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個億的市場,500萬準消費人群,你來不來?

數據顯示,阿里和虎牙各投了一款漢服APP。


阿里上線了「古桃」、虎牙上線了「花夏」。


很多朋友會奇怪,至於嗎?


漢服真有這麼大的經濟價值?

20個億的市場,500萬準消費人群,你來不來?

吳曉波和羅振宇在跨年演講上,不約而同都提到了一個新事物:漢服。漢服作為一項曾經的小眾愛好,到去年展現的流量爆發力和商業價值,以至於兩位大佬在演講中將漢服又昇華了一遍:年輕人對傳統文化和中國符號的追捧。

20個億的市場,500萬準消費人群,你來不來?

與此同時,在抖音、快手、微博等平臺上,也經常能看到一些身著漢服唱歌或跳舞的網紅,收穫百萬級的點贊。


20個億的市場,500萬準消費人群,你來不來?


漢服已經成為一種流行文化風潮

廣東省傳統文化促進會漢服文化委員會會長汪家文表示, 2017 年全球漢服文化社團大概 1300 家 ,到 2019 年發展到 4000 多家,兩年時間增加了 67.5 %。另據相關機構估算,目前全國漢服市場的消費人群己超過 500 萬,產業總規模約為 20億元。

驀然發現,漢服已經成為一種流行文化風潮。

20個億的市場,500萬準消費人群,你來不來?


漢服受到越來越多關注具有重要的文化意義。漢服展現了漢族幾幹年來染、織、繡等傑出工藝和審美情趣.如果能通過這樣的形式被更多人關注和認可,甚至被外國遊客體驗並喜愛,這也是大眾喜聞樂見的。

小眾經濟的年齡與消費能力無關

漢服等在我國是一種青年亞文化,愛好者主要是青少年。

20個億的市場,500萬準消費人群,你來不來?

這與標榜“獨立個性”的90後、00後的成長密切相關。在2016年的一項民間調查顯示,國內漢服消費者集中在24歲以下的青少年,學生群體是主力。公開數據顯示,漢服愛好者的平均年齡為21.03歲,其中19—24歲年齡段佔比最高,為高中及大中專學生為主流。

長尾顛覆頭部,小眾經濟崛起

漢服所代表的小眾文化正好體現了長尾對頭部的顛覆。小眾服飾也能創造巨大商業價值,但它的未來不在那個代表“暢銷商品”的頭部,而在代表“冷門商品”經常被人遺忘的長尾。長尾理論的提出引導人們發現了更多的市場。

20個億的市場,500萬準消費人群,你來不來?

小眾服飾長期在我國屬於“邊緣”產業,位於服飾市場正態分佈曲線上長尾中的一部分,通過網絡曝光、小眾文化的受眾也隨之擴大,小眾服飾也被越來越多的人喜愛,逐漸從被人遺忘的長尾走向正態分佈曲線的頭部運動,隨之帶來的便是巨大的商業價值。


20個億的市場,500萬準消費人群,你來不來?

創業者常常因為看到市場上巨大的風口而對大眾行業趨之若鶩,往往卻忘記了劍走偏鋒其實更容易成功。未來的盈利模式肯定是有很多的。漢服具有天然的民族認同感,天生的儀式感。小眾市場的重度用戶也具有開發價值,因為他們正在急切的需要這樣的應用;他們會主動傳播;他們會第一時間反饋給你他們的需求;他們在為你創造價值的同時也更具有感恩的心。


想要創業的小夥伴們,其實可以嘗試一下小眾文化創業的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