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BaaS:“易”出好戲

EBaaS:“易”出好戲

對於不動產,周忻提供了一個第三方解決方案。

01

提起易居中國,我的第一印象是:這是一個盛產新聞的企業。主角是周忻周老闆。

為什麼這麼說呢?周老闆這個人,是地產圈公認的“最勤奮CEO”,膽子大,有遠見,最重要的是,他在地產營銷創新方面的“運氣”似乎也很好,每一次創新都抓住了時代的脈搏,甚至創造出了行業的風口。

上個月底,易居中國率先推出不動產區塊鏈技術基礎平臺EBaaS,這也是時下國內首個以聯盟鏈為底層技術的創新開放平臺,致力於幫助不動產行業實現輕鬆快捷的構建業務聯盟。

在EBaaS登陸之前,整個3月份,易居在物管、交易和測評上連續轟炸,整個不動產圈到處刷屏。一個最大的感受,周忻又出新東西了,開始趕了區塊鏈的時髦。

截至日前,EBaaS平臺已經擁有17個上線聯盟鏈,鏈上節點數達549個,賬本容量超1.5T。其中,物管上鍊社區數達120家,物業公司超100家,生成巡更報告數8600餘份,尤其在新冠病毒抗“疫”期間,為提升社區防疫水平上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房友公盤鏈上鍊突破3000餘家中介門店,擁有40000餘套房源,去中心化、區域自治、數據加密防篡改的公盤經紀聯盟,讓藏房源、信息錯誤、信息保護、跳單、分擁拖欠等一系列跨公司房源聯賣中的難點問題,一一擊破。

房協測評鏈已有56家集團公司,670家房企、3800個項目上鍊;為開發商及相關數據使用方,提供了一個數據可管理、查詢可溯源的系統平臺。資管上鍊超900個項目,並拿到國內首個不動產行業的區塊鏈專利。

這一系列的成功數據和實踐成果顯示,易居中國推進新十年願景——做不動產行業“科技賦能、智慧服務”的整合者、領導者與奮鬥者的前進步伐越來越快。

他是一個學習能力超強的人,並不一定來自書本,而是與業界大佬們的交流。他能敏銳地洞察到商機。

20年多年來,從上房置換模式、房產電商到房友模式等,EBaaS又會是易居的一出好戲!

02

我們知道,易居是一家以房地產營銷代理為主業的企業。而在1992年以前,中國是沒有房地產營銷代理行業的。鄧小平92年南巡講話以後,“摸著石頭過河”成為主基調,每個大城市都開始興起住宅開發和工業園區建設。

在此情況下,來自香港的四大行如利達行、仲量行、世邦魏理仕、中原等率先登陸大陸,業務以外銷房、辦公樓宇為主。緊接著臺灣系的新聯康、蓮花、大通、精穩等紛紛改頭換面搶佔市場。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易居的很多大佬都受益於港臺的代理模式。例如前面提到的臧建軍、吳濱兩位大咖,就曾是利達行上海公司銷售部、市場部的兩大幹將。

而周忻、朱旭東,在90年代初的時候,還是上海大學初出茅廬的學生會幹部,其中一個機械系,一個電子系。但兩人就在商海里摸爬滾打不幾年,就在上海地產圈內大放異彩,並積累了人生第一桶金。

後來,周忻又去了上房置業,擔任第一任總經理,年僅29歲。也正是在那個時候,老百姓的住房改善需求已經十分迫切。

但是,還沒有誰敢將房子的使用權推向市場。而周忻察覺到居民需求和改革開發的大趨勢,又恰逢建設部推行房改,遂借力於上海大學、上房置業的金豐易居,大展拳腳,推出“上房置換模式”。

何謂

“上房置換模式”?

簡而言之就是以股份制為依託,專門從事專業化、規模化、規範化、市場化房屋置換運作的經營管理模式。在房改正酣的98年,時任上海市委副書記孟建柱為解決居民住房問題,要求社區二手房流動起來。而當時老百姓還遠遠稱不上富裕買新房,因此房屋置換是有很大運作空間的。

EBaaS:“易”出好戏

“上房置換”發展規模最快時,擁有2000多家直營連鎖店,連續多年保持著上繳利稅、企業品牌、成交套數、成交面積、門店數量、從業人員、技術支持八個方面的全國第一。

作為周忻創立易居中國前的最後一份工作,周忻在上房置換以“小小補貼換新家”為口號,半年時間就開出108家店。到了1999年,上房置換在上海擁有2000多家店,成為中國最大的二手房換房中介。

同時,周忻還據此跨界一手房和二手房,開創了一二手聯動的模式,通過這種方式,一個樓盤可以同時在上海擁有2000個售樓處。由此,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順勢而為、揚長避短,是周忻創新“上房置換模式”成功的關鍵。

據星子瞭解,在“上房置換模式”推廣開以後,周忻榮獲“全國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三等獎”,並得到了國家建設部的肯定,“給386個地級市以上的房地局局長,開了8次培訓班”。

03

時光荏苒,轉眼到了2000年。從上房置業離開以後,周忻創辦了易居中國,事業蒸蒸日上。

從南外灘中福集團的青年匯項目開始,迅速拿下上海房地產市場的諸多樓盤,一舉奠定上海代理業的龍頭老大位置。

然而,隨著甲方越來越強勢,越來越專業,萬科綠城碧桂園等紛紛成立產品研究院、營銷學院,營銷前置、產品標準化、複製推廣變得越來越簡單,原有的代理包銷模式又開始式微,包括易居在內的幾大代理公司,南方的世聯、合富輝煌、中原,上海的同策、華燕,北京的我愛我家等,開始紛紛找尋破局之道。

也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互聯網成了兵家必爭之地。從2007年開始,搜房、新浪、搜狐房產、網易房產等紛紛上線擴張。然而,跨界一手和二手、搞一二手聯動容易,但跨界地產和互聯網,卻是個大大的難題。

據周忻的某次演講,他說跨界地產和互聯網,其實是一個偶然:2007年,易居中國上市前,天使投資人沈南鵬找來曹國偉做易居的獨立董事,當看到易居開發的克而瑞數據系統時,他非常感興趣,於是,雙方就成立了一家小公司,就是現在的新浪樂居,做新浪的房產頻道代理,就這樣,易居進了互聯網。

其實按照周忻最原初的想法,易居中國上市完成之後,應該率先去做二手房門店(易居房友),而不該停留在房地產電商模式的探索上。

然而,2009年,克而瑞準備分拆上市前,曹國偉把整個的新浪房產板塊與易居的數據庫進行合併時發現,房地產數據庫是一個巨大的市場,值得易居去深度探索。

也正因為如此,現在的易居+互聯網,已經不是單純的為成交做轉換的機構了。

樂居的互聯網媒體,克而瑞的大數據,早已深深沉澱出了行業內部價值。

特別是克而瑞,易居憑藉克爾瑞系統,成功擊敗了諸如方芳工作室、同策研究院、搜房指數等等大數據服務公司,哪家代理公司也拿不出易居這樣專業詳盡的市場報告。

而在成交端方面,樂居把開發商的折扣通過互聯網的平臺、通過線下的經營方式轉換成收益,找到了一個房地產電子商務成熟的商業模型。這就是我們常說的“電商模式”,也就是“存1萬,抵三萬”,中間兩萬充作代理費、推廣費、營銷激勵費等等。

但是在這個商業模型成熟之前,所有的人都在質疑周忻的創新,認為他走錯路了。唯獨周忻非常堅信自己會成功,他說:

我雖然跨界,但我不越界。我所有的創新都在我的流通服務行業當中,我們沒有一次跨離這個行業去做其他的事情。現在很多人都在講房地產互聯網,我要告訴大家,房地產互聯網依然是做渠道,依然是做服務,依然是做輕資產。”

04

剛才我們講了易居的電商、一手房(易居營銷)、互聯網媒體(樂居)、大數據(克而瑞)等業務的源流。

而在二手房市場,隨著鏈家、我愛我家、房多多、貝殼等的先後登場,搜房改名叫了房天下,堅持不轉型不做互聯網的中原地產施永青也開始變革了,易居的二手房(易居房友),顯然也亟待跟進,持續創新變革。

有意思的是,周忻第一次跨界是跨一手房和二手房,第二次跨界是房地產和互聯網,這第三次跨界,卻是跨不動產和區塊鏈,其

跨界創新的範圍,實在是又擴大了。

那麼,不動產和區塊鏈,這兩個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物種,易居是如何使之產生化學反應的?

以二手房領域為例。

我們知道,最近幾年,最火的二手房中介莫過於鏈家、貝殼。而鏈家貝殼的核心,便是真房源和ACN經紀人協作網絡。

其中真房源的作用是吸引客戶,ACN經紀人協作網絡的作用則是按照勞務,為經紀人和中介門店分傭,兩者合起來,在對外開放尋求更多中介加盟後結成“貝殼聯盟”,最主要的目的便是加快成交、積少成多累積更多房源、客源和成交單數。

如此,鏈家貝殼的模式,顯然是以鏈家、貝殼為中心的對外開放式網絡。

雖然有不少其他中介加盟貝殼後,能通過貝殼獲取更多房源和客源,但很顯然,其中心永遠是圍著貝殼來轉,就像滾雪球一樣,大家用自己的資源把雪球越滾越大,但這個雪球的核心,永遠是掌握在貝殼手裡的。

而易居的“不動產”+"區塊鏈”模式,則迥異於貝殼。

眾所周知,區塊鏈是去中心化的,假如將房源、客源,按照區塊鏈的加密授信、全程追溯、智能合約模式進行區塊化處理,那麼,所有的房源、客源,實際上就連易居,也沒有主導權。

易居只是提供了這樣一家去中心化的平臺,平臺內任何一家提供房源、客源、驗證服務、達成成交的中介公司,都能真正擁有自主權,從而心甘情願的把自己的的房源拿出來共享。

在這樣的平臺裡,每家中介的老闆還是老闆,地盤還是自己做主,公開投票推選出的店東委員會,只負責公盤交易規則的制定與管理。

由此,易居的“不動產”+"區塊鏈”,規避了貝殼中心化的「房源道德風險」,實在是一個非常好的解決方案。畢竟,在區塊鏈推出以前,要把房源拿出來與其他中介共享,實在是需要仔細掂量的。

這,正是易居房友“公盤鏈”的原理核心。

05

實際上,除了專門針對二手房市場的“公盤鏈”,易居“不動產”+"區塊鏈”的模式創新,還有社區巡更鏈、案場智控鏈,以及樓宇智控鏈。這四條“鏈”,都是易居區塊鏈EBaaS平臺裡的一部分。

EBaaS:“易”出好戏

E就是不動產Estate,BaaS( Blockchain as a Service)區塊鏈即服務。EBaas就是不動產加區塊鏈的一個平臺。

EBaaS:“易”出好戏

區塊鏈其實分三種鏈,一種是主要運用於幣圈的公鏈,如比特幣;一種是對單獨的個人或實體開放的私鏈,沒什麼意義;還有一種聯盟鏈一種由若干機構或組織共同參與管理的區塊鏈,他們各自運行著一個或多個節點,之中的數據只允許系統內不同的機構進行讀取和發送交易,並且共同記錄交易數據。顯然,聯盟鏈在不動產交易方面是比較適用的。

那周忻為什麼要用聯盟鏈做EBaaS平臺呢?

實際上,周忻的這個平臺,是面對不動產領域的一個第三方解決方案。區塊鏈主要解決信任成本的問題,解決了信任成本,各方就能抱成一團,互相扶持發力。而且,EBaaS平臺有一個特點是,你不會建,它幫你代建。不會運營,它幫你運營。

由此,周忻是不僅做平臺,而且還幫助有需要的人去實現,去構築不同的聯盟鏈。目前,隨著易居EBaaS平臺的快速發展,周忻希望,能夠將其做成一箇中國最大的不動產區塊鏈平臺,並

融入中國智慧城市,成為基礎設施的一部分。

06

從創制一二手聯動模式,到新房電商模式,再到區塊鏈賦能不動產行業,時代在變,周忻和易居也在變。為什麼周忻能有如此多的創新?其實最根本原因,在於周忻堅守自己的定位:做最好的服務生。

無論是時代的需求也好,還是行業的推動也罷,在大開發時代與不動產時代的疊加期,做“最好的服務生”,這是周忻創立易居20年來的標籤。當市場環境在變化,服務生的技能顯然也需要提升,創新,也就自然而然了。

事實上,作為易居的掌門人,周忻為堅持服務生的定位,一直扮演整合者的角色。做代理,整合的是營銷資源;做電商,整合的是流量資源;做諮詢,整合的是大數據資源;做房友,整合的是新房與二手房的全產業鏈資源,門店已經突破1萬家。他跨界,但從不越界。

創業20多年來,周忻跨了N次界——互聯網、大數據、文化、社區、教育到區塊鏈,但實際上,他從未“越界”,依然是那個我們熟悉的服務生。

部分資料來源:黃三哥地產財商,《地產代理公司嬗變史:誰來拯救奄奄一息的地產代理?》

非常感謝黃三哥對此文的貢獻。

EBaaS:“易”出好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