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以複製的傳奇:旗下營中學的輝煌往事


難以複製的傳奇:旗下營中學的輝煌往事

當年的旗下營中學有多牛?是當年烏蘭察布盟中學生夢中都想去的地方。烏蘭察布盟兩所重點中學,有的人說是集寧一中厲害,有的人說是旗下營中學更強。

這所鄉鎮中學,位列自治區34所重點中學之一,高考成績基本排在這些重點中學10餘名左右。

1986年10月,學校行政級別提至縣處級。學校人事、財務直屬盟教育處領導。校長和卓資縣縣委書記、縣長平級。

難以複製的傳奇:旗下營中學的輝煌往事

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實踐》雜誌社的報道

位於卓資縣的旗下營中學,地處農村小鎮,而能由一所戴帽小學(帶帽學校,是指在原來學校建制不變的情況下,增設高一級教學班級的學校,增設初中班的小學就叫“戴帽小學”,這種情況絕大多數發生在改革開放前,導致這種情況的發生主要原因是當時適齡入學孩子多,教育資源不足),發展成完全中學,併成為全區重點中學,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因為有一個好校長。

旗下營中學始建於1960年,是自治區首批重點中學之一,原來由烏蘭察布盟教委直管,恢復高考以來,截止2017年,有7000多名畢業生考入大學及專科(中專)院校。

一、勤工儉學,以廠養校

旗下營中學是1960年建立的,起初附設於旗下營鎮小學,當時正處於“三年自然災害”時期,國家經濟十分困難,因此對於建立中學,國家沒有下撥一分錢,只是給了100套桌凳,派來了吳殿明、梁兆英、馬子俊3名老師。一無校舍,二無資金,辦學條件極差。首任校長李玉寶走馬上任後,決定當年招生,邊招生邊建校。1960年1月30日,旗下營中學招來了兩個班學生,當時學校沒有教室,學校借用糧庫的舊房為學生上課。

難以複製的傳奇:旗下營中學的輝煌往事

正在參加勤工儉學勞動的李玉寶校長

因沒有宿舍、食堂,家遠的學生在學校旁邊租了幾間破民房,冬天取暖沒有保障,有的學生被凍得退了學。李玉寶心裡很不是滋味,他得知呼鋼白雲石礦遷走留下幾十間空房,就多次上門要求借用,呼鋼領導被他矢志辦學的精神所感動,就把40多間房子免費讓給學校使用。

1962年10月,旗下營中學搬進了鬥金山下白雲石礦廠。有了宿舍,有了禮堂,還多了一個籃球場,這才有了一箇中學的樣子。

1964年,旗下營中學選定了新校址,自治區教育廳卻只下撥了2.3萬元(《卓資政協文史資料》第1輯記載為1.7萬元)建校經費,這點可憐的資金學校只建了6間磚木結構的教室。由於資金嚴重短缺,建校工作被迫停工下馬。得知上級部門不再撥款的消息後,學校召開全體教職員工大會,決定自力更生,自己動手建設校園。1966年5月1日開始,校長李玉寶便帶領全體師生開始建設學校。他們不計報酬,不叫苦叫累,僅用了半個月時間就脫了17萬塊土坯,隨後僱傭了3名泥瓦匠,4名木工師傅作指導,全校師生一起搬石頭,壘根基,砌牆,蓋屋頂,又用了40多天的時間,蓋起了34間校舍,總面積為775平方米。至此開始有了自己的校舍,當時的規模為4個教學班,21名教職工,校長李玉寶,教導主任楊德郡,總務主任呂鐸。全體師生員工齊心協力,兢兢業業幹事業。

難以複製的傳奇:旗下營中學的輝煌往事

勤工儉學蓋起的校舍

1965年,內蒙古師範學院(內蒙古師範大學前身)化學專業畢業的王殿來到了旗下營中學。年輕的王殿在條件極其簡陋的山溝中草創的學校,沒有抱怨,沒有消沉,他帶領學生,利用課餘時間和節假日走村串戶,到處收集廢電池、廢牙膏皮、破暖水瓶膽等。小鎮人們丟棄的生活垃圾在他眼裡都是寶貝,他一時間成了小鎮上有名的“撿垃圾的老師”。他把撿回來的“寶貝”,用土辦法提煉,他一邊提煉垃圾中的金屬等有用材料,一邊給學生們講解要提煉物品的化學性質和化學反應原理。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一段時間的辛苦,終於提煉出8.5斤鉛、鋁、錫等金屬。同時他還把廢舊物品進行化學處理,搞出了硝酸銀、亞硝酸鈉等14種化學實驗藥品。這些金屬和化學原料填補了當時旗下營中學化學實驗課的空白,使學生們大開眼界,激發了他們對化學這門課程的學習興趣。

在“十年浩劫”中,同樣給旗下營中學帶來厄運,1967年初,學校被迫停課鬧“革命”,領導被罷官,教學有方的教師被批鬥,相當一部分師生響應“號召”外出串聯,使剛剛涉事不久的旗中處於風雨飄搖之中。但事業終究需要實幹,留守學校的同志們繼續堅持著學校的基本建設,師生自己動手,蓋起了一棟家屬房,修建了部分圍牆,在李玉寶,楊德郡、呂鐸等同志精心維護下,雖然“打、砸、搶”的妖風也一度刮進了學校,但學校財產基本沒受多大損失。

1969年冬,復課後的第一屆新生跨入校門,冷落了三年的校園又有了生氣。在欣喜之餘,大家也面臨著一大堆難題,主要是辦學沒有經費,教師工資偏低,家庭生活困難。旗下營中學此時開始向地區中學的規模發展,為了儘快改善辦學條件,借鑑外地的經驗,開始邁出了勤工儉學的第一步,學校抽調王殿等老師籌建校辦工廠。

面對一無設備、二無資金、三無經驗、四無人才的情況,王殿老師走訪了旗下營周邊所有的村莊,他發現村裡幾乎家家戶戶都養兔子,但是兔子皮沒人收購。他靈機一動,想到能不能在兔子皮上做些文章。他抽時間翻閱了有關資料,發現是可行的。他於是從旗下營鎮土產公司賒購了13口大缸,開始做實驗,經過一次次失敗,10多天後試驗終於成功。乾癟的兔子皮經過他的加工後柔軟如棉,兔毛色澤鮮亮,品種繁多。他就地取材,土法上馬,沒有蒸汽鍋爐,就用火炕代替;沒有水鏟機,就用竹板代替。他帶領同事和學生們走遍旗下營周圍所有的村莊,收集“鹼土”,配製芒硝;同時在呼和浩特周邊工廠收集廢棄的酸液,他用自己的聰慧和知識,將之配製成可用作染制的酸劑。經過32天夜以繼日的奮戰,終於建成了日產300張兔皮的小型工廠。投產後,他又進行了技術革新改造,用破舊鍋爐改造成土轉機,代替人工鏟皮;鑄鐵爐子加上蓋子,上面修築混凝土池子,代替原始染缸。如此這般折騰,人工用得少了,又提高了生產效率。產品出來以後,嚴寒的冬天,王殿趕著毛驢車,拉著各式各樣的兔皮帽子,走村串鄉叫賣。

美國成功導師安東尼▪羅賓說,“每一次發奮努力的背後,必有加倍的賞賜”。隨著兔皮染色製作的成功,各種兔皮產品應運而生,經濟效益也逐漸好了起來。小型作坊已經滿足不了王殿的創業視野了。當時北方農村農業生產主要依靠人和牲畜,農村出身的他深知農村勞作的辛苦,經過反覆思考,他把兔皮製作工作交給了助手,他把主要精力放在籌建農機廠上。沒有廠房他親自帶人修建,沒有設備他親自帶人制造,沒有原料他親自採購。從模具圖紙設計到技術攻關,再到設備安裝改造,他帶領一幫人克服了一個又一個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經過艱苦奮鬥,1970年,一座集翻砂鑄造、烘爐鍛打、機械加工、組合裝配的4個車間建成並投產,後來發展到8個車間。與此同時,他精挑細選,從社會上,從學生中選出了一批技術骨幹,分別嚴把車、鉗、鉚、焊、鍛、鑄六道工序的質量關口。由於他一絲不苟抓質量,農機廠很快火了起來,各村鎮的訂單排著隊湧入農機廠。校辦工廠組裝了一部舊汽車賣了1.05萬元。由於質量過硬,產品經久耐用,旗下營中學農機廠聲名遠揚。1975年秋,集寧拖拉機廠的領導找上門來,把生產拖拉機離合器總承的任務交給了旗下營中學校辦工廠生產。年產值達到80萬元。

難以複製的傳奇:旗下營中學的輝煌往事

當年校辦工廠鑄造車間翻砂作業場景

校辦工廠還為學校製作了高低槓等30多付體育器械,為開展體育事業活動了條件,同時,還製作了近百種簡易教具,直接服務於教學。

校辦工廠賺錢後,學校用這些錢買回了汽車、拖拉機、電視機、電影放映機;買回了圖書、教學實驗儀器、體育器械、音樂器材;免收學生的學雜費,為教師建起了家屬房,還建起了四層教學大樓。

建校辦工廠的同時,廣大師生搬石,運土,造出了18畝菜園為師生提供新鮮蔬菜。

1972年,全區勤工儉學現場會在旗下營中學召開,1982年旗下營中學被教育部、財政部、國家計委、經委命名為“開展勤工儉學先進單位”。

農機廠局面打開了,但是王殿不滿足於現狀,他又帶領他的團隊研究開辦血粉骨粉廠。血粉骨粉的銷售渠道是通過自治區外貿出口到日本的,因為產品質量好,很受日方的歡迎。1975年冬,骨粉廠和日方簽訂了100噸血粉的生產訂單。為了保質保量完成任務,王殿他們春節都沒有休息,加班加點,僅用了兩個月的時間,就把產品交付日方。由於交貨及時,產品質量上乘,1976年,通過自治區外貿,肉骨粉廠又和日方簽訂了每年350~400噸的肉骨粉的長期訂貨合同。自治區外貿對肉骨粉廠敢打硬仗,頑強拼搏的精神給予了高度評價,為此,獎勵了旗下營中學校辦工廠一輛日本扶桑大貨車。娘啊我的乖乖,那時候的日本扶桑大貨車,跑在路上比現在的雷克薩斯570越野車都稀奇和拉風。

旗下營中學後來的輝煌,正是由於校辦工廠的不斷資金注入,為改善教育及辦學條件和教職員工生活,提供了堅強後盾。用電視連續劇《亮劍》中李雲龍的話說,“手裡的傢伙式全了,咱腰桿子就硬,沒有這個家底,我敢跟坂田聯隊硬碰硬的去幹,做夢吧。”

難以複製的傳奇:旗下營中學的輝煌往事

校辦工廠一角,應該是機械加工車間

在王殿老師的帶領下,旗下營中學校辦工廠辦得風生水起,紅紅火火,十幾年累計創造利潤700多萬元。當年的700多萬元是個什麼概念呢?上世紀80年代初,當時結婚要的“三大件”每一件100多元;當時最好的國產載重貨車東風EQ140大約每輛3.5萬元左右。學校把校辦工廠賺來的錢全部用於學校的發展和建設上,比如翻修、建設校舍,購買教學設備、圖書等等。學生們可以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學習了,先進的教學設備,高檔規範的實驗室、實驗器材,琳琅滿目的圖書室、閱覽室,無疑都會大大助力教育出成果。學校還用校辦工廠賺來的錢蓋起15棟150多間教職工家屬房,徹底結束了教師在校外租住房子的歷史。由於教師待遇的提高,全區有名的教師紛紛來旗下營中學應聘,凡聘來的優秀教師家屬全部安排在校辦工廠上班,教師的後顧之憂解決了,教師們就能夠把全部精力集中到教學上,學校教學質量得到了突飛猛進般的提高。

1974年,全區勤工儉學現場會在旗下營中學舉行,與會者參觀了旗下營中學校辦工廠後,無一不表示驚訝和讚歎。

1979年11月11日的《光明日報》以《關心教師生活就是關心教育》為題報道了旗下營中學,這一年大批優秀的教師調入旗下營中學。旗下營中學進入了一個嶄新的發展時期。

難以複製的傳奇:旗下營中學的輝煌往事

《光明日報》報道

由於旗下營中學取得了驚人的教學成績,從1980年起,上級決定旗下營中學可在全烏蘭察布盟招生。隨著在校學生的迅速增長,校舍、操場嚴重不足,學校與旗下營鎮政府商定用校辦工廠賺來的錢徵用緊靠學校西邊牆的荒地52畝,擴建體育場,使校園的原有面積向西擴展了1.5倍。1981年9月,興建體育場大會戰拉開了帷幕,全校師生2000多人投入到火熱的興建體育場勞動中。徵用的荒地凹凸不平,最大高差1.7米,大多為沙石。將之平整,必須鏟高墊低,工程量大,施工難度高。李玉寶校長和王殿老師親自上陣,身先士卒,和全體師生一起在奮戰在施工現場,師生們在校領導的帶領下,用鎬頭刨,用撬棍撬,用鐵鍬挖,人抬肩挑,僅用10天時間,運土石1萬多立方米,搬運大石頭1400多立方米,平整出了200米x150米的大型操場。

難以複製的傳奇:旗下營中學的輝煌往事

師生自力更生修建操場

1982年和1988年,旗下營中學兩次受到國家教委、國家計委、財政部、經貿部的聯合表彰,被評為全國“勤工儉學先進單位”。勤工儉學的發展,極大地改善了辦學條件。1985年以來,先後續建家屬房60間,校舍24間;興建學生宿舍樓1座,教學實驗樓1座,禮堂兼餐廳1座,總建築面積6137平方米;新增綠化地2400平方米,校園面積擴展為原來的4倍。

為了讓廣大農村貧困地區的學生不因經濟負擔重而失學,學校試行了獎、助學金及特困生學雜費減免制度。這在當地普通中學是獨一無二的。

難以複製的傳奇:旗下營中學的輝煌往事

旗下營中學首座教學樓施工中

為了儘快達到重點中學的基本要求,為國家輸送更多的優秀人才,旗下營中學在國家下撥經費不足的情況下,充分利用勤工儉學的優勢,自籌資金,集中裝備了圖書室和實驗室。1980年至1984年,陸續購進圖書16800冊,使圖書室藏書達24900冊,從而進一步豐富了師生課外閱讀及教學資料查閱的內容。先後開設了物理、化學、生物、電教等實驗室,教學儀器、實驗藥品基本能夠滿足教學的要求,保證了理科各種實驗的正常進行。一座四層教學實驗大樓拔地而起,合計建築面積達3400平方米,校容校貌為之一新。到1984年底,先後有55戶教職工喜遷新居,附設小學,幼兒班的創辦,解除了職工們後顧之憂。各方面工作的密切協調配臺,有力地促進了教學。

王殿老師後來調離旗下營中學,到內蒙古教育學院,仍然一絲不苟認真工作,從內蒙古教育學院教務處處長到內蒙古教育學院副院長,他一直嚴於律己、兢兢業業、任勞任怨。他曾擔任內蒙化學學會常務理事,內蒙古化學研究會常務理事。在國家和內蒙級刊物上先後發表教育和教學論文十餘篇。

二、師資力量

一個學校的好壞,主要在於老師。

當年,內蒙古許多地方,特別是農村牧區的學校,包括現在,師資力量簡直慘不忍睹。例如,文革末改革開放初期,小編讀小學的時候,許多村裡的小學老師是山西老漢,為什麼用山西老漢呢,因為“口裡人識字”,我們內蒙古當地人都是瞎漢文盲。於是有這樣一個笑話,山西老漢用帶有口音的山西話教學生們學拼音識字。

老師:下面我們拼讀天安門的“天”,t~ian千……

學生:t~ian千……

老師一看學生們跟著他錯誤的拼讀,於是說,我念qian你們bao(“不要”的連讀)念qian啊……

山西老漢教出來的不行啊。有好多地方的中學,直到高考擴招前,考上大學的,基本每年都是被人們笑稱的“0禿子”。

旗下營中學從建校早期就聚集了一批人品好、學問深的名師。這些人中,有畢業於河北師範大學中文系的高宗傑老師,畢業於廈門大學數學系的陳福音老師,畢業於開封師範學院數學系的王天運、吳友權老師。隨後,畢業於內蒙古師範學院的賈鴻翊、王殿、王綏生、李子通、田秀川老師,畢業於中國政法大學的侯振華老師,畢業於天津師範大學化學系的劉家騰老師,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的吳玉雁老師,畢業於內蒙古大學的吉福棟、王維耀、傅永勝、何祖侃老師,畢業於通遼師範學院中文系的吳雪松老師,畢業於內蒙古師範學院的趙雪源、劉天明、張曉東、王群老師,相繼來到旗下營中學任教,為旗下營中學的發展夯實了基礎。

首任校長李玉寶,上世紀50年代就被媒體稱為:“教育陣線上的一面紅旗,一塵不染的共產黨員。”他有著較強的領導才能,團結著強有力的領導集體,同時又是個實幹家。

建校早期,旗下營中學共有24位教師,其中21位是本科畢業生,這類師資氣力在全區都是一流的。這些老師,為旗下營中學開了一個好頭。上述這些老師,大部分都是李玉寶校長和楊德郡教導主任從烏盟教育局要來的。1965年上級領導問李玉寶,有一名被打成“右派”的老師下放到烏盟,你們學校要不要,李玉寶得知這位侯振華老師是中國政法大學的畢業生,他連連說“要、要,不管出身如何,有才的人我都要”。

因此,旗下營中學以後被評為自治區重點中學,不是偶然的。

同國家一樣,學校的優勢有時也體現在他的經濟優勢。條件好、待遇好就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1985年以來,旗下營中學主要領導十分注重從生活福利上不斷提高教職工的待遇。1985~1986年兩年中,校領導多方奔波,全部解決了30多戶半家戶的農轉非問題,單職工變成了雙職工。幾年來共建家屬房190間,全部解決了教職工及家屬的住房困難。就是剛剛成家的年輕教師,也能分到比較寬敞舒適的住房,家屬區全部用上了自來水。根據“各盡所能、按勞分配”的原則,對在教學和學校其它崗位上工作成績顯著的教職工,幾年來學校從勤工儉學的經費中提取部分予以獎勵。學校的兩輛汽車,為了師生的衣、食、住、烤火等一系列問題,常年四方奔馳。就這一點,和其它學校相比,也令人仰慕。從而大大提高和穩定了教師隊伍。在教學第一線上的大專生佔任教師資的90%。

三、教學成績

1971年春季,旗下營中學招收了第一屆高中學生兩個班,第二年增為四個班,在校生700餘人。從此,旗下營中學成為卓資縣西部地區的一所完全中學。教育教學工作,曾於1972年和1974年出現過兩個高潮,全區教育教學工作現場會在旗下營中學召開,學校跨入縣、盟文教系統先進集體的行列。

1977年,國家恢復了高考制度,旗下營中學有7名二年制的高中應屆畢業生考取了大專院校。

1978年,旗下營中學先後被確定為縣、盟、自治區三級重點中學。同年初中改為三年制。

1980年,高中也改為三年制。同年秋,旗下營中學按照上級的計劃,首次在全盟範圍內招收了第一屆高一新生一個班。一度為旗下營中學校辦工廠的建設與發展作出卓越貢獻的王殿同志被抽回教學第一線,出任教導主任。王殿走馬上任後,在提高師資水平,強化教學的科學管理和研究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教學質量穩步提高。

1978年至1982年共有高中畢業生936名,其中119名考入大專,121名考入中專,每年畢業的兩個初中班,其升學率一直居全縣之首。

1983年,200多名考生中有108名考上大學(第一屆盟招生被錄取大學錄取98名),其中29班50名同學47名同學被清華、南開、同濟、人大、中國政法等名牌大學錄取,29班升學率達到94%(當時全國平均升學率不足4%)。

1984年215名考生應考,有135名同學被大學錄取。

由旗下營中學畢業的學生遍及全國20多個省市的大專院校。1983年董平考入了清華大學,劉國華考入了南開大學。

1985年,旗下營中學共有162名學生考入大學,蔣禮獲得全區理科第二名的好成績,被中國科技大學錄取,楊永安、童亮被清華大學錄取,劉廣宏被複旦大學錄取。

難以複製的傳奇:旗下營中學的輝煌往事

1986年高考,升學總人數195人,重點率、升學率均居烏盟各學校之首;86屆的穆國旺,高二時就考入了吉林大學少年班;應屆生劉俊君、高錦秀考取了清華大學;祁德貴考取了北京大學;樊建新考入中國人民大學;董軼旺考入南開大學;胡曉忠、孫繼軍考入同濟大學,王永考入中國科技大學。

1987年,旗下營中學選派5名高三學生參加全國中學生數學競賽,都獲得了名次,其中王永新同學獲全區第一名,光榮參加了上海舉行的“世界數學奧林匹克”預選賽。同年,旗下營中學有180名學生考入大學,張全在考入北京大學。

1988年,167名學生考入大學,其中王永新、孫志國考入清華大學:蘭愛軍、韓志軍考入北京大學。

1989年有126名考入大學,徐宏考入同濟大學,胡東枝考入復旦大學。

此外,凡是上級組織的各學科競賽,獲得較好名次的優勝者中,常有旗下營中學的學生,不少高等院校,在高考前,便來信來函,動員旗下營中學的優秀學生報考他們的學校。

嚴謹的管理,良好的校風,讓人驚歎的大學考取率,使外地來校聽課取經的絡繹不絕。為了互相學習,旗下營中學和巴彥淖爾盟、二冶(位於包頭,是內蒙古唯一一家駐地建築央企)、烏海、內師院附中(現內蒙古師大附中)、呼市二中等校建立了校際交流關係,內蒙古教育學院(自治區的一所成人高校)也選定旗下營中學為實習點,內蒙電教館確定旗下營中學為電化教學試點校,1987年下半年,開設了微電腦課。

旗下營中學的優良傳統是勤工儉學。即使沒有考上大學的畢業生,也大部分在學校學到了美工、家電維修、電工知識等勞動技術, 學到了一技之長,為今後謀生奠定了基礎。

上世紀80年代初開始,旗下營中學在自治區的名聲越來越大,慕名求學者與日劇增,遍及自治區各地及區外,從而在學籍管理上出現了難以控制之勢。當年有門路的人,往往都把孩子通過走後門送進旗下營中學,用我們當地的土話叫“眊”,把孩子“眊”進了旗下營中學。

四、十分重視體育工作,帶動卓資縣成為“全國田徑之鄉”

難以複製的傳奇:旗下營中學的輝煌往事

旗下營中學非常重視體育工作,從上世紀70年代初開始,就組建了一支田徑訓練隊。旗下營中學的體育課程嚴格按照教學大綱實施教學。學生的“兩操”(早操、課間操)、一課(體育課)、一活動(課外活動),堅持經常抓,既檢查人數,又要求質達,堅持月月評比。1982年以來每年都舉行體育達標測試,人人過關,體育不達標者,決不允許評“三好”。每天早晨,全體師生都要進行長跑鍛鍊。每年學校組織舉行一次隆重的田徑運動會。師生自己動手興建的體育場地寬闊,設施完善,其中一部分體育器具由校辦工廠製作。師生們積極投入到體育運動中,形成了師生共同參與的群眾性的體育運動熱潮。

1978年,旗下營中學被自治區體委評為全區體育工作先進單位。1979年,旗下營中學被烏蘭察布盟盟委和行政公署評為體育訓練工作先進單位。

旗下營中學的學生多次在運動會中取得不錯成績,現列舉部分:

1973年7月,楊秀玲代表烏蘭察布盟參加全區中學生運動會,獲得女子100米第三名、200米第一名。

難以複製的傳奇:旗下營中學的輝煌往事

1974年,張巧生代表烏蘭察布盟參加自治區運動會,獲得跳遠第二名、4×100米第二名。

1974年8月,李潤先代表烏蘭察布盟參加全區第三屆運動會,獲得女子組跳高第三名。

在第四屆全區運動會上,旗下營中學代表烏蘭察布盟參賽的多人取得了好成績:郜文全獲得男子少年乙組400米第一名、800米第二名、4×100米第一名;智九龍獲得男子少年乙組800米第二名,1500米第二名,並破男子少年乙組800米自治區紀錄;劉明獲得男子少年乙組800米第三名,並打破該項乙組自治區紀錄;尚繼牢獲得男子少年乙組3000米第一名,並破該項乙組自治區紀錄,同時獲5000米第二名;蘇廷建獲得男子乙組110米跨欄第一名,4×100米接力第二名;邢建華獲得女子少年甲組100米第二名,4×100米接力第二名。

1979年,自治區少年田徑運動會中,智九龍獲得1500米第一名、3000米第二名,都打破自治區紀錄;劉明獲得800米第三名、1500米第二名;尚繼牢獲得5000米第一名;張翠生獲得400第一名、800米第二名。

1979年9月舉行的自治區中長跑運動會中,郜文全獲得400米第一名、800米第二名;智九龍獲得1500米、3000兩項第一名,並打破由他自己保持的自治區紀錄;尚繼牢獲得5000米第一名,破自治區紀錄;張翠生獲400米第二名、800米第二名。

1980年3月在包頭市舉行的自治區中長跑運動會中,韓志君獲得男子少年乙組3000米、5000米兩項第一名,並打破自治區男子少年乙組3000米紀錄;馮建英獲得女子乙組1500米、3000米兩項第一名,並打破該兩項自治區紀錄。

1981年,在煙臺舉行的全國中學生運動會上,馮建英獲1500米冠軍、3000米亞軍。

1983年8月,自治區中學生田徑運動會中,盧俊林獲得100米和200米兩項第一名。

郭栓龍的鉛球多次打破自治區紀錄。

旗下營中學為國家輸送了成千上萬的大學生,也培養了很多優秀的體育人才,他們中大多數被內蒙古體工大隊和體育院校(系)錄取。1982年,郜文全、韓志君郭栓龍、盧俊林被內蒙古體工大隊錄取,後盧俊林被特招到北京航空學院,馮建英1987年被破格錄取到北京體育學院;馬俊峰、田潤香、喬春香、郭俊麗等幾位女生被招到武警部隊,並在1987年自治區四十大慶中進行了摩托車特技表演;1992年,孫吉旺被北京體育大學錄取。其後,又有近百人被體育院校錄取。

1982年,卓資縣被確定為全國田徑之鄉,在考核運動成績時,卓資縣體委向上級彙報的田徑運動成績,主要是由旗下營中學的學生創造的,列舉在優秀運動員名單上的學生大多是旗下營人。可以這樣說,沒有旗下營中學,卓資縣就不會被評為“田徑之鄉”。

五、步入低谷

進入20世紀末,由於市場經濟的衝擊,旗下營中學的校辦工廠逐漸萎縮,因為經費不足,教師的待遇降低了。而這時呼包鄂地區的經濟快速發展起來,一部分優秀的教師紛紛流向這些地區。到呼和浩特市一中、二中、師大附中的教師有10名;到包頭市九中、一中的教師有13名;到鄂爾多斯市的教師有8名;還有些私立學校專門向旗下營中學的老師開出了年薪10萬、一套住房的誘人條件。

優秀教師的流失,導致優秀生源銳減、升學率下降,從此旗下營中學步入低谷。

時光流轉,旗下營中學的傳奇故事雖然已經遠去,但是當年創造了這一奇蹟的老師們,隨著歲月的流逝,他們的品格,他們的故事,會被人們永遠記憶並懷念崇敬。


1、《卓資政協文史資料》第1輯,牛蘭智、姚維新《前進中的旗下營中學》

2、《內蒙古教育》2017、1,王利田《一位老校長和一所鄉鎮中學——記旗下營中學老校長李玉寶》

3、搜狐號,健康衛視烏蘭察布市官方,王利田文章《田徑之鄉與旗下營中學 驕人成績讓烏蘭察布自豪》

4、搜狐號,內蒙古卓資縣職工之家,王有鴻文章《師魂——記旗下營中學老領導王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