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鵬:“衰退”和“蕭條”如同“悲劇”和“慘劇”的區別

“ 衰退和蕭條有區別麼?當然我覺得最重要的區別就是持續的時間,這對於造成的影響是完全不同的,時間越長,信心越差,週而復始惡性反饋;當下各國都努力避免真正的大蕭條出現,我更願意看到此次疫情只是長週期放緩失衡矛盾中經歷的一次“自然災害”式衝擊,雖然即便未來回到原本的軌道中,我們依舊要面臨著久而不決的全球分配的矛盾,各國的結構性矛盾關係,但這樣的放緩和衰退都是可以承受的,唯獨大蕭條是無法承受的,大蕭條下沒有贏家,民眾喪失掉希望的結果將會對現在原本就非常脆弱的全球經濟政治造成“巨大"的衝擊;”

---付鵬 東北證券首席經濟學家

付鵬:“衰退”和“蕭條”如同“悲劇”和“慘劇”的區別

影視作品中悲劇就是《唐山!唐山》,天災面前悲劇重點在“悲”上,會使看者傷心落淚,或者感覺無奈,無助,而災難之後重建家園重生又能夠讓活下來的人看到希望,人生經歷瞭如此跌宕起伏,如同一場戲劇一般;

而慘劇就是《南京!南京》,慘劇重點自然在“慘”上,往往是慘到致命的,比如車禍,比如家仇國恨還有戰爭...如果說一個人的人生是慘劇的話,那這個人生可能已經該畫上句號;


這一段是我在看戲劇論壇裡有人發的一段話,我覺得挺好在此引述下來,戲劇或影視作品中的悲劇和慘劇和經濟層面的衰退和蕭條的關係非常的貼近;

大家都在將目前的經濟狀況和1929年秋天大蕭條即將到來時的經濟形勢相比,看起來衰退和蕭條同樣是經濟收縮,似乎並沒有標準意義上的差別,簡單的解釋可以說蕭條就是延長版的經濟衰退,就如同悲劇的放大版就是慘劇一樣,經濟收縮的幅度較大,持續的時間較長,當然還有一個更重要的是希望的丟失,這就成了蕭條,不過社會層面“希望”的丟失,這一點無法用數據去量化衡量,一般也都會被大家給忽略掉;

1、持續時間越久,希望的丟失才是最可怕的

蕭條的可怕不僅僅是帶來大規模失業,又或者導致十分嚴重的社會問題,更大層面是源自於過長時間的如果進一步演變為深層次的金融危機和國家信用危機,甚至有將人類推到戰爭的邊緣。

美國曆史上的兩次最長的經濟衰退週期,也都可以稱之為蕭條階段,其中19世紀的美國鐵路危機(1873-1879)持續了65個月之久,而1929年開始的大蕭條僅第一階段經濟蕭條持續時間達43個月,如果只是看經濟數據的話,1929年的大蕭條至少到了第二個階段1938年才算是真正意義的結束,但是如果把隨後各種系統性反饋誘發了二次世界大戰也考慮進去,整個從大蕭條開始的全球十餘年的大變化和衝擊,絕對算得上人類這百年裡面的最大的“悲劇”;

付鵬:“衰退”和“蕭條”如同“悲劇”和“慘劇”的區別

1929大蕭條和現在疫情 來源:東北證券研究所整理

蕭條和衰退都會出現產出劇烈降低,企業普遍破產、高失業率、企業信心降低和低投資。所以如果單純的用經濟下跌的幅度或劇烈程度去定義蕭條,我覺得並不準確,衰退雖然產出層面沒有蕭條那麼那麼嚴重,但程度並不是唯一的衡量標準,我覺得最重要的差別是在持續時間的維度上沒有蕭條那麼長,對於信心和希望並沒有喪失;

衰退和蕭條的關於時間的界定其實沒有一個具體的參數,大家一個共識是持續兩個季度以上即可認為衰退,持續三年以上則可以認定為蕭條;

所以在這次疫情中我覺得“時間的界定”其實要扮演更大比重的角色,而不是僅僅從經濟影響的總量,幅度,失業等層面,這種天災更多的是一個衝擊因子,而不是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長週期因素;

2、貨幣,財政,政府-三管齊下阻止悲劇變成慘劇

長週期維度的經濟由技術,生產率,國際分工,分配機制等來決定,當然就這個層面來說,疫情前的全球經濟的基礎根基也確實談不上好的,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矛盾積攢的基礎病確實是越來越多的,也越來越複雜,這十年的全球經濟框架更像是一個50歲的中年大叔,而不再像前20年那樣是個青壯年小夥;

所以比較貼切的形容就是現在的疫情衝擊,雖然把原本脆弱的全球經濟結構直接送進了ICU病房,如果全球抗不過來持續的時間過長,我們將直接面臨的就是大蕭條;

ICU裡是從死神手裡搶救生命,各國必須同力在應對併發症上面大劑量的抗生素(貨幣,財政,行政管理)使用能夠讓全球經濟從ICU轉為留觀,至少給了全球經濟一個緩衝的層面,雖然其本身的各種各樣的基礎病卻依然還在,但從ICU病房出來才能夠有機會和時間去處理這些基礎病;

至少活著,才能夠有時間去反思,去調整調理;如果死了,白布一蓋,嗩吶一響,就只剩下親親朋友等上菜了;無論是民眾還是企業一旦丟失了希望,那後果才是蕭條階段中最為可怕的;

貨幣政策兜住疫情導致的企業部門和居民部門產生的流動性不順暢問題,輔助財政政策;財政政策兜住遠期預期阻止遠期企業部門和居民部門的資產負債表惡化的預期;而當期就只能靠政府對於疫情的控制,越早控制,代價是一次性計提的,希望就是先從ICU病房出來,再慢慢舔傷口;

3、自然災害的衝擊

在中國政府的示範效應下,我相信主要的經濟體都是有能力去應對此次疫情的,在各國已經快速的行動中,我並不認為會陷入大蕭條的局面,相比較而言我們從情緒上已經正在慢慢的渡過最憂慮的時間,這和我們經歷過的武漢情景有著非常相似的地方;

付鵬:“衰退”和“蕭條”如同“悲劇”和“慘劇”的區別

美國GDP增長預估 (紅色虛線是我的預期,黑色虛線是擬合大蕭條的情景)

此次疫情更多是全球長週期放緩失衡矛盾中經歷的一次“自然災害”式衝擊動盪與1930年代的大蕭條不同,未來會回到原本的軌道中-雖然這原本的軌道也是老態龍鍾且脆弱的;

疫情之下美國經濟將在第二季度出現非常劇烈的經濟衰退,但經濟停擺期應對疫情是不得不做出的選擇,勞動力和企業造成的損害需要用貨幣和財政去進行覆蓋,隨著疫情的可控,各國都會逐步的轉入對於經濟層面的考量,就如中國一樣;

付鵬:“衰退”和“蕭條”如同“悲劇”和“慘劇”的區別

美國失業率預估 (紅色虛線是我的預期,黑色虛線是擬合大蕭條的情景)

控制了疫情,挪出了ICU,那麼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就能夠逐步的發揮穩定的作用,眼下第一要務是控制新冠病毒蔓延;

我們每個人往往被個人感受所左右,在繁榮和衰退的時候都是如此,繁榮的盲目樂觀,衰退的盲目悲觀,媒體氾濫下五花八門的新聞都是隻報道壞事不報道好事,這和當時武漢恐慌的時候大家朋友圈裡面傳播的各種新聞本質上都一樣;

付鵬:“衰退”和“蕭條”如同“悲劇”和“慘劇”的區別

新冠新增的環比和標普SPX 數據:路孚特EIKON

金融市場層面有多少是悲觀情緒?有多少是實質性影響?這兩者要分開看,金融市場現在先考慮的是焦慮的情緒,至於實際的經濟影響那是等情緒平穩後再考慮的事情,先從ICU出來(平復焦慮的情緒),再慢慢舔傷口治療基礎病(實際的經濟損失);

疫情之下,如何掌握掌握股票、債券、匯率、商品的分析邏輯,我在新浪理財大學開設了一門《大類資產配置框架》,揭秘最適合普通人的大類資產配置方法,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

試聽鏈接:

付鵬:“衰退”和“蕭條”如同“悲劇”和“慘劇”的區別

(本文僅為付鵬的知識分享,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