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戰勝殖民,意大利的“曲線救國”在阿根廷這片土地上已見成效

如今的阿根廷雖說已經成為了南美洲的第三大經濟體,但國家並不算很富裕,它仍舊屬於一個正在發展中的國家,而這裡面的緣由則要歸咎於此地文明開化相對比較晚。

移民戰勝殖民,意大利的“曲線救國”在阿根廷這片土地上已見成效


新航路開闢後,西葡兩國率先走向殖民擴張道路。

——公元1536年,西班牙殖民者才來到阿根廷地區,由於西班牙人帶來了很多本地土著尚未接觸過的細菌,使得本地土著人民大批量的死亡,加上西班牙相對土著人民的棍棒刀槍來說,武器佔據了絕對的優勢。因此,儘管第一批到阿根廷的西班牙人很少,但西班牙人很快征服了當地土著,對此地形成了絕對的控制。

在此期間,西班牙一直對阿根廷進行殖民掠奪,將其國內的白銀真金逐漸掃之一空,而這種狀態一直持續到19世紀初。

——在當時,由於西班牙國內受到了法國拿破崙的鎮壓,連國王都直接被廢掉了,自然它對於海外的知名地就無暇顧及了,於是當地人順勢發動了起義,即五月革命,經過6年的戰爭後,西班牙對此地的統治癒發微弱,於是在公元1816年阿根廷終於成功脫離西班牙的殖民統治,建立成了一個獨立的國家。

不過這裡值得注意的是,雖然獨立了,但西班牙作為其宗主國,已經有數百年曆史,對其還是存在著一定的影響力和號召力的,由於被殖民時期受到了西班牙文化的影響,所以現在阿根廷的政府要員大多都是西班牙的後裔,而阿根廷的國家語言也仍然是西班牙語,使用的文字依舊是西班牙的文字,就連現在的國家制度也是參考西班牙的。

也就是說,阿根廷這個國家在本質上是應該是一個西班牙文化體制的國家。

移民戰勝殖民,意大利的“曲線救國”在阿根廷這片土地上已見成效

但如果我們細心一點就會發現,如今的阿根廷這個國家似乎與西班牙聯繫沒那麼密切了,反而是意大利與其淵源頗深——阿根廷境內出乎意料的擁有超過一半的人口是意大利人,國內有不少人擁有意大利國籍,阿根廷甚至被稱之為意大利的第二故鄉。

這到底是為何呢?

——意大利這個國家雖說也是老牌列強之一,但它的實力確實一直不怎麼強,經常被歐洲的其他國家所瞧不起,尤其是意大利軍隊在二戰時的表現,更是被人們當成笑柄。

因此,當時歐洲國家在瓜分世界各地的時候,意大利很少佔到便宜。意大利除了在非洲還建立了那麼幾小塊殖民地之外,其他地方根本沒有殖民地。

意大利國家面積非常小,資源也相對的匱乏,若是長久持續下去,定然會不利於意大利的長遠發展。

移民戰勝殖民,意大利的“曲線救國”在阿根廷這片土地上已見成效


所以意大利就想出了一種“曲線救國”的辦法——那就是通過對外輸出僑民的方式來緩解社會就業壓力,從而緩和社會矛盾,除此之外還可以賺取外匯。

這個方法可以說是一舉兩得,於是在被意大利認定為可行後,意大利就開始著手對“移民政策”加以優惠與引導,國家鼓勵對外移民,甚至開出優渥的條件,國內自然會有一部分人願意外出前往撈金。

而與外遷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當時意大利國內處境相當艱難,由於在歐洲工業大發展的時代意大利沒有足夠的海外殖民地,而自身領土又狹小貧瘠,這就使得它缺少一定的原材料,導致經濟發展的非常落後,百姓失業率非常高,生活水平也與其他的國家相差了一大截,當時它國內的物資生產甚至沒辦法滿足內需。

這樣一來,外遷不僅是國家支持,意大利人民也是極其渴望的。

之後,意大利便開始往歐洲各國的殖民地瘋狂的輸出僑民,但意大利的如此一個意圖很快被歐洲其他國家看穿了,隨後歐洲其他的殖民國家便開始拒絕意大利籍人員進入其殖民地。如此的一個行為無疑是給了意大利當頭一棒,想要通過外出移民政策也就落空了。

移民戰勝殖民,意大利的“曲線救國”在阿根廷這片土地上已見成效

不過正在意大利為這事鬧心的時候,遠在南美洲的阿根廷卻恰好從西班牙手中脫離獨立了。阿根廷當時物產豐富,資源豐厚,土地廣闊,但缺點就是人口特別稀少。意大利人來到阿根廷之後不但能找到工作,而且生活條件也會提高很多。

這個時候的意大利似乎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樣。

而由於當時的阿根廷不缺物力,只缺人力,所以阿根廷和意大利一拍即合,隨後意大利便瘋狂的往阿根廷輸出僑民。後來為了方便僑民遷入,甚至還在公元1899年正式簽署了雙籍法案。

意大利往阿根廷一共移民多少呢?從19世紀中期到20世紀初,在短短數十年的時間裡,意大利前往阿根廷的移民超過了200萬,這已經是超了全世界遷往阿根廷移民一半了。

——本來在這個時候,人口按照這個趨勢仍舊會增長,只不過是遇到了一戰、二戰這種特殊情況,大批意大利人被應徵入伍,參加了戰爭,導致向外移民人數減少,甚至出現停滯現象。

但等到戰爭結束後,意大利人再次開始移民,而這次的移民熱度甚至可以用狂潮來形容,因為它的規模比之前的更盛。

移民戰勝殖民,意大利的“曲線救國”在阿根廷這片土地上已見成效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意大利作為一個戰敗國被戰勝國各種制裁,意大利國內的老百姓生活愈發的困苦,失業率是前所未有的高漲;而與此同時,海洋運輸也已經發展到了另外一個階段,加上有了前人的引導和影響,意大利人移民到阿根廷似乎變得越來越簡單,後續者來到這裡之後,也算是可以“投奔老鄉”,生存的困難度也就降低了很多。

這個時候意大利在阿根廷的人口數已經超過了1600萬,佔到了阿根廷總人口的50%。而隨著民族的不斷的融合,意大利人以及意大利人的後裔在阿根廷已經越來越占主導地位了,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它甚至還超過了西班牙移民。

雖說西班牙是阿根廷的宗主國,阿根廷受其影響頗為深遠,但對於國家來說,人口才是最為關鍵的,人口對於一個國家的文化、政治、經濟的發展可以說是起決定性作用。

移民戰勝殖民,意大利的“曲線救國”在阿根廷這片土地上已見成效

——西班牙本來人口就不多,也沒出現意大利這樣的社會問題,而且西班牙在世界各地的殖民地非常之多,因此阿根廷也並非是西班牙人移民的一個重要選項,所以西班牙願意來到阿根廷的人並不是很多。相反,西班牙人民更渴望去一個距離老家更近、而且讓它更具備成就感的殖民地,比如說中亞以及非洲的一些落後國家;加上在後來的阿根廷獨立戰爭中,有一些西班牙人為了避難反而向外逃走,所以就造成了西班牙人的比重不斷下降。

在一進一出,此消彼長的情況之下,意大利也就取代了西班牙,成為了阿根廷真正意義上的統治者,就連阿根廷大詩人自己都曾自嘲道:“阿根廷人就是操著西班牙語的意大利人。”

足以見得意大利人對阿根廷的影響有多大。

移民戰勝殖民,意大利的“曲線救國”在阿根廷這片土地上已見成效

而也是得益於以上的歷史因素,現在的阿根廷和意大利之間也仍舊是雙邊友好國家,關係相當的親密。如今的意大利人依舊會選擇移民阿根廷,但由於意大利的國內情況不似當年,所以意大利的移民性質也與之前不一樣。

如今的意大利人把阿根廷當作一個“工作但不養老”的地方,在年輕工作的時候到阿根廷去發展,而到年邁需要養老的時候再回到意大利,畢竟歐洲的養老福利更好一點。

但其實如此的一個情況,也給意大利造成了一定的社會養老負擔,所以有些歐洲國家也就是說意大利就是一個現實版的國家養老院。

——在平安無災之年大家還相安無事,若是真是遇到了什麼問題,很容易造成意大利整體系統的崩潰,就比如說這次疫情大爆發之後,意大利幾乎面對了一個失控的狀態,尤其是醫療資源出現了極大的緊缺,正是因為意大利老齡化人口偏重所導致的。

當然,這是一些題外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