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原生家庭的影响:父母在孩子面前秀恩爱究竟好不好?

我习惯早上起床以后给妈妈打电话,然后问她今天吃什么早餐。

她一般都会边将早餐从厨房拿出去,一边叫爸爸起床。

妈妈对爸爸的昵称,是笨蛋。

论原生家庭的影响:父母在孩子面前秀恩爱究竟好不好?

从我记事起,我爸我妈就没少在我面前秀恩爱。小时候的我,只要看见我爸妈牵手在面前晃悠,一定第一时间冲上前去把他俩分开,然后我一边挽一个。

稍大一点的时候,他俩可能也觉得我对爱情有朦胧意识了,于是会在我面前很亲昵地说“爸爸今天有没有想我啊?”

我爸还会稍微回避一下,但每每听到我妈这样问他总是笑得很开心,然后转过身再给我妈一个飞吻。他以为我没看见,但他忘了他斜对面就是镜子。

论原生家庭的影响:父母在孩子面前秀恩爱究竟好不好?

成年以后,我有了男朋友。都说女生在选择另一半的时候,会潜意识参照自己的父亲去做选择。

我爸是一个特别有生活情调的人,八九十年代的时候,他特别喜欢听许冠杰、Beyond的歌,于是他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两个大音响还有麦克风,装在家的客厅里。然后攒钱去买了一堆的光盘。早些还有磁带和卡碟机,家里到处都是“古董”。

我第一次去我男朋友家的时候,房间里一大一小的音响马上吸引了我的注意力。对于一个月就只有2000块钱生活费的大学生来说,一千多块钱的音响就是顶级消费了,但他乐在其中。

这是我爸和我男朋友之间的一个共同点。

我爸很喜欢自己动手去鼓捣家里的玩意儿,比如我的笔筒,晾衣杆,衣架,还有他抽烟的烟灰盒,各种都是他自己手动去焊的。对,用不锈钢去焊的,质量和手工都堪称上乘。

我男朋友倒没到我爸那种动手能力,但是无论是家里准备添置鞋架,还是健身器材,亦或是桌子凳子之类的软装时,他都会选择买自己安装的品类,而不是别人装好的。然后买回家来再自己动手,这个已经是他的一个爱好了。

有一点不得不说的是,我在去他家之前,虽然知道他喜欢动手或者听音乐,但并没有一下子联想到我爸。反倒是去到他家以后,看到实物的一瞬间就想到了,“诶我爸也是这样的一个人耶”。

而我俩现在的相处方式,很大程度上都有我爸妈的影子。一开始的相敬如宾和拘谨,倒是和他爸妈有几分相似。但人都有一个共性,在感受过更好更舒服的方式时,自己整个人就会倾倒那种方式,而很多十几年的习惯也会慢慢地被潜移默化地改变。

虽然在争吵的时候,他还是会下意识选择冷处理的方式,不说话,沉默不发表想法。但如我般上蹿下跳去“闹”的热处理也在慢慢被他接受,甚至有时候他会主动找我谈。

论原生家庭的影响:父母在孩子面前秀恩爱究竟好不好?

原生家庭对于孩子的影响到底有多大?不仅仅是影响了孩子的性格形成,对于孩子在人际交往,工作学习,恋爱结婚,生子教育等问题上,都一定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这是必然导致的结果。

有些可能是在基因层面就决定了的,比如最初最原始的性格;但有些是后天与父母“打交道”的过程中慢慢影响的,比如与人交流的态度,相处的模式等等。孩子会从父母与他们的朋友相处中得到“第一手资料”,然后不知不觉地融入自己与朋友相处的模式当中。

这也是为什么人们会说,选择另一半的时候,一定要看他的原生家庭,注意他父母亲日常相处的模式。因为很大程度上,那就是你和你另一半婚后相处的常态。

论原生家庭的影响:父母在孩子面前秀恩爱究竟好不好?

父母的人格于孩子而言,是一种榜样的存在。而父母之间的相处方式,营造出的家庭氛围则是一种环境。环境可以改变人,这个是毋庸置疑的。更何况是来自于自己最初的一代榜样,带来的一种长期熏陶的环境,直接决定了孩子的人格和性格。

论原生家庭的影响:父母在孩子面前秀恩爱究竟好不好?

曾经我和一位朋友在闲聊的时候说道,应该给全国的准父母夫妻开设专门的课程。生小孩之前一定要接受这门课程的教育,如何做胎教,胎教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如何与小孩相处,孩子犯错应该如何教育,孩子哭闹应该如何安抚,青春期叛逆期父母的理想相处方式是怎么样的,等等一系列问题。

我们不仅应该提倡优生优育,更应该普及家庭教育的问题。

也感谢我的父母,因为他们不“吝啬”在我面前秀恩爱,于是我并不会认为谈恋爱是一件需要遮遮掩掩的事情,而这确实是正确的观念。

论原生家庭的影响:父母在孩子面前秀恩爱究竟好不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