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淡的回憶,濃濃的鄉情》

《淡淡的回憶,濃濃的鄉情》

時隔許多年之久自己沒有走過這條路了,重新徒步踏上通往南宿舍到九龍崗礦東門口的大道,環顧四周,映入眼簾的一草一木,田園屋舍,黃土高坡,心裡油然蕩起昔日風雨歲月中的件件往事…

身臨其境,觸景生情,尤其是久別重歸故里,看到以往熟悉的場景,處處充斥溫情。昔日的年代裡,多少細節勾起我的回憶,多少樸實厚愛讓我難易忘懷,多少記憶讓我感動不己。歷歷往事,縷縷暖意,絲絲真情,猶如一幅精美的畫卷,印記在自己的腦海,彷彿似一幕幕電影或電視劇,不斷地逞現在我的眼前…

礦東門外朝東有一個“西小街”,它是五六十年代最繁華昌盛的“香港街"。在老小街的西頭有一戶座北朝南的照相館,館長兼攝相師老楊頭,瘦矮個小,佩戴一副老花眼鏡,顯得格外勵練精幹。照像在當下十分時髦,新穎時尚,每逢大事、喜事、畢業、重逢、離別等事都要在這兒留個影。

照相館對面,門朝西的是郵政所,它是當時東礦淮南市郵電局下屬唯一分支所。那時誰家裡若有事寫封信寄出外地,不識字佔大多數的人,就來到此地門口,請一位姓杜的老者代筆寫書信郵寄。如果發電報都得到東礦淮南市郵電局裡去辦理。再朝上坡行走不遠,一條東西道,西邊就是南宿舍高大圍牆,它東西南北各角拐有四座碉堡,先有兩個大門,北大門和西門,後來建立礦職小學又有南邊的小後門。此路中段有一處座南朝北的幾間房屋,這就是“派出所",當年自己出生後,父母報生註冊登記就在此辦理的戶籍。

南宿舍北大門斜對面,就是淮南礦區獨一無二的燈光藍球場。無論白天或夜晚,整個礦區許多球賽都在這兒進行,藍球是當時唯一的體育競技項目。有時很晚了,家離很遠小夥伴們都來看球,不畏艱辛,以睹為快。

大路再往西行走不多遠,有座橋,大戲院子就在橋頭西邊,哪年月不論古裝戲,還是現代樣板戲和各種會演都在此上演,自己小學後半時也曾多次到此演出,這兒是當年的“大劇院"。每逢過年首先要來南宿舍及“西小街",花光新年的壓歲錢,然後再問家長要錢才去“東礦"花園、魚池或“東大街"玩耍。

大戲院門臺高高的,不下二十幾個臺階才能上到門口。每當要剪票進場的時候,先有票的人直高氣昂,得意洋洋回頭一眸。劇院多半是演戲,直到七十年代初期,穿插著也放映電影。不論礦區召開何種大會及批鬥會、宣判會都會在此進行。後來有了新新建村鐵道叉口旁的新電影院,叫東風影院。它就是仿照南宿舍戲劇院樣式建造的,是九龍崗礦的本土工程師設計圖紙,本礦建築隊建造,以及該地區中小學生及社區人員,工農兵商全體以赴,無私奉獻,忘我勞動,不計時間,不講報酬,齊心協力,共同打造起來的一座新型影劇院。當年我們每個中小學生還都獻過一塊紅磚,併到現場搬運磚頭,推運沙石,投入到熱火潮天的勞動大軍中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