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閃電落實新能源汽車新政傳遞什麼信號?

重磅政策

國務院:新能源汽車補貼及免購置稅政策延長兩年

3月31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為促進汽車消費,會議確定:一是將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和免徵購置稅政策延長2年;二是中央財政採取以獎代補,支持京津冀等重點地區淘汰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柴油貨車;三是對二手車經銷企業銷售舊車,從5月1日到2023年底減按銷售額0.5%徵收增值稅。

點評:

中國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從2010年起,在政策刺激下,行業進入快車道。數據顯示,2009年到2015年中國累計生產新能源汽車49.7萬輛,在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中佔比超過30%。

可資比較的是,2015年美國新能源汽車銷售12.304萬臺,累計銷售40萬輛左右。無論是單年量還是累計量,2015年中國均排名全球第一,一躍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銷售市場。

2019年補貼大幅退坡及2020年停止補貼的政策之下,新能源汽車銷量出現明顯下滑。2019年全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為120.6萬輛,同比下降4%。2020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汽車行業造成了巨大壓力,2月份中國汽車銷量大幅下跌八成。

一週政策和產業動向| 浙江閃電落實新能源汽車新政傳遞什麼信號?

為應對疫情陰影下的經濟下滑和中美貿易摩擦,3月4日中央政治局給出了包含“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建設”的7項新基建經濟刺激政策。

3月30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新聞發佈會,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表示:汽車產業在國民經濟當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從疫情得到初步遏制以後,工信部重點關注汽車等國民經濟支柱類產業的復工復產問題。近期工信部還會協調相關部門,對新能源汽車以及相關政策作出調整,進一步推動汽車產業協調健康發展。

次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正式定調,將年底到期的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和免徵車輛購置稅政策延長2年,這對新能源汽車行業無疑是重大利好。

燃料電池汽車產銷量在前兩個月受到的影響相對較小,2019年在國補細則未按預期出臺的情況下,中國燃料電池汽車銷量較2018年仍增長79%。業內預期,2020年燃料電池汽車銷量有望繼續保持高速增長。

一週政策和產業動向| 浙江閃電落實新能源汽車新政傳遞什麼信號?

圖中國2015-2019年燃料電池汽車銷量一覽

國務院常務會議消息發佈之後的第二天,浙江省即發佈促進汽車消費的政策,要求2020年前城市公交車等新能源汽車佔比達到80%。這個力度不可謂不大。詳細如下:

浙江省:提升新能源車佔比,支持基礎設施加氫站建設

4月1日,浙江省發改委等7部門聯合印發了《浙江省促進汽車消費的若干意見(2020—2022年)》。意見指出,到2020年底前,城市建成區公交、環衛、郵政快遞、機場領域車輛使用新能源或清潔能源汽車比例達80%以上。到2022年底前,城市建成區公交車輛除應急保障車外全部使用新能源或清潔能源汽車。各地根據實際繼續對新能源公交車和燃料電池汽車給予購置補貼。

支持新能源汽車充電、加氫等基礎設施建設,科學合理佈局充電設施、加氫站等。將新建充電設施、加氫站等的用地需求納入國土空間規劃,推動具備條件的地區使用存量集體建設用地建設充電站、加氫站及綜合供能服務站,爭取儘快建成投用。加強充電設施、加氫站等選址的科學規劃,加快推動公交和環衛場站、物流樞紐的充電、加氫基礎設施建設。

點評:

浙江省是第一個落實國務院促進汽車消費的省份,並且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和清潔能源汽車。為什麼浙江省這麼積極?

3月29日至4月1日,國家最高領導人考察浙江。三天不到的行程,去了“兩山論”發祥地餘山,並且在杭州考察的第一站就去了西溪國家溼地公園。顯示出國家最高領導人在疫情過後,更加強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更加重視綠色生態保護。

而氫燃料電池行業作為綠色無汙染產業,自然會引起國家格外重視,自然會得到國家更多更重磅政策支持。

浙江這是搶得先機。更是一個重磅信號!

一週關鍵詞

全球最大的氫燃料電池發動機製造基地投產

3月31日,濰柴集團宣佈,公司在山東省濰坊市建設的年產20000臺氫燃料電池發動機工廠正式投產。

目前,濰柴集團擁有覆蓋燃料電池關鍵材料、單電池、電堆、發動機、動力總成及整車的全套研發試驗檯架,具備了完整的燃料電池系統及整車測評能力;建成了兩萬套級產能的燃料電池發動機及電堆生產線,這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氫燃料電池發動機製造基地。

點評:

濰柴集團20000臺氫燃料電池發動機工廠正式投產,成為全球最大的氫燃料電池發動機製造商。

截至2019年12月,全球燃料電池汽車總保有量是24132輛,年產20000臺燃料電池發動機工廠的投產,相信濰柴集團的目標不僅劍指國內市場,更有志於在國際燃料電池發動機市場佔據較大份額。

在備受鼓舞的同時,其中的隱憂也值得警惕。近些年來, 濰柴動力不斷加大對氫能和燃料電池領域的各項投入,先後認購了國內的弗爾賽(2016年)、英國的錫里斯(2018年)、加拿大的巴拉德(2018)等掌握燃料電池先進技術企業的股份,進一步在氫燃料膜電極、電堆和系統等領域掌握前沿核心技術。

中美貿易摩擦讓大家意識到“不管是黑貓還是白貓,能抓老鼠的就是好貓”的時代已經過去,卡脖子的關鍵核心技術要掌握在自己手裡,或至少掌握相應關鍵技術形成制衡,外延式發展在某些領域已經不適用。具體到燃料電池就是其中的核心材料以及輔助系統中關鍵零部件,這不僅是濰柴集團,也是整個行業亟待攻克的難題。

氫能部分

一、產業

1、河北省發展改革委印發通知,公佈了《河北省2020年氫能產業重點項目清單(第一批)》

3月31日,河北省發展改革委印發通知,公佈了《河北省2020年氫能產業重點項目清單(第一批)》。此次列入清單的重點項目共43個,涵蓋制氫、氫能裝備、加氫站、燃料電池、整車生產、應用示範、技術研究的氫能全產業鏈條,總投資約87億元。其中在張家口市佈局項目21個。

點評:

河北省43個重點項目中,氫端項目29個,涉及金額45.37億元;氫燃料電池和整車項目6個,涉及金額15.57億元;應用示範和技術研發共8個,涉及金額24.51億元。氫端、應用示範和技術研發無論是涉及的項目數量,還是涉及投資金額都是比較多的,這與當前產業發展現狀相吻合。

一週政策和產業動向| 浙江閃電落實新能源汽車新政傳遞什麼信號?

其中,21個項目在張家口,4個制氫項目,10個加氫站項目,3個氫燃料電池項目,1個整車項目,1個應用示範項目,2個技術開發項目。根據該清單,2020年將完成2個制氫項目,建成7座加氫站,建成1條氫燃料電池堆生產線、1條氫燃料電池客車總裝生產線以及配套檢測調試部分。同時,在張家口主城區進行174輛氫燃料電池大巴車的示範運營,積極推廣在出租車、環衛車,以及重卡等在物流方面氫燃料電池的應用,2020年底前累計推廣達到300輛。由此可見,張家口在積極備戰2022年冬奧會,希望中國的氫能應用在世界大放異彩。

二、公司

1、豐田汽車:設立綠色能源公司,進軍可再生能源

4月3日,全球汽車巨頭豐田宣佈進軍可再生能源發電行業——計劃與日本中部電力有限公司合資設立豐田綠色能源公司。新公司將在日本收購和運營風能和太陽能項目及其發電業務,以幫助豐田實現2050年的環保目標。

豐田汽車將擁有豐田綠色能源50%的股份,中部電力將擁有40%的股份,其餘10%的股份由豐田通商持有。豐田通商是豐田集團的一部分,其從事電廠運營和可再生能源業務已愈30年,並積極參與日本及其他地區的風能和太陽能開發,利用其專業化能力促進低碳社會轉型。

點評:
豐田在燃料電池汽車領域積累了20多年,在全球處於第一梯隊。此次計劃成立綠色能源公司,進軍可再生能源,期待氫能和可再生能源在豐田體系內碰撞的火花。

2、AP:5.3億美金收購5個PBFenergy制氫廠

3月30日,Air Products(NYSE:APD)宣佈已與PBF Energy Inc.(NYSE:PBF)簽署協議,其中包括以5.3億美元的價格購買五個氫蒸汽甲烷重整器(SMR)氫氣生產廠,並從中長期製取氫氣。這些處於運營狀態的工廠位於加利福尼亞州的託倫斯和馬丁內斯以及特拉華州的特拉華市,每天的總生產能力接近3億標準立方英尺(約849.5萬標方)。該交易計劃在空氣產品公司2020財年第三季度完成。

點評:

AP作為全球四大氣體供應商(德國林德集團、法國液空集團、美國普萊克斯以及美國空氣化學產品)之一,本次收購完成後將進一步增強其在氫氣方面的供應能力。

3、新加坡液化天然氣公司加入氫燃料研究計劃

3月30日,液化天然氣終端運營商新加坡液化天然氣公司(Singapore LNG)和其他六家公司簽署了一份諒解備忘錄,旨在開發利用氫氣作為新加坡低碳能源的方法。

這四家新加坡公司和兩家日本公司分別是新加坡港務公司、裕廊港公司、城市燃氣公司、勝科工業公司、千代田公司及其主要股東三菱公司。

根據一份聯合聲明,這份備忘錄涉及使用千代田的SPERA氫技術研究和開發與氫進口、運輸和儲存有關的技術。

點評:

新加坡在氫能方面的動作不多,這項諒解備忘錄是新加坡向另一種可持續能源(氫能)選擇邁出的重要第一步。對於後來者,協同式發展似乎成為了一種趨勢。

燃料電池汽車部分

一、產業

1、北京機場將迎來氫燃料電池汽車

近日,北汽福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北汽福田”)、中國石化銷售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石油分公司(下稱“中石化北京石油分公司)、北京民航機場巴士有限公司(下稱機場巴士)、北京億華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億華通)達成氫燃料電池汽車運營合作意向,將在氫燃料電池汽車研發、生產、運營及加氫站建設方面深度合作。

本次四方合作,把氫燃料電池汽車導入北京機場綠色運輸體系,開創國內氫燃料電池汽車應用場景先河。尤其是大興國際機場,作為京津冀協同發展中交通先行、民航率先突破的標誌性工程,是服務國家戰略的新標杆與展示國家形象的新國門。

點評:

作為國家戰略新興產業發展高地,同時也是產業發展的重要風向標,北京市對氫能產業的支持力度穩步提升,各級主管部門協力推動產業前行。此次合作得到市科委、經信局等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和高度評價,相關氫能基礎設施配套建設也步入快車道,中石化、中石油等相關能源企業基本完成佈局,即將啟動建設。

2、4款公告車型上榜工信部推薦目錄

4月1日,工信部發布了第330批《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以及2020年第4批《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在《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中,共包括57戶企業134個車型,其中純電動產品共51戶企業114個型號、插電式混合動力產品共9戶企業16個型號、燃料電池產品共4戶企業4個型號,具體產品如下表所示。

一週政策和產業動向| 浙江閃電落實新能源汽車新政傳遞什麼信號?

二、公司

1、愛爾鈴克鈴爾:2019年營收17.27億歐元,燃料電池技術潛力巨大

4月3日,愛爾鈴克鈴爾官微消息,愛爾鈴克鈴爾集團2019年實現銷售收入增長1.6%,達到17.27億歐元(2018年:16.99億歐元)。

愛爾鈴克鈴爾表示,暫且不論當下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發展,由於經濟總體放緩,預計2020年也是充滿挑戰的一年。不論當前新型冠狀病毒危機如何發展,集團都將繼續在新型驅動技術領域內推進其開發工作,致力於產品和理念不斷創新,積極塑造轉型過程。

鑑於愛爾鈴克鈴爾的前期研發工作取得了巨大成效,以及在鋰電池和燃料電池技術、以及電驅動領域已經收穫的訂單來看,集團未來利用新型驅動技術實現轉型的潛力巨大。

點評:

2019年,愛爾鈴克鈴爾在蘇州工廠內建成了燃料電池測試實驗室,邁出了進入中國燃料電池市場的第一步。第二步是生產,計劃於2020年底建成的燃料電池二期項目中,將建設燃料電池全自動組裝生產線,每條生產線年產電池堆萬臺以上。

在海外疫情的影響下,供應鏈的本土化可能是愛爾鈴克鈴爾當前要考慮的問題,對於國內企業來說,無疑是個很好的機會。

2、武漢泰歌:雲南泰歌落戶昆明,並獲得首批訂單

3月31日,來自武漢泰歌氫能汽車有限公司(下稱“武漢泰歌”)官微消息,雲南泰歌氫能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雲南泰歌”)正式落戶雲南昆明。

4月1日,雲南泰歌與當地用戶首批氫燃料電池發動機系統訂單正式簽訂,交付物包括氫燃料電池發動機及調試、檢測、整車匹配服務。

雲南泰歌是由武漢泰歌相對控股,並聯合雲南譽通投資、德國林德公司(Linde Group)、花軲轆文旅等共同成立的一家以氫能技術研發、生產等為主的科技型公司,旨在建成“立足昆明、覆蓋雲南、輻射貴桂、面向南亞東南亞市場”的區域性的氫能動力系統研發中心、製造中心及市場銷售與服務中心,打造雲南泰歌西南總部基地。

點評:

截至目前,雲南省並未正式出臺氫能和燃料電池汽車相關政策,但根據省能源局統籌部署,“雲南省氫能源產業發展規劃(2020-2030)編制項目”已於2019年6月正式啟動。

雲南泰歌的落地以及訂單的簽訂,或預示著雲南省氫能規劃也將很快推出。

3、洺源科技:與浙江武義政府簽訂投資合作協議

4月1日,洺源科技(大連)有限公司(下稱“洺源科技”)與浙江武義縣人民政府正式簽署項目投資合作協議,標誌著不久的將來一個氫能燃料電池製造項目即將落地武義經濟開發區。

洺源科技成立於2016年,自成立以來,公司建立了一套動力系統總成的開發體系,完成了部分產品開發及工藝準備,部分動力系統產品具備量產條件。目前燃料電池發動機有3款產品,擁有針對重卡、公交車和中型卡車的燃料電池動力系統解決方案。

4、氫藍時代與通用氫能、南科燃料簽署三方合作協議

3月31日,在深圳市發展改革委、南山區發展改革局、深圳市氫能與燃料電池協會相關領導的見證下,氫藍時代與加拿大工程院王海江院士所創立的深圳市南科燃料電池有限公司、深圳市通用氫能科技有限公司簽署三方戰略合作協議。

根據協議內容,三方將共同承擔起推動深圳市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本地化協同發展的重大使命,各方依託自身優勢,合力推進產業應用、關鍵技術研發、科技項目申報等工作,可充分建立除氫氣制儲運以外的全產業鏈合作體系。

5、博世訂購PowerCell S3燃料電池堆訂單約105萬歐元

3月30日,PowerCell宣佈收到德國汽車零部件巨頭博世的訂單,訂購PowerCell S3燃料電池電堆,訂單金額約105萬歐元。該訂單將對公司2020年一季度的財務產生積極影響。

6、三菱Fuso:2020年將量產氫燃料商用車eCanter F-Cell

三菱Fuso近日宣佈將在2020年稍晚開始量產氫燃料電池商車,作為加速降低CO2排放量的具體積極行動,未來更要讓品牌麾下的貨車和巴士都擁有純電車型,其中包含電池電動車與氫燃料電池電動車,朝2039年於日本達到碳中和運輸的目標前進。

7、寶馬:公佈燃料電池汽車動力細節

日前,寶馬公佈了其氫燃料汽車i Hydrogen NEXT概念車的部分動力參數。該車搭載了與豐田合作開發的氫燃料電池動力系統,配備了兩個70MPa的儲氫罐,可容納6kg的氫,而充滿氫的時間也只需要3-4分鐘左右。寶馬氫燃料汽車的氫燃料電池最大功率為125kW,另外配備了一個輔助電池系統,驅動系統綜合最大功率可達275kW。

該車將在2022年推出測試樣車,並計劃在2025年推向市場,至此,奔馳、寶馬、奧迪的燃料電池汽車方案全部完成亮相。

點評:

去年ABB都表示不太看好氫燃料電池汽車,如今燃料電池汽車方案悉數亮相,變得可真快!

上市公司

1、亞普股份(603013.SH):2019年營業收入91.38億,70MPa IV型儲氫瓶取得階段性進展

4月2日,亞普股份發佈2019年度財報,2019年度營業收入91.38億,同比增長16.42%,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3.85億,同比增長15.15%。

在燃料電池領域,公司除了攻克70MPa IV型儲氫瓶技術難點,還啟動氫燃料供給系統研發工作,並通過與高校開展產學研合作,提升研發質量和進度。

2、美錦能源(000723.SZ):正在研究商議分拆上市的飛馳汽車

4月1日,美錦能源在回答投資者提問時表示,在投資者關係互動平臺回答投資者提問時表示,公司正在研究商議分拆控股子公司佛山市飛馳汽車製造有限公司上市的相關事項,如有明確的分拆上市預案或計劃,公司將及時履行審議程序並進行披露。

點評:

這是一個重大事件。美錦能源如果能將旗下氫能業務全部整合到飛馳汽車,則是一個活脫脫的中國版的尼古拉。

3、海馬汽車(000572.SZ):2019年扭虧為盈,押注燃料電池

3月31日,海馬汽車發佈2019年度財報,2019年度營業收入46.9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盈利0.85億元,成功扭虧為盈。

海馬汽車在公告中表示,面對嚴峻的市場形勢和困難的經營態勢,公司2019年推進汽車經營業務轉型,2019年公司在產品開發、動力總成、技術平臺、新能源汽車、出口業務方面都取得了進展。加快拓展燃料電池汽車業務也成為海馬汽車的一個重要選項。

點評:

2020年1月15日,海馬集團董事長景柱自駕一臺海馬氫燃料電池MPV參加兩會,一時引起行業廣泛關注。該車是以海馬全新“7X”平臺為基礎開發出氫燃料電池整車第二代樣車,是國內首臺上路行駛的70MPa氫燃料電池MPV。

海南作為旅遊大省,發展清潔能源符合自身的長期發展目標。海馬汽車發力燃料電池汽車時間節點,與海南省整體的清潔能源汽車發展規劃不謀而合。海馬汽車在缺乏氫燃料電池技術儲備的情況下,能否搭上海南發展清潔能源汽車的東風,還有待觀察。

4、宇通客車(600066.SH):2019年燃料電池汽車銷售232輛,收入6.92億元

3月31日,宇通客車發佈2019 年年度報告,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04.79億元,同比下降3.99%,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9.40億元,同比下降15.70%。2019年,公司新能源汽車銷量22090輛,其中燃料電池汽車為232輛,收入6.92億元,補貼佔比13.41%。

點評:

宇通客車2018年燃料電池汽車銷量為55輛,2019年為232輛,同比增速為321.82%,遠高於行業同比增速。2019年燃料電池汽車銷售收入佔總營業收入的比例為2.27%,未來這一數據有望繼續攀升。

5、隆盛科技(300680.SZ):2019年營業收入4.07億元,同比增長79.44%

3月31日,隆盛科技發佈2019 年年度報告,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07億元,同比增長79.44%,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3003.91萬元,同比增長684.89%。

在燃料電池部分,公司針對捷氫科技、博世定向開發的氫氣切斷閥、氫氣噴射閥、EAC空氣壓縮泵定子及空氣軸承部件等,均進入到小批量A階段樣件交付階段,並將在2020年進行進一步的設計優化。

6、中國中車(601766.SH):2019年營業收入2290.11億元,同比增長4.53%

3月31日,中國中車發佈2019 年年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290.11億元,同比增長4.53%;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17.95億元,同比增長4.33%。

2019年,公司旗下中車株洲與重慶一家公司簽訂了超3000萬元的批量供貨合同,供貨產品為燃料電池空壓機用高速永磁電機;佛山中車四方研製的國內首條氫能源有軌電車在廣東佛山高明上線載客開跑;中車時代有2款燃料電池客車進入第327批《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其中一款車型的燃料電池由蘇州中車提供。

7、鵬翎股份(300375.SZ):2019年營業收入16.01億元,同比增長9.79%

3月31日,鵬翎股份發佈2019年年度報告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6.01億元,同比增長9.79%,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36億元,同比增長14.97%。

鵬翎股份主營業務為汽車流體管路和汽車密封部件的設計、研發、生產和銷售。2019年,公司與國內某氫能源汽車廠家的合作取得了一定的進展,該氫能源車型的整車密封條項目定點給公司密封件事業部。

8、江蘇神通(002438.SZ):2019年營業收入13.49億元,投資南通神通新能源佈局氫能

3月31日,江蘇神通發佈2019年年度報告,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3.49億元,同比增長23.98%,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72億元,同比增長66.47%。

江蘇神通主要從事新型特種閥門研究、開發、生產與銷售。2019年,公司向南通神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注資500萬元。通過該項投資,公司規劃佈局氫能源行業,主要面向氫燃料電池、儲氫系統及加氫站等氫能源產業領域所需的特種高壓閥門產品開展研發、設計和生產。

9、久立特材(002318.SZ):2019年營業收入44.37億元,2020年在光熱、氫能等產業尋求新的突破

3月31日,久立特材發佈2019年年度報告,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4.37億元,同比增長9.20%,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5.01億元,同比增長64.68%。

久立特材主營工業用不鏽鋼管及特種合金的管材、管件的研發、生產、銷售業務。2019年公司通過大力開發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的產品,取得了業績增長。2020年,公司將深入挖掘新市場、新客戶,在光熱、氫能等產業尋求新的突破,探索新的業務增長點。

10、中國旭陽集團(01907.HK):與河北定州市政府訂立氫能項目框架協議

3月31日,香港上市公司中國旭陽集團發佈公告,該公司全資附屬公司河北旭陽能源有限公司近日與中國河北省定州市人民政府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就氫氣生產儲運和加氫站建設運營項目(氫能項目)達成合作意向。

根據框架協議的約定,定州市政府負責制定氫能源利用產業規劃,落實河北省支持京津冀經濟圈氫能源規劃,依法制定支持氫能源產業發展的優惠政策;河北旭陽將充分利用現有煤化工產能基礎,配套制氫、儲氫、運氫、加氫站等項目建設和運營;雙方以定州為基地,開發京津冀、全國及國際氫能源市場,打造定州和旭陽氫能源品牌。

點評:

中國旭陽集團是規模頗大的獨立焦炭生產商及供應商,又一煤化工企業投身氫能。近年來已經有不少煤化工企業在氫能領域深入佈局,比如美錦能源、國家能源集團、兗礦集團、陽煤集團、潞安集團、晉煤集團等,它們已成為推動中國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發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11、上海電力(600021.SH):2019年營業收入236.90億元,前瞻性佈局氫能

3月30日,上海電力發佈2019年年度報告,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36.90億元,同比上年增加4%。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9.63億元,同比上年下降65.03%。

報告期內,公司全力推進氫能發展。一方面,組建氫能工作團隊,開展上海及長三角地區氫能產業發展現狀調研,完成長三角區域一體化氫能運用研究專題報告;另一方面,積極參與上海市氫能基礎設施規劃與佈局研究,承擔上海市加氫站整體建設規劃研究任務,推進與在滬優秀氫能企業合作發展氫能產業的前期工作。

12、雄韜股份(002733.SZ):2020年一季度盈利超2650萬元,燃料電池訂單產生收益

3月30日,雄韜股份發佈2020年一季度業績預告。報告期內,公司盈利2650-3000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1.15%-25.83%,盈利的原因之一是氫燃料電池獲得銷售收入。

雄韜股份表示,以往年份氫燃料電池產生的銷售收入主要是當年的第四季度,但今年一季度,公司獲得了較多的訂單,原因在於其克服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將武漢工廠的原材料、零部件運至山西工廠、廣州工廠等,從而順利完成了燃料電池訂單的順利生產、檢測、交付,產生較好的銷售收入和利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