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怎样开始愉快的阅读

#教育头条#

自序 怎样开始愉快的阅读

两年前,少儿阅读写作类杂志《略知一二》负责人刘运辉兄嘱我开个“推荐阅读”专栏,选择好作品,详加赏析。

我想来想去,普天之下,好作品实在太多了。我在杂志上推荐了二十多篇文章,虽谓沧海之一粟,亦何妨取一瓢甘泉而痛饮之?这个专栏文章,我并无特别规划,现代的古典的,亚洲的欧美的,只要读了会心,真有美好感觉,就选,选了就作文介绍。这是导读的意思。每一篇选文都不长,希望读者朋友自己读了高兴之后按图索骥,去找自己喜欢的作家,读他更多的作品,这就算是“师傅领进门”了。

人类为什么需要阅读文学作品?台湾作家龙应台在一个演讲里说,德文Machtsichtbar这个词表达得最好——“使看不见的被看见”。

通过阅读古今中外的杰出作品,让我们的眼睛、心智更加明亮敏锐,从而“看见”或者“感受到”更为复杂有趣的千万世界。这是文学对人心智慧最基本的涵养过程。

从我陪伴孩子一起阅读的长期经验来看,青少年阅读需要区分岁数进行推荐:学龄前儿童以童话、故事的阅读和听诵为主;少年儿童期阅读以幻想、科幻、魔幻文学作品阅读为主;青少年阅读要有选择地加入历史和哲学读本。这样逐步来开拓视野,形成逻辑思维,培养独立思考能力。从图文书、故事书、幻想作品到文化哲学读物,是一个逐步进阶过程,每一步有每一步的积累。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里,教师、家长要尽量耐心地陪伴孩子,阅读、玩耍、旅游、交谈,在他长大的每一个阶段,一定会得到很多乐趣,留下一份美好的难忘记忆。

选入书里的是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针对青少年的阅读习惯,让他们在具体的阅读中体会如何准确地运用语言,学习对写作题材有意识地进行选择,并采用富于个性的表达方式。选文范围较广,古今中外都有,汉语作品和翻译作品兼顾,散文及小说皆囊括其中。

大量阅读幻想作品,是让青少年培养好的阅读习惯,鼓励他们保有对世界的好奇心的重要办法。本书选入的作品,在确保是一流小说的同时,也强调作品的趣味性。我在选择作品时,也听取了女儿的意见。她在小学阶段中读了大量的幻想作品,有些喜爱的作品还反复阅读,手不释卷。她反复阅读的书中有两本书我还没读,一本是新西兰女作家玛格丽特·梅喜写的《变身》,是青春期萌动变化的细腻表达,一本是英国女作家安娜·休厄尔写的《黑骏马》;我自己常读且爱不释手的是E.B.怀特的《夏洛的网》和《吹小号的天鹅》。前一部我已经选了一章,后一部原来没有来得及选,但这次特别选出第二章、第三章和第七章,都是原书中很精彩的部分,值得细细阅读、感受、体味。

英国科幻小说家道格拉斯·亚当斯的小说名篇《银河系搭车客指南》《宇宙尽头的餐馆》我和女儿曾一起阅读,碰到好玩段落,她大声读出来与我一起分享。我们共同挑选出其中有趣的章节,请她飞速输入电脑里。这是很有效的亲子阅读——父母和孩子一起阅读、一起学习、一起做事、一起成长。每个孩子都会经历一个幻想期,他们会把虚构的人物当成真实人物,这段特殊的生命阶段极其美好,教师和父母都应精心呵护而不能打击。奥地利作家涅斯特林格的童话小说《脑袋里的小矮人》里专门写到了这样一个令人惊奇的生命期。书很薄,大家不妨直接阅读。日本幻想小说大师宫泽贤治的作品富于精妙想象,人物和故事展开极其特别,我非常喜欢。这本书里选入宫泽贤治的两个短篇小说《要求太多的餐馆》《猫儿事务所》,都是令人难忘的优秀作品。他的《银河铁道之夜》据说长期位居日本公认的千年杰作前列。

在阅读中感受优秀作品的特殊趣味,是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中小学教育更多地做着“寻章摘句老雕虫”的工作——摘抄好词好句,归纳中心思想,总结段落大意。在测验和考试中,则用标准答案来限制学生的想象力,抹杀他们的阅读兴趣。在青少年阶段,有吸引力的阅读非常重要。阅读没乐趣,孩子读不进去,阅读习惯就无法养成。等小孩子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了安静的阅读心性,到中学阶段他们就可以继续阅读更多的文学历史哲学作品,从而在他们的心中打开一扇明亮的窗口,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我将这本书分成几个部分,每部分有个小主题,选入几篇作品来阐发。但主题归纳只是为了方便读者学习,小主题不能涵盖作品的一切。希望读者在阅读中学会独立思考,寻找到自己喜欢的细节、人物,学会用准确的语言来表达一件事情,描述一个人物。这是不断阅读、不断表达的良性学习过程。在对文章的评价中,你们会看到我唠唠叨叨、不厌其烦地提到“准确表达”这个字眼。

希望你们能找到自己爱读的书,并养成良好的阅读兴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