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媽媽的層次,決定了孩子的未來

母親,是孩子一生最重要的領路人。


母親是怎樣影響孩子的一生呢?


一部《紅樓夢》,給了我們答案。

1. 趙姨娘:自私的母親,養不出大度的孩子

趙姨娘本來是賈府的丫環,後來成了賈政的姨娘,生下了賈環和探春一雙兒女。

有兒有女,還有賈政的寵愛,本來她可以活得愜意滋潤。

賈政寵她,連親兒子都讓她親自教導。

如果她肯用點心,好好教導賈環,他日賈環出息了,她更有一番好光景。


《紅樓夢》:媽媽的層次,決定了孩子的未來


可她愚蠢短視,膚淺短視。

她只看到了眼前的寶玉受寵,便心生不滿。

她時時拿寶玉和賈環比,貶低賈環的自尊心,慫恿賈環和寶玉對著幹。

在這種對比下,賈環對寶玉也十分怨恨。

《紅樓夢》:媽媽的層次,決定了孩子的未來


一次,賈環趁著離寶玉近,故意把蠟燭向寶玉臉上推,想燙瞎寶玉的眼睛。

愚蠢自私的母親,養不出大度的孩子。

在趙姨娘的“耳儒目染”下,賈環聽慣了髒話,習慣了指責他人,在讀書明事理的年紀,卻一門心思地小家子氣。

連親爹賈政都看不上眼,覺得他“人物委瑣,舉止荒疏”,沒有一點大家公子的貴氣。


2. 薛姨媽:過度溺愛的母親,養不出有是非觀的孩子

自從丈夫去世,薛姨媽把自己所有的愛,全都傾注在兒子薛蟠身上,對薛蟠百般溺愛,有求必應。

在溺愛和驕縱下長大的薛蟠,“五歲上就性情奢侈,言語傲慢”;

終日只知鬥雞走狗,不學無術,蠻橫霸道,整天胡作非為,被稱為“呆霸王”。

《紅樓夢》:媽媽的層次,決定了孩子的未來


一出場,薛蟠就在“縱惡行兇”。

為了得到漂亮的香菱,他讓手下豪奴打死對方,惹上了人命官司。

得知消息的薛姨媽,沒有一句責備,反而擔心兒子有麻煩。

她給親戚寫了封信,疏通關係,然後以“北上待親”為名,帶著薛蟠和寶釵離開了。

薛姨媽從小溺愛薛蟠,小時候不捨得管,待大了想管又管不了,以至闖下了滔天大禍。

最後薛蟠因殺人被控入獄,險些丟了性命。

薛姨媽才追悔莫及。

老話說得好:“慈母多敗兒。”

母親對孩子的每一次溺愛,都相當於在孩子未來的人生道路上挖了一個坑。

坑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

不縱容孩子的過錯,教會孩子樹立正確的是非觀,孩子才會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3. 李紈:有遠見的母親,都捨得讓孩子吃讀書的苦

按說,賈府是世家大族,必定十分重視教育。

但未必如此。

賈家有自己的私塾,本是為了方便族中人讀書而設,但一代代下來,私塾的學風很不好。

私塾的先生賈代儒經常有事不能上課,就是孫子賈瑞代課。

賈瑞“圖便宜沒行止”,平時就逼著學生“孝敬他”

後來,更是色迷心竅,看上了鳳姐,被鳳姐毒設相思局。

學識不行,人品更不行的老師,哪能教出好的學生?

所以,私塾裡的學生大都無心學習,時常鬧事。

只有一個人例外,就是賈蘭。

賈蘭專心讀書,一心要考取功名。

這都要歸功於賈蘭的母親李紈。

《紅樓夢》:媽媽的層次,決定了孩子的未來


李紈,出身於真正的書香世家,父親是國子監祭酒(大致相當於現在的北大校長)。

丈夫守後,李紈安心守節,一心教子。

她嚴格遵行國子監的教育方式:勤讀書,修德行,遠富貴。

她避開喧囂,住近大觀園裡偏遠安靜的稻香村,好讓兒子有個安靜的讀書環境。

平日裡,李紈嚴格要求丫環不許在屋裡遊戲說笑,避免賈蘭像寶玉那樣鑽進了脂粉堆裡,亂了讀書的心。

賈蘭讀書讀得再晚,她都會在旁邊陪著他,耐心地等他完成當天的學習任務。

一次,寶玉和眾人都在玩耍,只有賈蘭在學習射術。

寶玉問他這會子調皮,玩什麼射箭?

賈蘭說:“閒著也是閒著,不如練練射術。”

禮、樂、射、御、書、數,合稱六藝,是古代官學必學的課程。

沒有人催促,賈蘭能主動地想到學習。

在李紈的循循善誘下,賈蘭早已養成了自覺學習的習慣。

難怪在賈府被抄家,沒落之後,賈蘭能憑著自身的才學,復興賈家。


最後,賈蘭光耀門楣,李紈也母憑子貴,誥命加身。


其實,不論是趙姨娘、薛姨媽還是李紈,她們都有一顆愛子的心。


但如何愛孩子,實在是大有學問。


好的母親,目光長遠,關愛而不溺愛,捨得讓孩子吃讀書的苦。


願每一對父母都心懷遠見,帶著孩子走向更廣闊的天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