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水縣么關村:100畝辣椒拓寬增收路


惠水縣么關村:100畝辣椒拓寬增收路

  本報訊 一場春雨過後,眼下正值辣椒種植的最佳時期。在惠水縣好花紅鎮么關村的各辣椒種植現場,農戶正在自家的土地裡忙著耕地、平整土地、種苗、施肥、蓋膜100畝辣椒種植正如火如荼的進行中。

  么關村舊寨組村民毛應敏家有7畝多土地,其中6畝用來種植佛手瓜,剩下的1畝3分地,3分用來做菜園種植蔬菜,餘下的1畝全部用來種植了辣椒。“這幾年,我們這裡大力發展佛手瓜種植,土地差不多都用來種瓜了,剩下少部分土地都用來種植辣椒和種點季節性的蔬菜來吃。”毛應敏告訴記者,去年種植一畝辣椒就增收了兩千元。

  像毛應敏這樣通過種植辣椒增收的農戶比比皆是,本組的農戶羅福英就是其中之一。羅福英告訴我們,去年,他們家種植的兩畝辣椒,在受自然天氣影響的條件下,除了自己吃以外,他們家的兩畝辣椒收入達到了三四千元。

  看著其他家種植辣椒嚐到了甜頭,舊寨組的村民胡楊妹坐不住了。去年,在么關村脫貧攻堅工作隊的工作人員入戶宣傳的時候,貧困戶胡楊妹就主動申請1畝辣椒種植。

  “以前我也種植過辣椒,但不會管理,每年的辣椒收成都不好。前年駐村工作隊的來入戶宣傳種植辣椒的時候我就打消了種植的念頭,但看見其他家種植收入不錯,去年就申報了1畝,然後去其他農戶哪裡取點經,正常情況下,今年應該也可收入過四五千元吧。”胡楊妹說。

  為了提前做好春耕備耕工作,2019年年低,么關村通過召開會議,提前謀劃部署,派出所有網格員入組入戶宣傳,在全村以發展佛手瓜為主導產業的情況下,充分調劑出100畝土地來用於發展辣椒種植,進一步的拓寬貧困群眾增收的路子。

  “去年的辣椒種植反響極好,很多老百姓都嚐到了甜頭,通過我們網格員前期的入戶宣傳,同時,考慮到剩餘的土地有限,在去年的基礎上,么關村的辣椒種植增加到100畝,已基本上覆蓋了居住在本村的貧困戶。”么關村駐村工作隊隊長、第一書唐關德說。

  近年來,在以產業助力脫貧攻堅工作中,惠水縣好花紅鎮么關村結合自身條件,通過產業結構調整,以佛手瓜產業來代替低效的傳統玉米種植,逐步走出了一條佛手瓜種植為主,辣椒種植為輔的農業種植模式,老百姓的收入逐年增加。(黔南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