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的第二戰場:冰箱保衛戰

疫情期間的第二戰場:冰箱保衛戰

疫情期間,餐館關門,外賣停送,一日三餐都在家解決,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首先需要購買相應的食材,加上對食品供應短缺的擔憂,不少人可能一次會多買些蔬菜和食品,加上超市、菜場是人群聚集的場所,相對來說感染病毒的幾率較高,因此大家都儘量減少了外出買菜的次數,自然而然養成了囤菜囤糧的習慣。

最近物價上漲了,一下子買回來這麼多食物,如果還沒吃就壞掉了,豈不可惜,因此人們會竭盡全力地把食物塞進自家冰箱,因此面對新冠疫情,冰箱成了我們新的“戰場”,面對幾個常見的冰箱使用問題,我來分享幾點乾貨,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如何增加戰場的可利用空間

有一些食物並不需要放在冰箱裡,把它們從冰箱裡請出來可以節省不少空間,以下食物不用冰箱儲存。

(1)根莖類蔬菜

土豆、洋蔥可以在室內陰涼乾燥的環境中儲存,最近的環境溫度較高,為了防止土豆長芽,建議把土豆放在保鮮袋裡,再放1~2個蘋果,如果土豆已經長芽,這部分含有龍葵素,不能食用,需要用小刀把這部分挖掉,要儘量多削一些。

(2)熱帶/亞熱帶水果

香蕉、芒果等熱帶或亞熱帶水果,不能放冰箱,以防凍傷,而蘋果、橘子等溫帶水果也可以放在室內陰涼處,但要防止水分蒸發。

當心:食物放進冰箱也會壞

最近不少小夥伴聲稱自己囤的食物吃一半丟一半,要知道我們辛苦買回家的食物放進冰箱並不是一勞永逸的,不同的食物,可儲存的時間不同。

1.各類食材的保存時間:冷藏情況下(4℃)

水產海鮮1-2天<綠葉菜3天<肉類3-5天<根莖類蔬菜7天。

2.冰箱不同的分區放置不同食物

冰箱內部的溫度分佈其實是不均勻的,下面會比上面冷,裡面會比外面冷,所以會形成不同的溫度區。

上層溫度暖,適合放一些好保存的食物,像醬料、芝士等;

中層是視線最先接觸,最容易看到的,放近期會吃的食物,比如當天沒有吃完的剩菜可以密封好放在這層;

下層溫度低,適合放一些容易變質的食物,像冰鮮肉、牛奶、豆製品這一類食物。

最下面的抽屜層,有保溼作用,適合放蔬菜水果。

冰箱門也有一定的儲物空間,頻繁地開關冰箱門,這部分的溫度變化較大,也會增加食物變質的概率,這個位置應該放一些對溫度不敏感的食物,比如一些調味料。

3. 如何延長食物保存時間

雞蛋:保存的時候千萬不要洗,會破壞雞蛋原有保護層,反而會加速雞蛋的變質。但是雞蛋表層還是有一定細菌存在的,所以一定記得放進雞蛋託,然後再放進冰箱,和其他食物保持隔離。

綠葉菜:建議蔬果分類保存,特別是蘋果等不能和蔬菜放在一起,因為成熟的蘋果會分泌乙烯,這種氣體會成為蔬菜的催熟劑,加速蔬菜的老化。另外綠葉菜水太多,容易壞,水太少容易蔫,碰到冰箱壁還容易凍傷,整理綠葉菜的時候,先去掉外層腐爛葉子,建議不要清洗,如果有泥土等可用帶孔的保鮮袋分裝放入冰箱, 建議儘早食用。

肉類:買回來的鮮肉有一部分血水,血水會攜帶細菌,最好清理乾淨之後放進冰箱儲存。超市賣的冷鮮肉一直在0-4攝氏度裡儲藏,再次冷凍的話,肉質會收縮(不好吃),所以最好放在冷藏室,3天內吃完。如果量太大,按照每次食用的量分裝之後放到冷凍室。

魚蝦:這類食材攜帶的嗜冷菌非常多,這些細菌在冰箱低溫環境依舊充滿活力,因此海鮮不要和肉類放一起,應單獨存放。

速凍主食:像包子、麵包、饅頭這種澱粉主食,如果幾天內無法吃完要放冷凍室,待吃的時候從冰箱取出充分加熱後和新鮮的一樣好吃。

異味問題怎麼解決

1.為什麼會有異味?

冰箱裡之所以有異味,和食物原味、食物變味和食物串味有關。

食物的原味,比如榴蓮的味道比較特別。食物的變味,有兩方面,一方面冰箱低溫只能延緩細菌繁殖,不能抑制細菌繁殖,這樣當冰箱使用時間長,細菌繁殖到一定程度就可導致食物腐敗變質產生異味,如變質的熟食等;另一方面是,蔬菜採摘後仍會有呼吸活動,在冰箱缺氧的環境下分解產生酒精、二氧化碳,引起蔬菜腐爛,從而產生異味。還有就是串味,有生熟食物混合味,還有不同食物原味混合從而串味。

2.怎麼預防異味產生?

有些時候不注意,把生肉放在保鮮層,一兩天生肉就會出水,血水進入到盒子裡更加容易變質,所以這類容易出水的食物一定要包裝好再放入冰箱;經常清理檢查冰箱,發現變質食物儘快清理;食物分裝可以有效減少異味;剩菜剩飯用保鮮膜密封存放。

3.怎樣去除異味?

除了清理冰箱之外,洋蔥、茶葉、橘子皮等具有去除異味的作用,大家不妨嘗試一下。

定期打掃戰場很重要!

1.比馬桶還髒的地方你知道嗎?

全球衛生理事協會一項《家庭衛生報告》調查,顯示浴室密封膠是家裡最髒的地方,而冰箱排名第二——甚至“汙”過馬桶。46%家庭的冰箱細菌超標,44%家庭的冰箱已經有黴菌繁殖擴增的跡象。雖然低溫可以減緩細菌的繁殖,但細菌的滋生仍然一直存在,其中有一些嗜冷菌,如果防護不當甚至可以引起腸炎,所以冰箱的衛生問題不容小覷。

2.如何預防冰箱細菌滋生呢?

(1)首先,定期對冰箱內進行清理,有水漬或汙漬的地方要用毛巾擦洗乾淨,冰箱的密封條建議每個月用酒精擦拭消毒。

(2)沒有用完的食材最好能用保鮮袋或者保鮮膜密封好以後再放入冰箱,以免接觸空氣腐敗變質。

(3)放入冰箱的食物最好能分類好,將食材、剩飯菜、水果等分開放置,以免互相汙染,滋生細菌。

(4)零碎的小東西最好能放在一個小盒子裡再放入冰箱,隨意扔進冰箱很容易忘記,等想起來的時候就已經腐敗了。

(5)從冰箱中取出的食物一定要加熱完全再食用,這也是預防細菌感染腸炎的有效措施,當然每頓飯做好計劃,按需烹飪,吃新鮮的食物更佳。

疫情期间的第二战场:冰箱保卫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