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環遊地球過程中體會到的現實感悟

導語:經典名著有之所以是名著,除了本身是著名小說家手中的結晶,還是反映著我們普通人的生活,從小說人物的舉止投足之間,找到生活的哲理。第一次讀《八十天環遊地球》,當時僅僅是驚歎主人公福克有這樣好運,可以環遊世界,還有別人的資助,一路上像個暴發戶一樣砸錢……而反覆推敲後,筆者漸漸品味出了作者凡爾納的意圖。

19世紀環遊地球過程中體會到的現實感悟

名著《八十天環遊地球》

初識凡爾納,莫過於他的《海底兩萬裡》中的鸚鵡螺號、《神秘島》中的經歷南北戰爭的美國南方人。他是法國的作家,但是掌握著無窮無盡的科學知識。儘管擁有小兒麻痺症不能用腳步丈量大地,但是他不是單單像人們想象中那樣"紙上談兵"。凡爾納開啟了科幻小說的狂潮,和當時爭分奪秒發展工業的法國一樣,時時刻刻體現著冒險精神,不同於一百年前的魯濱遜,《八十天環遊地球》的福克更富有現代主義精神

故事的梗概

男主人公福克是一位與周圍交流不深的英國紳士,他每天最愛的遊戲是去紳士俱樂部和一眾上流人士玩一種叫"惠思拓"的撲克牌遊戲。有一天,他提出用八十天環遊地球的設想,別人很不相信,問他有沒有想過旅行途中的意外事件,福克自信地回答想到了,並帶上新來的法國僕人路路通一起跳上了火車,這個八十天的賭注價值兩萬英鎊,紳士們冷嘲熱諷地旁觀這個自大的福克能不能按時完成。

19世紀環遊地球過程中體會到的現實感悟

十九世紀的倫敦街角

出發的時候,有一個小埋伏,有關英國國家銀行五萬五千英鎊被偷的事件,英國馬上派出菲克斯過去偵查。由於福克這個設想太過不可思議了,提出設想的第二天,也就是福克已經踏上旅程的第一天,報紙爆出了"福克就是這個小偷"的傳言。以福克命名的股票經歷大漲後大跌,諷刺地體現了英國人好賭的事實,英國派出菲克斯過去跟蹤,一直跟蹤了一路。

19世紀環遊地球過程中體會到的現實感悟

《八十天環遊地球》的路線

其實,環遊地球八十天真的是短時間內將地球所有地方走一遍嗎?不是的,這只是一個泛指,真正的情況是,從英國出發,向東繞著地球走一圈,經過蘇伊士、孟買、中國香港、橫濱、紐約,最後到達倫敦。路途中經歷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見到最多的解決方案是給阻攔的人很多錢。這些錢是唯一支持福克的阿爾拜馬爾老爵士,這個高貴的紳士現在腿腳不便,要是再給他十年青春,他會毫不猶豫地將自己的資產投入進去,所以他是支撐福克走到最後的人。在玩賭注期間,菲克斯從中作梗,將路路通和福克、艾爾達分開,企圖拖延時間。神算不如福克,他還是找到了在日本唱歌的路路通。在美國時候,菲克斯藉機逮捕了福克,將他囚禁,直到旅行完成前三天才真正抓到小偷,證明了福克的清白。回到英國後,突然發現東十二區和西十二區的差別,成功贏回一天的時間,並收穫了愛情。

人物的介紹

主人公福克,筆者認為像是一個具備著德國嚴謹精神的英國人,他能準確的預計到環遊地球用的時間,嚴重的守時毛病。但同時,他也能尊重身邊的人,路路通的莽撞,他不計前嫌,原諒了他。是一個敢於以未來來考慮,有遠見的人,不僅僅是表面上用很多英鎊解決了問題,更重要的是,對得起自己的計劃,例如救助艾爾達夫人時,周圍的人都勸他放棄,他說

"沒關係,我還有12小時的空閒時間"面對著偵探的威脅,他臨危不懼,在孟買,扣押他的護照時,他這樣對海關說"我之前是用這個護照過蘇伊士的"既然合法,就不會存在小偷偷渡的嫌疑了,孟買海關相信了他,偵探菲克斯計劃破產。到臨門一腳的時候,偵探逮捕福克,將他關到監獄中,他也是這樣的冷靜,"就會看見福克先生一動不動地坐在長凳上,安安靜靜地一點都不著急"直到真相大白,才給菲克斯幾拳以示憤怒。

19世紀環遊地球過程中體會到的現實感悟

男主人公福克

僕人路通通,通篇下來,總是散發著熱情、如孩童般天真的魅力。真正踏上火車才醒悟自家的煤氣忘關了;面對這個"碰巧"的菲克斯偵探,他只會想到是俱樂部的人派人過來看看福克是否在吹牛皮,然後喋喋不休地跟菲克斯分享自己主人的旅行計劃;覺得自己的事情耽誤到主人行程時,總是擔驚受怕,等到主人說"我們準備一下明天的行程吧!"才放下心來。表演雜技時在觀眾席看到福克,什麼都不顧回到福克身邊。而他真的是這樣子橫衝直撞嗎?這個人其實也有很多生活的智慧,解救差點被燒死的艾爾達夫人時,他裝扮成老土王復活,將艾爾達成功救出。我們印象中的僕人,都是以忠誠、多才多藝的形象出現,而這個路路通,給予了僕人新的定義,有時也會犯糊塗,有時也會因為這因為那煩惱,這讓人物角色更加豐滿

19世紀環遊地球過程中體會到的現實感悟

僕人路路通

旅行的途中,福克和路路通解救下差點要殉葬的艾爾達夫人,她是印度老土王的妻子,接受過英國高等教育也難逃脫印度重男輕女的命運,福克將她救下帶到身邊,後來成為福克的妻子。她在故事中出現的鏡頭很少,卻在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這個角色具備了東方女性特有的溫柔、堅毅,可謂是福克的賢內助,她也接受過英國的教育,同樣具備英國人的冒險精神。

19世紀環遊地球過程中體會到的現實感悟

福克和艾爾達夫人,背景是在印度騎象

而一路上追隨他的偵探菲克斯,是一個過度謹慎的人,一直跟了他們一路。是啊,有這樣狂妄的設想,加上近期的盜竊案,不被別人懷疑才怪!他也是將這個懸賞看得很重的人。同時他也是個有冒險精神的人,持續跟蹤七十多天,產生的經費肯定很多,快要持平報銷的懸賞了,卻也毫不放棄。

小說展現19世紀60、70年代的歷史細節

初讀前幾章,整體的氛圍就像英國發展工業革命一樣的繁榮昌盛,特別是描寫當時英屬殖民地印度,對比被英國統治下的印度部分地區文明程度高,而英國管不到的地區還存在著落後的思想,例如差點被燒死的艾爾達折射出印度封建的文明。然而,諷刺的是,主人公福克卻始終站在中立的觀點。到達孟買時,周圍都是英國一樣的建築,福克"連一眼都不想看""都沒有瞧過一眼",到餐廳吃飯時,戲謔地問店家,兔子被宰時會發出喵喵叫嗎?對應的是貓一直是作為印度的神聖的象徵,面對故意糊塗的店長,他回答

"貓的黃金時代,也就是旅客的黃金時代"。說明英國殖民已經造成當地特色文化的崩潰。

19世紀環遊地球過程中體會到的現實感悟

英國統治下的印度

同樣的是體現在我國。經過獅子山下那座城市時,路路通和菲克斯看到抽大麻的人,這時離鴉片戰爭過去還不夠40年,吸食鴉片的陋習已經從上層社會蔓延到下層社會,酒店裡吸食得正歡的人,作者凡爾納,借路路通和菲克斯將自己的想法表達了出來

"利用人類最悲慘的惡習賺來這筆錢是多麼汙穢啊……中國政府曾經想用嚴厲的法律禁止這種陋習,但沒有見效……男人女人都貪戀這種可悲的嗜好。一旦他們上癮,就再也戒不掉了……如果停掉就會產生強烈的胃疼……最多五年就會死。"提及到了我國邁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英國殖民戰爭,原來我國近代時期,在外國,還是會有相當一部分的同情者的,而不是站在當時歐美普遍意義上的層面,認為殖民侵略是對一個農業國家的幫助。

19世紀環遊地球過程中體會到的現實感悟

殖民地香港

寫到日本橫濱時,刻畫了橫濱的歐洲街和獨居日本特色的"辮天街",這是近代日本主動融入世界的體現。

19世紀環遊地球過程中體會到的現實感悟

19世紀的橫濱

作者凡爾納腿腳不便,也能寫出身臨其境的感覺。而他自己也有對自己法國人的自嘲,路路通面試雜耍時,老闆巴圖爾卡知道路路通是法國巴黎人,就說"那麼,不用說你一定會裝腔作勢咯?"

路路通很不服氣反駁,巴圖爾卡接著說"在法國,你表演的是外國的小丑,在外國,你表演的是法國的小丑"。調侃自己國家出現《小丑》的名畫、雨果的《笑面人》著作,加上啟蒙運動、法國大革命對其他國家或好或壞的影響。

結語:《魯濱遜漂游記》表現的是當時中小階級勇敢開拓夢想的故事,代表著理想化的中產階級。而《八十天環遊地球》,是站在客觀的角度分析自己當今社會不同文化碰撞交融產生的問題,例如殖民者的無情掠奪、當地頑固派不會順應時代的發展,主動拋棄頑固的封建陋習、生活在資本主義社會的人無情、落井下石……通篇都有為作為一個真真實實的人著想他自己尊嚴的事情。這也是我們當今社會不斷提倡的,反覆踐行的人道主義理念,先進如凡爾納,一百多年前已經考慮到這樣的問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