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地產營銷總手撕樓市“內幕”!房價、買房?“真相”在這裡

開頭先亮一句話:房價在2020年1-4月,確實大部分地方都降了,這是任憑再多專家、學者、開發商、銷售員出來洗都洗不掉的事實。

我不是學者,所以我不會分析週期論這種我覺得“玄乎”但事實存在的事。我也不是收錢的專家,所以我也不會說眼下房價沒跌,跌就是跌。我只用我掌握的、並且更貼近普通人認知的觀點,來寫這篇文章。

之所以會有以上這段小文字,原因是我希望各位能夠從海量的地產文章甚至“被包裝”過的文章中,找到更契合你的內容。當然,我還不敢大言不慚說其中一個契合的就是我,看完再下定論不遲。

10年地產營銷總手撕樓市“內幕”!房價、買房?“真相”在這裡

不知各位是否明白這樣一個背景:有些專家並沒有賣過房,甚至根本沒操盤過地產項目,是理論派;而有些專家可能對上層社會很瞭解,卻根本不瞭解普通老百姓;還有一些,則是媒體人、評論人、甚至是地產作家,他們文字功底不錯,但要論房地產實際操盤,估計從未接觸過。

很不幸,之前的我,可能是一個你們十分厭惡的人。對,我是一個地產超十年從業者,很多項目的操盤手。就是你們眼中負責怎麼定位、做什麼產品更有市場、研究客群喜好、定價、漲價、推售、炒作、做廣告的人。當然,這是曾經。目前的我,是一名地產相關行業創業者+自媒體作者,總之不賣房了。請你們放心,我的言論也接受各位的檢閱(笑)。

10年地產營銷總手撕樓市“內幕”!房價、買房?“真相”在這裡

但“專家們”慫恿買房這件事沒有大錯,因為房價“長期看漲”,這是任憑看空房價人、房價必跌唱衰者想盡辦法想讓房價下跌,也幾乎不可能的事。當然,未來如何買房一定不是像之前那樣閉眼買都能賺錢。

言歸正傳,先來說為什麼房價確實是跌了!

1、下圖是今年1季度部分房企的銷售增速表。

可以很清楚的看到,銷售規模同比19年跌了很多。這裡,我還要補上一刀: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分析認為,大部分企業的業績都有誇大,實際房企銷售業績同比2019年可能降低了40-50%。因為,這裡面有很多房子是要退的,為了數據好看,房企們改變了簽約金額的統計方法。

10年地產營銷總手撕樓市“內幕”!房價、買房?“真相”在這裡

2、再來看這張表,3月全國百城房價增長率。

為什麼看3月,因為1月和2月更多是去年底的成交價格顯示。

10年地產營銷總手撕樓市“內幕”!房價、買房?“真相”在這裡

4月1日,中指研究院發佈3月份百城住宅價格指數,全國百城(新建)住宅平均價格為15195元/平方米,環比上漲0.14%。環比就是跟2月比,上漲了0.14%,這個漲幅幾乎是可以忽略不計的,甚至說明房價上漲明顯乏力。為什麼?

首先,我們有多久沒看到漲幅這麼低了?其次,國家放了這麼多水,房價應該被稀釋太高才對。再次,3月北上廣深一線城市房價全部下跌,對於房價的代表性會更加典型,房價波動效應會慢慢擴大。

3、再來看專家言論。

由郎鹹平教授主持的《郎眼財經》相對在業內是比較受認可的。專欄近期文章稱“部分城市、部分樓盤銷售火爆這種異動現象,主要是集中在豪宅、高性價比樓盤,大部分地方樓市還是非常平靜的”。

4、再來看我的觀察。

雖然不做地產營銷一線了,“眼線”還是有的。據我實際瞭解,我所在城市目前大部分樓盤都在玩同一個套路:“我賣的很好,我正在漲價,但實際開盤結果根本不敢對外公佈,甚至連開盤動作、開盤現場照片都沒有”。

10年地產營銷總手撕樓市“內幕”!房價、買房?“真相”在這裡

那為什麼還是強調,買房依然是一件值得去做的事

這點詳細敘說,是需要不少篇幅的。以下先做概括,有懷疑的不妨留言探討。

1、對於大部分普通人而言,真的沒有什麼其他的渠道可以分散資金,買房也是最容易接觸到的一項“金融產品”;

2、房價不一定是真漲,但數值一定會漲。貨幣貶值擱在那呢,至少跑贏貨幣貶值率是沒問題的;

3、與其說買房子,不如說是買地。大部分房子是不值錢的,值錢的只有地皮,當然是好地皮與潛力股;

4、房地產確實涉及的上下游產業鏈、有房群體利益、地方財政收益、GDP構成太多了。在沒有足夠的行業能夠代替房地產時,房地產還是有存在的價值的。看看發達國家就知道了,何況還有位做地產的川建國這樣的例子。

5、人民日報作為黨報,一再強調“我國房地產不允許大漲大跌”。原因很清楚,大跌是“國難性”事件,一旦發生後果不堪想象;大漲也不允許,因為還有至少2億人沒進城,必須考慮他們的民生需求。

10年地產營銷總手撕樓市“內幕”!房價、買房?“真相”在這裡

重點強調

當然,看到這裡千萬不要認為房子就可以買了。

閉眼買房就能致富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剛需買房也是一定要考慮清楚怎麼買、購買時機這些因素。接下來是靠“頭腦買房”,並且不是簡單的按照一二線、三四線房價分化這樣來區分的。同一個城市,即使像北上廣,也是有值得買、不值得買、風險大的、風險小的、收益大、虧本等不同可能。

後續我將持續介紹如何選擇城市與板塊、如何選擇小區、如何選擇房子、選擇戶型等。如此掏心掏肺,關注一波不吃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