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出發,從上一次創業失敗聊起

再出發,從上一次創業失敗聊起

樂於折騰的人生,大概都會有過一番創業的經歷。

二十啷噹歲的年紀,懷揣著一顆勇敢而叛逆的心,帶著槓槓硬的身體,抱著老子天下無敵的壯志,用一雙看透天下商機的眼,無畏的湧入了泱泱的創業人潮。

然後,過程不表。總之轟轟烈烈天翻地覆,最終多是無奈於生計而妥協求全,結局要麼是偏離初衷失去最初的心氣,要麼是草草了事繼續迴歸平凡。

總結下來,80、90這一代創的往往不是業,而是新;想用自己年輕而執著的一腔熱血去撼動未來,從而換得認可與青睞;但總是事不遂人願。

好了,這並不是一個叫文叨的中年油膩男,在經歷了創業失敗後而開的洩憤公眾號。那麼,就從個人角度總結一些經驗,給初次創業的年輕人一些建議。

首先,你創的一定要是業,而不是理想。

企業的唯一訴求就是盈利,沒有人是為了達到餓肚子的目的而去創業併為之奮鬥奉獻的。就像我們明白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一樣,企業就像是我們嗷嗷待哺的身體,而利潤則是不斷供養的各種食糧,一旦斷糧,就會出現各種信號提示我們這是危險即將來臨,達到一定程度後,甚至會影響我們的基礎判斷和行為能力,從而做出錯誤的決定,進而導致滅亡。

但理想卻不一樣。它像是青春期的荷爾蒙,能使我們興奮,對感興趣的事物充滿期待和慾望,可就算失去,我們只能說人生不夠完整,但並不致命,身體還能夠按照你思想做基礎運作,並可以完成90%以上的你想要完成的事情。

舉這樣一個比較容易理解的例子,是想說明你在創業的時候,不能越過市場的基礎需求而直接嚮往理想型的升級版產品,這樣你的市場教育成本才是最低的,並且可以不用浪費大量口水去向消費者闡述你的理念(即便它可以擊破各種行業潛規則和灰色操作地帶)。只有在提供市場認可的基礎產品和滿足市場需求的基礎服務後,你的項目才可以順利度過初創期從而免於夭折。

案例閱讀:原點設計工作室(我的合夥創業項目)所提供的產品是家庭設計和裝修服務,而我們將服務對象定位於“對生活品質有追求的志同道合者”,這在家庭裝修中屬於微眾群體,而我們提供的產品服務標準也是按此來執行,這樣,雖然在初創期獲得了不錯的客戶口碑,可介於微乎其微的口碑傳播能力和高溝通成本的教育認知,大大限制了初創期的生存環境,也就掐斷了將理想發揚光大的機會。而如果換個方法,不固執己見,在制定產品服務標準時能夠將服務分級,拉長產品線,適應市場的眾性需求,再通過需求引導向高品質服務過度,也許會是不一樣的局面。

其次,別犯精英主義的錯誤。

這是一個真正有能力或自認為真正有能力的創業者最容易犯的錯誤。所謂精英主義錯誤,簡單來說就是在一群人協同完成一件事的過程中,總會有一兩個人偷懶蹭了別人的勞動成果,而通常又會有一兩個特別出類拔萃的人,他們認為與其花時間浪費在跟團隊溝通上還不如自己直接把想法實現出來。而通常結果就是:可能一兩次高效率的完成了工作,但團隊中解決問題的多元化機會被扼殺了,這就是個人主義和精英主義。

這樣講並不是要抵制精英,因為有的時候確實是一個人就可以把問題解決了。而是精英要在團隊中承擔更多的責任和義務,除去擔任KOL(關鍵意見領袖)的角色以外,更需要激發出團隊成員的能動性。與之相反的,精英主義錯誤則是在團隊協作不同頻的情況下,對事情進展作出絕對貢獻的人對其他人表現出不滿、不耐煩、甚至詆譭等的傲慢姿態,從而產生個人進團隊退的發展狀況。

這也是很多受過高等教育的創業者最易犯的錯誤,雖然在學校中有過大量的團隊協作模擬訓練,但它與爭分奪秒的真實商業環境不同,壓力會迫使人忘記正確的做事邏輯去憑下意識做出反應。

思維延展:記得上大學的時候和同學一起去刷魔獸世界(一款風靡十餘年的魔幻題材網絡遊戲),其中資料片巫妖王之怒的CG動畫中說過這樣一句話:真正的強大,是激勵人民的心。現在細品起來,沉迷網遊也不一定全都是壞事,正確的經驗早已通過阿爾薩斯(魔獸世界人物)傳遞給了我們,只不過那時太年輕,還聽不懂許多的語重心長罷了。

第三,你可以完美,但市場可不會等你。

原點設計工作室最早想推出的產品可以用完美來形容。就是通過把高端家裝“一房一設計”的服務理念帶入到大眾消費階層,通過定稿設計方案來確定裝修預算,使家裝真正做到0增項,並且通過用產品替代素材來強化設計真實性,從而解決頻繁增項和設計與交付效果不一致行業的痛點。為實現0增項與預算匹配方面的準確,我們做了大量產品統計與模型建設,浪費掉太多時間卻最終也沒有達到想要的結果。事實證明,六年過去了,家裝市場經歷幾番沉浮,幾番進化,0增項也只是停留在口號和憧憬的美好階段,沒有哪家企業敢去在用戶篩選期執行此原則。原因很簡單——客戶不願相信“裝修原來要花這麼多錢”的真相,倒是更願意接受小刀慢剌擠牙膏式的裝修消費模式。一旦有人去追求完美而去做這件真實的事,要麼被群起而攻之,要麼被敬而遠之。

其實避免這種完美型產品的出現有一個非常簡單且行之有效的方法——用最小化可行性產品去測試市場反應,比如你要推出方案定製型的0增項裝修服務,那你可以直接去問問已完工的被增項客戶:如果在裝修前就知道要花費如此多的預算才能實現現在的設計效果,看看Ta是否還願意為之買單。完美型產品往往是把這兩個步驟顛倒過來,看上去簡單可笑,但很多創業者都沒有弄明白:最重要的是你做什麼,而不是推出一款無懈可擊的產品去做。因為時間往往是一個創業者最大的成本。

思維延展:同為80後創業者的李想,在創立汽車之家的時候訂立了如下一條工作準則:先做到60分,再去做100分。不知高傲如你是否也跟我一樣對此有過嗤之以鼻的態度,但經歷過盲目自信的打擊後,才清楚認識到只有先完成了市場60分的基礎題,才能夠領取到那張100分的任務卡。

第四,雖然創意很值錢,但不要將其上升到商業機密的高度。

不論哪個時代,創業的基礎都是創業者通過發現原有事物的不足,再經過流程優化、技術升級、服務改造等方式,為更高效、便捷、人性化的達成該事物的原始需求目標,而做出的創意改變。

在這個環節中,更多人把重點放在了創意上,而忽視了事物的原始需求,這非常嚴重。原因在於每個事物都是一個多面體,而每個人看事物的角度並不一致,有些高超的創意閃閃發光卻只是停留在局部很小的一個範圍內,如果把這當做商業機密閉口不言悶頭造車,最終的結果也只是坐井觀天罷了。

退一步講,就算創意可以突破事物的侷限性達到大範圍覆蓋,而你還具備了將其實現的能力且選擇單幹,看似能取得一定壁壘優勢,實則卻讓你丟失了做成一件大事所需要的聚人的能力,而這種能力會讓你擁有更多的優勢;相反如果你不具備,創意只是停留在創意階段,那麼這個機會也不會完全屬於你。

以上幾點,就是我對自己上一次創業失敗的總結,也希望能夠通過分享自己的親身經歷,給初次創業者提供的一些參考,不要走上重蹈覆轍的老路,畢竟創業本屬不易,作為同路人,需要並肩攜手,共同前行。


既然是從上一次創業失敗聊起,引子做完了,總該講些正文。

其實創業和帶兵打仗很像,都是一將功成萬骨枯的場景設置,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改革開放命題下,成功的創業者寥若帝都霧霾下的繁星,失敗的創業者卻不計其數。這並不是說我們這一代的創業更難了,而是創業失敗的概率本就很高,況且創業潮的流行,使創業者佔社會基數的比例大大增加,也就愈發明顯起來。

我有一些現在仍遊刃於創業初創期危機邊緣的朋友,他們當年在供職企業中也都是中流砥柱的角色,之後信心滿滿的放棄了高年薪的舒適環境而選擇自己投錢去幹事業。近期我自己也閒了下來,也去朋友們的企業走走;攀談之間,都有說不完的話和吐不盡的心聲,聊發展聊市場聊客戶聊成本聊創業本身等等,偶爾也會推杯換盞;當喝醉後壓力可以暫緩釋放的時候,好像每個人都和我說過同樣的話“咱小老百姓,沒資源沒關係就不應該創業,如果當時沒辭職,現在收入穩定,家庭和睦,時間充裕,想去哪去哪,該消費消費;現在這樣,快跟個要飯的似的了。”這些話說了也就過了,第二天還是要爬起來,硬的像條鐵漢一樣為明天奔命。

對於創業者來說,這並不是什麼正面言論,把它寫出來,也並不是要提醒初次創業者創業很殘酷,大家在決定邁出這一步的時候都早已有了面對殘酷的覺悟。而我想說的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人是會變的,面對的環境和想要的東西都會變,從無牽無掛、毫無羈絆到高堂上坐,幼兒待哺,種種跡象不斷提示你,留給你折騰的時間不多了,你要去承擔起屬於你的責任了,這可能會是創業最大的危機

對於身處這個環境的二次創業者,形勢還要更加嚴峻。他們不僅要面臨更新更激烈的創業競爭環境,還會恐懼於再次創業給來之不易的正常生活帶來的不確定和不穩定性。對於二次創業者來說,初創的激情已過,重新找到邁出那一步的勇氣和自信反而是關鍵所在。

我認為,勇氣源自於自身社會責任的穩定。當一個人衣食無憂不會為明天的生存問題而發愁的時候,他才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能夠去思考應該過怎樣的人生。同理,創業需要雄厚的後勤保障體系(包括持續穩定的經濟、充裕的時間、志同道合的夥伴、理解並支持你的家人)來揚帆遠航。也許你會說,這些會束縛住你的手腳,會讓你無法合理權衡兩方面的利弊,但我要告訴你,這就是二次創業者所要面對和解決的問題,因為我們有更多顧忌也需要更多保障,我們必須在完成更多基礎任務的前提下才能安心去做一直放在心底的那件事。我把這種方式叫做“妥協之後的輕創業”——就是專心致志的,把碎片時間投入到你真正想要去做的事情上,不要讓它影響到你應該履行的社會責任層面的東西,然後再認認真真的去做那件事並把它做好。

有時我想,如果只是把創業當做人生的一段經歷的話,那麼就算哪一天不做了或做不下去了,也可以華麗轉身,告訴全世界我曾經精彩的拼搏過;但對於勇於再次邁出創業步伐的二次創業者而言,創業則是對自己人生的一種態度。如果選擇再次踏上征程,文叨建議你,這一次就不要以功利心作為創業的驅動力,因為你也知道它會使你快速疲憊並遺失初心,也會讓創業變的乏味並疲憊不堪。你只需要做好那些等待著你去做好的事情就好,而財富和榮譽只是隨之而來的附屬品。

所以,這篇文章不僅僅是寫給初創者的建議,更是寫給二次創業者的勇氣,當然也包括我自己在內。

在看清了家裝室內設計浮躁的本質之後,我發自內心的想為這個混亂不堪的行業做些正能量的事情。那麼,既然是以公眾號為媒介發表觀點,就用一個現下比較流行的詞彙來定義這次因熱愛而發起的輕創業吧——迴歸本心。《設計雜說》會從我個人的主視角來聊一聊家裝室內設計的那些事兒,既不鑑賞案例也不為哪位大師歌功頌德,只是從設計從業者本身出發,去發掘、去分享、去傳承那些掩藏於霧霾之後的設計該有的精神。

說直白點,我想通過這些文字為中國家裝室內設計的發展做些事情,讓更多的人因為熱愛而加入這個行業。

好吧,調性已定,後面我們就下期再聊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