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化縣開學第一天訪談錄


最是一年春好處。闊別了兩個多月,琅琅的讀書聲再次迴盪在沉寂已久的通化縣校園裡。4月7日,是通化縣高三年級學生返校復學的第一天,全縣1250名高三學子終於告別網課,回到了熟悉的校園。

錯峰入校、登記體溫身份信息、紅外測溫、小班制上課……經過嚴格把關和調控,通化縣第七高級中學的727名高三學生,以飽滿的學習狀態,投入到新學期的學習中。


高三學生張天祥:“能夠開學,我非常開心。今天,又和同學們坐在了一起,那種衝刺高考、擔心落後的趕超氛圍油然而生,這是教室上課和網上授課最大的區別。在最後的3個月裡,我們會和老師一起努力拼搏,力爭取得最優異的高考成績。”


為了給學生們提供一個安全的學習環境,通化縣多所學校有序安排開學前的各項準備工作,積極組織教職工開展疫情防控知識培訓和演練,制定開學前後準備工作方案,落實好防控消毒、心理疏導等疫情防控工作,保障復學工作安全有序。


高三學生胡馨文:“開學前,老師已經通過微信群和網上直播對我們進行了相關培訓。今天入校,我們切切實實地感受到了學校所做的細緻準備,比如:讓我們錯峰上學、在學校門口需要測溫登記、進入教學樓還需要進行機器測溫、在教室實施小班教學、跟同學們適當拉開距離。老師和同學們也都需要全程佩戴口罩。這些點點滴滴的小事,讓我們感受到了學校的關懷。在這種環境下學習,我們和父母都非常放心。”

走進通化縣第七高級中學,一堂特殊的“開學第一課”開啟了學生們的新學期。老師不僅給學生普及了新冠肺炎相關知識,還講述了抗“疫”期間湧現出的感人事蹟,為學生上了一堂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思政課。

高三學生趙凌:“在‘開學第一課’的課堂上,我們系統地瞭解和掌握了什麼是‘新型冠狀病毒’,並且學習到了科學的防護知識。我們還聆聽到了許多感人的事蹟。讓我印象最深的是鍾南山院士。2003年,鍾院士曾經帶領團隊戰勝了非典疫情;17年後,他又再次出征一線。除了他,還有很多60後、70後、80後甚至是95後,一代代人都不畏病毒、毅然決然地投入到疫情防控的最前線。聆聽了他們的感人事蹟,我的內心無比激動。作為一名高三學子,我將更加努力學習,時刻準備著在未來的日子裡發揮自己的價值,為把祖國建設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而努力奮鬥。”


開學後,通化縣第七高級中學通過教師包保的方式進行教學,開啟高三教育教學“加速跑”,補齊課程,輔導學生,全力以赴迎戰高考。


通化縣第七高級中學教師孟繁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學生的學習狀態、知識點掌握情況、作業完成程度,都是我們無法管控的。對於主觀不努力的學生,學習進度一定會落下很多。開學後,在做好疫情防控各項工作的同時,我們學校採取包保制度,對學生進行分層次管理。要求班主任和科任老師本著對學生高度負責的態度,對優勢科繼續保持,對弱勢科加大力度,儘快拉齊所有學習科目,全力確保教學無盲點、學生不偏科。同時,加大對學生的輔導力度,讓所有的孩子都能在高考中取得更好成績。”

通化縣第七高級中學教務主任康亮:“開學前,學校就已經做好了大量的準備工作。認真研究錯峰上學、分流就餐等工作的可行性,反覆演練,將每一項工作都做得細緻到位。教育教學方面,我們都是分成了A、B兩個班,每個班不超過30人。堅持疫情防控、推進教育教學“兩手抓、兩不誤”。全校教師將不懈努力,以實際行動助力學生衝刺2020年高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