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規小說集——蘇珊·桑塔格《中國旅行計劃》


非常規小說集——蘇珊·桑塔格《中國旅行計劃》|2019讀#68


文 | Dove


蘇珊·桑塔格的作品多次讓我望而卻步。這次給自己下了軍令狀,就是要把這本薄薄的《中國旅行計劃》讀下去。

蘇珊可以算是世界範圍內影響力很大的“公共知識分子”,雖然在國內這個稱號挺不受待見的。

這本書收錄了8篇“小說”。說實話好幾篇我咋看還以為是隨筆。蘇珊·桑塔格也是那種“話不好好說”的作家,一段話、一個場景可以拆得七零八落的,非常跳脫,意象繁多,形式獨特多變。


非常規小說集——蘇珊·桑塔格《中國旅行計劃》|2019讀#68


這可能就是她的獨特風格,對不熟悉她的讀者來說很不友好。當然,翻譯也要背鍋。。。


非常規小說集——蘇珊·桑塔格《中國旅行計劃》|2019讀#68



非常規小說集——蘇珊·桑塔格《中國旅行計劃》|2019讀#68


這本書的書名,源自這本書的第一篇《中國旅行計劃》。

散文?意識流?草稿?詩集?……

反正看了很多遍還是看的不是很懂……

這種 “意識裡散文” 真的很難懂哩。

作品裡走馬觀花的列進去了很多意向。宣紙字畫,最高領袖,食物,洗衣房(?),穿著,文字,繪畫……

然後好像就碰到了一堵牆。

然後就沒了。

╮(╯▽╰)╭


非常規小說集——蘇珊·桑塔格《中國旅行計劃》|2019讀#68


我最喜歡的一篇是——《我們現在的生活方式》。

主人公是一個艾滋病人。

故事在他的朋友們的視角中展開,從這些朋友們的囈語般對話裡,才慢慢把這位艾滋病人的全貌展示出來。

這篇小說的特殊的敘事形式很有趣,甚至於超過了內容本身,也是最吸引我的一個點。

整部作品呈現的是一種混沌無序的狀態,而且沒有一絲多餘的、主觀的闡釋,卻達到了另一種效果。這讓我想起桑塔格另一部作品——《反對闡釋》。


非常規小說集——蘇珊·桑塔格《中國旅行計劃》|2019讀#68


最震驚的一篇是——《假人》。

一個想要逃離生活的男人,卻又不忍心傷害到他的家人。於是他做了一個假人替代他。

第一個假人愛上了他的女秘書,他又做了第二個假人替代第一個假人。

第一個假人和女秘書私奔了,第二個假人成功替換了第一個假人,也替換了真人的生活的一切。

真人與假人,還不如說是本我和自我的一次思想實驗。或者說第一個假人、第二個假人,就是真人世界的兩個平行宇宙。

至於對自由的追尋,我看倒是其次了。


非常規小說集——蘇珊·桑塔格《中國旅行計劃》|2019讀#68


這篇《朝聖》,是回憶性散文?還是小說?還是文學評論?

真不好歸類,不過桑塔格的作品就是這麼不走尋常路。

1947年12月的一天,托馬斯曼在書房會見了年僅14歲的蘇珊·桑塔格。40年後,已經是著名作家的桑塔格,以此經歷,寫了這篇《朝聖》。

這段朝聖之旅,不僅是文學之旅,也是她的成長之旅。

“那時我覺得自己是個成年人,但又被迫生活在孩子的軀殼裡。後來,我又覺得自己像一個有幸生活在承認軀殼裡的孩子……

四十年以後,我還是像在漫長而累人的旅途上的小孩子一樣,不停地問著 '我們到了嗎?' 我沒有獲得過童年的滿足感,作為補償,我的前方總是呈現著一條滿足的地平線,敬慕的喜悅載著我不斷地向他前進。”


非常規小說集——蘇珊·桑塔格《中國旅行計劃》|2019讀#68


這篇《美國魂》記錄了 “美國夢” 的另外一面。

《美國魂》裡不再是那個為實現自我價值而不斷奮鬥的“美國夢”,而是一種虛無縹緲的對自由的嚮往——身體解放,性自由等等,跟那個年代的背景是一致的。

故事講述了女主逃離家庭,賣淫,獨闖美國,最後迴歸家庭的故事。

作為女權主義扛把子的桑塔格的這篇帶著“女權”烙印的作品,我覺得還是很深刻的。她不僅是在作品形式上、文學藝術上進行了深刻挖掘,這篇作品還是讀出桑塔格對 “美國魂” 的失望。


非常規小說集——蘇珊·桑塔格《中國旅行計劃》|2019讀#68


另外三篇文章——《心問》、《寶貝》、《沒有嚮導的旅行》,也是很優秀的作品。

(這本集子裡我比較不認同的反而是那篇同名作品《中國旅行計劃》)

桑塔格的作品有些極端,大概屬於現代主義走的比較遠的那種。讀她的文字就必須全神貫注、不受打擾,稍不注意一出神,就跟不上她的傑作了。

當然,比起她的文學作品,我還是更推薦她的文學評論。


Dove,老去的80後,冒牌文藝中年。公眾號ID:Dove_booklist


非常規小說集——蘇珊·桑塔格《中國旅行計劃》|2019讀#6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