穗子也成了促進中日友好使者。


聶力15歲才上小學,10年完成中小學課程,1955年就在聶榮臻被授予元帥那年,25歲的聶力考入蘇聯列寧格勒精密機械與光學儀器學院

聶榮臻既視女兒為掌上明珠,又對她要求極嚴。由於童年時的坎坷遭遇,聶力15歲才上了晉察冀解放區剛剛創辦的“榮臻學校”(即八一小學的前身)讀書。聶力和比自己年幼一半兒的孩子們坐在一間教室裡不僅毫不氣餒,而且格外奮發努力,從不因父親是解放區的首長而要求特殊照顧,很快就補上了各門功課,成為全校成績最優異的“大”學生。由於聶力學習勤奮,從小學一直到解放後上的高中,一直是學校裡成績優異的“大”學生。

3歲入獄5歲寄養15歲才上小學,中國首位女中將,老公上將

▲聶力與丈夫

1955年,就在父親被授予元帥軍銜的同時,經過10年苦讀,聶力完成小學初中高中課程,聶力也以出色成績,考上了蘇聯列寧格勒精密機械與光學儀器學院,踏上了古老的俄羅斯大地。

  到蘇聯學習的時候,聶力已經26歲,由於一直埋頭學業,根本無暇考慮自己的人生大事。直到了上世紀50年代末期,當時也在蘇聯留學的丁衡高,才闖進了她的生活。考上了蘇聯列寧格勒精密機械與光學儀器學院。在蘇聯,聶力也遇到了她的終身伴侶——丁衡高。

早在31年前,也就是1924年10月,聶榮臻奉命進莫斯科東方勞動者共產主義大學學習,後轉入蘇聯紅軍學校中國班學習軍事。1925年,由於革命的需要,聶榮臻和中國班的同學們一起回國。聶榮臻在國外共度過了五年多時間。五年裡,聶榮臻的世界觀發生了根本轉變,由“實業救國論”者轉變為以天下為已任的社會革命論者,併成為一個職業革命家。

丁衡高1931年2月3日出生於南京,年齡比聶力小几個月因受當教師父親的影響,很早就把做學問當作自己的人生追求。說來很巧的是丁衡高的父親是教師,祖籍四川江津,和聶力一樣祖籍都是如今的重慶市江津區。丁衡高中學的時候,就是在重慶度過的,曾就讀中央大學附屬中學(青木關袁家溝校區)。後來,他又考回了少年時代生活的城市南京,在這個城市的最高學府上大學。21歲的時候,適逢全國院系調整,他正好從南京大學工學院(調整後為南京工學院,現為東南大學)機械系畢業。

大學畢業後,丁衡高被分配到中國科學院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擔任助理研究員。後來的1957年,他得到了奔赴前蘇聯留學的機會,被派往該國學習先進的機械技術。

在異國他鄉的四年,他非常珍惜出國攻讀的時光,一邊跟著導師刻苦學習,一邊廣泛閱讀專業刊物、掌握前沿新知。

30歲那年,他從列寧格勒精密機械光學學院畢業,獲得蘇聯技術科學副博士學位。

大家要知道,前蘇聯的學位制度很嚴格,博士學位是世界上最難拿到的,多數成績優異的中國留學生都只拿到了副博士學位。


投身國防科研事業,聶力晉升中將,丁衡高是我軍唯一的上將院士

聶力和丁衡高都是1960年學成歸國,從1957年丁衡高進入蘇聯,她倆在國外有3年交集的時間。之所以有相愛的緣分,一是因為都來自中國,同在蘇蘇聯列寧格勒精密機械與光學儀器學院一所學院求學,另一個原因是丁衡高從小學到,丁衡高受家庭影響是一個學術型的青年,而聶力因為忙於學業,兩人都是第一次談戀愛。

  1962年,聶力和丁衡高在廣州留園,舉行了簡樸而隆重的婚禮。陶斯亮(陶鑄和曾志的女兒)在一篇文章中寫道:

  “我從未見過這麼隆重,又這麼簡單的婚禮。說簡單,就是她和丁衡高就這麼平平常常地結了婚,日常的裝束,既沒有喜宴,也沒有賀禮,唯一能體現喜慶氣氛的是一張大紅紙,不知是哪位老師在上面寫了首賀詩;說隆重,是因為有一半以上的元帥?還有許多將軍?都參加了這場婚禮。他們的婚禮對我影響很大。從此後我便不再羨慕婚紗和喜宴,我認為這才是真正擺脫傳統的現代意識,是真正的灑脫!”

當年春天,聶力回到上海嘉定區她童年生活的現龍村,去看看她生活了10年的現龍村,看望現龍村的鄉親們。從蘇聯學成歸來的她不再是那個面有菜色的小聶力了。她成熟而沉穩,看上去那麼健康,富有朝氣。她待人親切,笑吟吟地和鄉親們打招呼,她看了那3間破舊的老屋,又走走那石板壘成的現龍橋,似有無限的依戀。

3歲入獄5歲寄養15歲才上小學,中國首位女中將,老公上將

帶她長大的奶奶早已故世了,奶奶的墳,靠近河的岸邊。她朝奶奶的墳地走去,她要看望那愛她疼她的奶奶......

3歲入獄5歲寄養15歲才上小學,中國首位女中將,老公上將

  進入國防部五院,聶力成為新中國國防科技大軍中的一員,從實習員做起,技術員、工程組長;七機部一院十三所室主任,09和718工程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國防科工委科技部七局副局長;1982年,已經52歲的聶力肩頭又壓上了國防科工委技術委員會副主任的重擔,分管海軍武器裝備的研製工作。她這一路走來,在每一個臺階上,都留下了自己堅實的腳印。

也正是因為她的表現,聶力在1988年的時候成功獲得少將的軍銜。巾幗不讓鬚眉的她,1993年7月,聶力由少將晉升為中將,成為中國第一位女中將,也是世界第一位女中將,曾擔任第六屆、第七屆全國婦聯副主席。

3歲入獄5歲寄養15歲才上小學,中國首位女中將,老公上將

丁衡高,195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聶力一起回國後長期從事導彈自動控制系統及慣性器件的研究、設計等技術的領導工作,是中國戰略導彈慣性技術的奠基人之一。

還是清華大學兼職教授、博士生導師,1994年被評為中國工程院院士,是第十三、第十四屆中央委員,1994年被晉升為上將。至此,他們成為全國最高軍銜的家庭。

3歲入獄5歲寄養15歲才上小學,中國首位女中將,老公上將

3歲入獄5歲寄養15歲才上小學,中國首位女中將,老公上將


3歲入獄5歲寄養15歲才上小學,中國首位女中將,老公上將


3歲入獄5歲寄養15歲才上小學,中國首位女中將,老公上將

3歲入獄5歲寄養15歲才上小學,中國首位女中將,老公上將


3歲入獄5歲寄養15歲才上小學,中國首位女中將,老公上將

聶老和丁老知識報國,退休後始終關心國家的科技事業發展,始終感恩國家培養。讓我們向以他們為代表的老一輩祖國功臣致敬!

共和國將軍#老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