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什麼很少玩力場、財路?幣乎作者玩其他平臺,給幾點建議

市面上主流的區塊鏈內容平臺有3家,分別叫幣乎、力場、財路

。這其中,南哥目前只玩幣乎而已,力場和財路都有賬號,卻不怎麼登陸。難道是南哥看不上力場和財路嗎?談不上,要說看不上就顯得矯情。賺點代幣,難道不香嘛?

我為什麼很少玩力場、財路?幣乎作者玩其他平臺,給幾點建議


何況南哥也有認識一些幣乎的好朋友,他們都已經轉到財路、力場去寫東西了,有一些已經從這兩個平臺薅了不少羊毛,按說有這樣的活生生的成功案例擺在眼前,我也該動心滴~
南哥記得老僧曾經有一篇文章,說到幣乎轉到力場、財路的作者有天然弊端,因為幣乎裡是權重說話,鎖倉越多,你的收益越多,所以,你從幣乎去力場、財路,這是放棄自己的主場,去不適宜自己的地方,屬於自降身段。

我為什麼很少玩力場、財路?幣乎作者玩其他平臺,給幾點建議


南哥是幣乎新人,自然不屬於高權重這一類,就算去到力場、財路,也不算降身段。另外,力場和財路是新平臺,目前還是導流期,迫切需要新作者的支持,如果我去力場、財路,或許能有更好的發展機會。
簡單推理一下,似乎是不錯的。
直到查看了這兩家平臺的產品,我參與的積極性有些降低。南哥發現,這兩家平臺的大V跟幣乎幾乎是重合的,如果說大V數量,乃至影響力,幣乎應該還要更勝一籌。
原因嘛,其實大家都懂的。表面上,力場和財路引入了榮譽值等考評指標,降低權重的作用,看上去給新人更多展示自我的機會,但直到目前,幣乎在內容平臺方面的壟斷還是難以打破。
更直白的講,我們很多大V就是把文章先發到幣乎平臺,順手複製粘貼到其他兩個平臺。幣乎是最主要的陣地,之所以在其他平臺也發表一次,不過是為了賺代幣。
如果,力場和財路只是靠從幣乎上挖二手的信息來填充平臺內容,憑啥讓人相信它能超越幣乎?
幣乎大V Go哥說,力場、財路是幣乎的進化版,南哥不認同這個說法。

並不是說,後來者就一定要居上,後浪就一定把前浪拍死在沙灘上,時間先後不決定誰更先進,反倒是先來者更可能有先發優勢,並憑藉這一優勢牢牢壓死對手!

我為什麼很少玩力場、財路?幣乎作者玩其他平臺,給幾點建議


獲取大V資源的能力,幣乎的優勢顯然不是力場、財路能比。那麼新作者激勵、培養方面呢?幣乎最新調整了收益計算的方法,很多文章都有介紹,說是有利於激勵新作者,我就不贅述了。


至少從目前來看,幣乎在內容領域的優勢還是很明顯,而且這一趨勢在短期內看不到被扭轉的跡象。幣乎在內容平臺中佔據流量優勢,這也給它帶來更多商業項目方面的便利,如果有項目想要路演,做宣傳,首選也必定會是幣乎。項目一多,平臺價值就會有提升,這是一個良性循環。
Go哥說,幣乎是一塊大蛋糕,大佬分了蛋糕,就沒新人什麼事;力場、財路是歡迎新玩家,大家一起做大蛋糕。乍一聽,這話挺有道理,可南哥不得不提醒各位,不要被這種妖言蠱惑。
首先,幣乎一定沒有到固化階段,目前幣圈參與者還只是小眾而已,未來有更多人進這個圈子,幣乎是最大窗口,規模不可能不擴大,蛋糕也會增大。
第二,力場、財路歡迎新玩家,這話沒毛病。但是幣乎不會坐以待斃,幣乎也會調整!
最後,所有的區塊鏈內容平臺不是隻遵循區塊鏈的規律,從產品形態來說,這3家都是互聯網平臺,他們也必須遵守互聯網的規律。互聯網中很重要的一條規律叫馬太效應,幣乎是龍頭,它已經佔據內容平臺頭名的位置,如果力場、財路沒有更多顛覆性改革,不可能競爭得過幣乎。

所以說,有一些其他平臺的玩家,指望著力場、財路能顛覆幣乎,CLC、LC會成為10倍幣、百倍幣,這種幻想,目前還看不到任何合理性依據。
但是呢,力場和財路也不是完全沒機會。畢竟是新興的平臺,給新人的激勵總不會少,一些在幣乎賺太多key的玩家,不妨可以去這些平臺深耕,此刻入駐,一兩年後也是平臺的老人了。
既然這樣,南哥為啥不去玩力場和財路?我記得以前也有講過,因為我的能力場主要不在幣圈,每天能騰出時間寫作已殊為不易,幣乎是這個圈子的龍頭,自然要抓住機遇的,至於其他,如果騰不出時間,自然也就不想去弄。
新作者們想要去玩的話,南哥也是支持的,但是呢,還是如前面說述,切莫忘了本末,在幣乎還是龍頭的時候,建議還要把重點放在幣乎上,有閒暇時間轉發一些內容去其他平臺也是可以的。
至於其他平臺的代幣,南哥的瞭解是目前基本沒什麼流通,都是場外的交易。在行業格局未變的情境下,冒然買幣算不上合適的舉動,相比於買幣,個人以為寫作賺幣是更靠譜的玩法,退一萬步來說,即便那天這些平臺運營艱難,寫作者也不會損失太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