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大喇叭】北京一級響應機制目前不作調整

昨天,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佈會上,市政府副秘書長陳蓓表示,北京作為首都,在疫情防控中需要採取更加從嚴從實的措施。目前北京的一級響應機制沒有調整。

陳蓓表示,在當前形勢下,北京建立常態化防控機制,要關注境外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式上升的態勢,短期內難以有效控制,面臨輸入風險;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全面促進復工復產;重點地區解封后人員加速流動;人民群眾渴望逐步恢復正常生活工作秩序四方面因素。北京作為首都,其承載的特殊功能和影響,疫情防控中需要採取更加從嚴從實的措施。這既包括目前的一級響應機制不作調整,也包括嚴格落實屬地、部門、單位、個人的四方責任,還包括在本市疫情防控形勢總體向好的情況下,針對境外疫情暴發式上升態勢,所採取的入境人員全部集中隔離觀察、全面做核酸檢測的“雙全”嚴格措施。通過實施上述措施,實現關口前移、預防為主、閉環管理,力爭做到防控工作百密無疏。

新冠病毒的來源、特性以及傳播的規律,都需要更加科學地把握和研究。特別是國內境外輸入病例累計已突破千例,部分省市出現境外輸入關聯病例、本土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更需要統籌發熱門診和檢測資源,提升檢測能力,加強人群監測和流行病學調查,科學把握規律,有效施策防控。本市按照專家的建議,加大了對進京重點人群的檢測和監測,加大了對發熱門診就診者的檢測和監測,加強了對出院病人和家庭成員等群體的檢測和監測。在近期所採取的防控措施中核酸篩查檢測的覆蓋面在進一步擴大。通過科學篩查,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同時,在前期防控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大大數據平臺的支撐力度,圍繞著科技戰“疫”開展科研攻關,開展創新技術應用,加速疫苗研製,力求讓科學防控貫穿始終。

本市在防控工作中通過精準的限流、預約和有效的機制對接,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不必要的流動,減少一定時間內人員流動的密度,減少人員無序流動的風險。陳蓓表示,本市採取的進出京人員隔離觀察14天的措施,不單純是落實醫學觀察隔離的措施,也是減少非必要流動的措施。本市將針對疫情整體形勢的變化,科學、動態調整進出京流量和醫學觀察等措施,鞏固來之不易的成果。精準防控還包括根據不同行業、不同地區、不同單位、不同人群的特點,分類施策,精準制定專業技術指引,有效落實各項防控措施。

陳蓓表示,疫情防控沒有例外、沒有僥倖、沒有旁觀者,特別是在全面推動復工復產過程中,要嚴格落實四方責任,通過更加嚴實的措施,促進復工復產;通過更加暢通的渠道,保障復工復產;通過更加完善的機制,支持復工復產。各級黨員領導幹部要堅決防止厭戰情緒、鬆懈心理,毫不放鬆地抓緊、抓細、抓實各項防控工作,標準不降,力度不減,慎終如始,善作善成。要總結已有的防控工作經驗,檢視存在的問題,緊緊圍繞防控工作的機制對接、制度完善、體系建設,補齊短板,堵塞漏洞,固牢根基。

常態化的疫情防控也意味著市民心中防控的“弦”不能松,在疫情防控中已經形成的好習慣必須堅持,各類防控措施必須遵守,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風、不聚會、不聚餐必須延續;公勺、公筷、分餐制及在公共場所保持1米線距離等需要繼續。

【防疫大喇叭】北京一级响应机制目前不作调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