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株李樹引發2500年前的仇怨,一部復仇史,產生中國一個醉城

嘉興古名又叫槜(同“醉”音)李,就是一種李樹。春秋時,因城裡多槜李而名,時屬於越國。以一株李樹代指一邑,這背後的故事,是2500年前的一場你死我活的20年復仇血淚史。

1株李樹引發2500年前的仇怨,一部復仇史,產生中國一個醉城

一戰:吳侵佔槜李

春秋時期,吳越之地,皆為蠻荒貧瘠。中原群雄爭霸時,並未看上這一帶。吳地,今江蘇至浙北一帶;西與楚鄰,南與越(浙江、福建一帶)為鄰。吳越在今天嘉興以北一帶為界。早在公元前510年,吳首先侵佔越國,佔領了槜李城,因城中多李樹而名。吳王僚統治時期,任用從楚國逃來的伍子胥,經過一系改革,再加重用軍事家孫武,國力雄起。在專諸刺殺了吳王僚後,闔閭繼位,吳國國力強盛,並不時攻打強大的楚國和相對弱勢的越國。

1株李樹引發2500年前的仇怨,一部復仇史,產生中國一個醉城

二戰:越奪回槜李

公元前505年,越王允常知道吳王闔閭帶著主力軍隊正在忙著攻打楚國郢都(湖北一帶),而吳國國內的軍力薄弱,於是抓住時機,率軍攻打吳國,以報吳佔領槜李之仇。吳國招架不住,失敗求和,退還了包括槜李城在內的所佔越地。

1株李樹引發2500年前的仇怨,一部復仇史,產生中國一個醉城

三戰:越守住槜李

《史記》“闔閭伐越,句踐迎擊之槜李”。公元前496年,吳王闔閭興師伐越,與勾踐大戰槜李,史稱“槜李之戰”。此戰,越以智取勝。先讓趕死隊衝吳軍,不勝;又派死刑犯衝到吳軍陣前,直接揮劍自刎。吳軍驚駭不已,陣腳一亂,越軍趁勢大敗吳軍,直殺到姑蘇(今蘇州)。闔閭,在亂軍中被越國大夫靈姑浮,砍腳傷重而亡,葬於虎丘山。吳王夫差繼位,真是舊恨未了,又增新仇。就這樣,越國守住了槜李城,但兩國仇恨再加一層。

1株李樹引發2500年前的仇怨,一部復仇史,產生中國一個醉城

四戰:吳再佔槜李

公元前494年,越王勾踐聽說,夫差厲兵秣馬,要攻打越國,以報父仇。勾踐不聽范蠡勸阻,先發制人,兵發吳國。然而,夫差已經花了三年時間養精蓄銳,以逸待勞,拿出全部精銳之師,迎擊勾踐疲憊之師。在太湖洞庭山一戰,大敗勾踐。《左傳》“哀公元年,吳王夫差敗越於夫椒,報槜李也,遂入越。”並趁勝追至會稽,將勾踐包圍於會稽山。勾踐不得已,聽從范蠡建議,越國請求向吳國稱臣,並進貢美女、財物。伍子胥要求殺了勾踐,但夫差聽從太宰伯嚭之言,答應越國的投降,並撤軍。勾踐作為人質,被帶到吳國,臥薪嚐膽三年,才被放回,並送上美女西施。《嘉興志》載,吳王聽說越王盡心自守,因而增之封地。“東至句甬,西至槜李”。你看,又是槜李。不過,槜李城,再失。

1株李樹引發2500年前的仇怨,一部復仇史,產生中國一個醉城

五戰:吳終復槜李

打敗楚國後,吳國雄霸東南。公元前482年,夫差親率大軍北上黃池,參加諸侯會盟。然而,沒想到,勾踐趁吳國精兵在外,突然襲吳,俘獲吳國太子。千里之外,夫差回兵不及,只得接受敗局。於是與越國求和。勾踐考慮,吳國精兵在外,估計一下子滅不了吳國,就同意了。6年後,勾踐再次攻打吳,花了3年時間,越國打敗吳國。夫差後悔不聽子胥之言,拔劍自刎,吳國滅亡。槜李城,終回越國。

1株李樹引發2500年前的仇怨,一部復仇史,產生中國一個醉城

在吳越爭霸的歷史背景下,槜李城的幾度失而復得,而聞名於史,就以槜李,代指嘉興一帶。所以嘉興,又名槜李。《左傳》杜預注,槜李,吳郡嘉興縣南醉李城。《伊志》按:“槜李”,《公羊傳》作“醉李”。現在嘉興一帶,特產槜李,開白花,桐鄉尤多。相傳古代桐鄉淨相寺的槜李,最好吃。

1株李樹引發2500年前的仇怨,一部復仇史,產生中國一個醉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