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匈百年恩怨小史3——李廣利時期的漢、匈合戰(二)

四 鼙鼓陣陣——李廣利時期的漢、匈合戰(二)


上節說到公元前106年,衛青去世,漢武帝劉徹火箭式提拔李廣利,與前104年任命其為貳師將軍征討大宛。


漢匈百年恩怨小史3——李廣利時期的漢、匈合戰(二)

李廣利

劉徹徵大宛不為了什麼,為的是“神馬”。劉徹晚年求仙,得知大宛有種汗血寶馬,經方士一忽悠,便認為大宛馬是“神馬”,於是派使節拿著重金去買。使節一去便被扣留,錢也不還,武帝急了,不惜一切也要“盤它”。大宛在帕米爾高原以西,位於今“各種斯坦”境內,距長安的直線距離有三千多公里。劉徹預期在大宛國的貳師城(疑今烏茲別克斯坦安集延州明鐵佩古城,待證實)獲取“神馬”,於是命李廣利為貳師將軍。從這個任命可以看出,武帝有點提前慶功的意思,沒把大宛當盤菜。兵團組建方面更如同兒戲一般,五千匈奴及西域各國歸化部隊外加幾萬各地的小混混,頗有“打死胡人除外患,打死雜牌除內亂”的意味。結果可想而知,還沒走到大宛,部隊就基本全開了小差。眼見這活沒法幹,李廣利就打了退堂鼓,帶著不足出發時十分之一的人回師。武帝大怒,下死命令不許丫的進玉門關,如果敢闖關就見一個宰一個。

漢匈百年恩怨小史3——李廣利時期的漢、匈合戰(二)

汗血寶馬

不過,“神馬”在劉徹心中並不是浮雲,青年舞蹈家的表演也是好看得很。大宛國畢竟是史無前例地遠,兵團的構成也確實有點坑。劉徹覺得李廣利小夥算是“先行先試”,“初心”還是好的,不能搞不教而誅,“懲前毖後,治病救人”,年輕人嘛,認識到錯誤要給出路。於是乎前101年,劉徹仍命此時已在玉門關外逗留了三年的李廣利為“貳師將軍”,連名號都沒改,目的嘛就是讓他“不忘初心,繼續前進”。此次較第一次徵大宛時準備得要充分一些,劉徹使出了吃奶的勁,想讓這位大舅子像當年的衛青一樣“打出來”,湊了牛馬、駱駝等十幾萬,弓弩大概帶了至少幾十個基數的量。後勤更是沒的說,在敦煌附近新設了兩個縣,徵發19萬人駐守,以為後盾。不過兵團構成還是“濤聲依舊”,少部分歸化部隊加上大部分各地小混混,數量有六萬,比上次大約翻了一番(上次的幾萬混混基本被團滅了,不到三年又出來六萬混混,值得玩味)。不得不說,李廣利的這次“長征”,起到了“宣言書”和“宣傳隊”的作用,漢軍經過處,沿途的小國都趴在城頭上看,大有“我在城頭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路上看你”的意味。輪臺硬氣,不讓過,漢軍攻了幾天,血洗了輪臺。到達大宛國都貴山城(今烏茲別克斯坦首都塔什干東南)時,這幫混混部隊已經損失了一半,攻城四十多天,毫無進展。不料此時大宛起了內訌,反對派殺了國王,喊話漢軍:停戰就送“神馬”、吃大餐,非要打那就等著吃“神馬肉”吧。李廣利一看,正好順著臺階下,牽走三十幾匹上等馬、幾千匹中等馬。此時,李廣利別部也攻下鬱成國,鬱成王跑到康居,康居不想惹麻煩,殺了鬱成王,將首級送給漢軍。李廣利此次“長征”,克輪臺、鬱成(功勞算在李頭上)兩國,儘管曲折,“神馬”還是牽了幾匹回來。但班師的部隊只剩下一萬,軍馬只剩一千多(去的時候有三萬,這一千多我估計還包括“神馬”在內),十萬頭牛和幾萬駱駝毛都沒剩一根。細查一下不得了,人員真正死於戰事的並不多,大多損失是因為出了腐敗問題剋扣軍餉以及軍紀不嚴逃兵不斷的緣故。不過劉徹見了“神馬”,什麼都是浮雲,當即封李廣利為海西侯,至於問題什麼的提都沒提。

漢匈百年恩怨小史3——李廣利時期的漢、匈合戰(二)

玉門關

兩徵大宛,拋開人員素質不談,漢軍用兵問題多多。首先,顯而易見,西域諸國跟匈奴不同,與中原內地相似,以城市攻防戰為主,而漢軍兩次出征都沒帶攻城器械。而李廣利也不懂“圍三闕一”、“一點兩面”的道理,不給對方留退路,逼著對方死守,沒有發揮漢軍騎兵野戰的優勢。而且一路上光顧著當“宣傳隊”,太過招搖,行動基本沒有秘密可言,達不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的效果。不過,愛沒有理由,劉徹對這一切都選擇視而不見。劉徹以為,既然“神馬”可以牽回來,“盤”個匈奴也應該沒問題吧?這不,說來就來。

前99年,李廣利領騎兵三萬出酒泉郡,擊右賢王部於天山,漢軍被包圍,雖殺敵萬餘,但自損兩萬多,李廣利本人也差點沒回來。從此戰可以出,漢軍還是原來那個漢軍,匈奴卻不是原來那個匈奴了。前文說過,此時的匈奴領袖是且鞮侯單于,他是伊稚斜之子,從小目睹著老爹吃衛、霍的血虧,內心應該是有很深的烙印。面對漢軍騎兵遠距離奔襲,匈奴開始嘗試集中力量殲敵一部,他們似乎找到了對付漢軍的辦法。

同年,劉徹命騎都尉李陵為李廣利部押送糧草。李陵是名將李廣的孫子,此時正在酒泉與張掖佈防,他繼承了老李家“射擊教練”的光榮傳統,從湖廣一帶挑選了五千人進行訓練。面對劉徹的命令,李陵不服,說我的五千人都是跆拳道黑帶、舉重冠軍外加神箭手,比一般人不知要高到哪裡去了,怎麼能當運糧隊?我願領著這幫人直接去懟匈奴單于,分擔李廣利一部的壓力,這不更好嗎?劉徹覺得這事有點扯,於是對他說:要去就“腿兒”著去,要馬,一匹沒有!李陵更加亢奮,表態:要的就是以少打多,直接乾死單于!

漢匈百年恩怨小史3——李廣利時期的漢、匈合戰(二)

李陵

前99年秋,李陵率其部步兵五千出居延(今內蒙額濟納旗),在浚稽山(今蒙古中部)與且鞮侯單于本部相遇。單于先以騎兵三萬圍困,李陵應之以強弩,匈奴損失不小,撤往山上,李陵追擊,“殺數千人”。次日,且鞮侯單于又以騎兵八萬圍攻,漢軍“斬首三千餘級”。單于兒子親自出馬,率騎兵與漢軍步兵於林木間野戰,被殺“數千人”。漢軍弩兵向單于所在出射擊,單于撤走。漢軍一日數十戰,“復殺虜二千餘人”。匈奴看到將近十萬騎兵圍攻漢軍步兵五千,硬是吃不掉,正要撤退之時,李陵部下級軍官管敢因受上級侮辱投降匈奴。單于這才得知李陵外無援兵,屬於孤軍奮戰,且箭矢即將告罄。單于大喜過望,命弩兵從各個方向向漢軍射擊,李陵率剩餘的三千多漢軍南撤(前述引號內為匈奴戰死人數,合計至少一萬五千,合理推測傷者應不少於亡者,故損失約三萬人)。單于將漢軍引至山下,斷其後路,從山上拋下滾石。漢軍走不脫,損失很大。夜幕降臨之時,李陵決定讓部隊分散突圍。凌晨時分,李陵與成安侯韓延年(韓是列侯,但李陵卻是上級,很耐人尋味)率殘部幾十人突圍,被匈奴發覺,單于派騎兵數千追擊。韓延年戰死,李陵說了句“無面目報陛下”,“遂降”。“遂降”二字是《漢書》講的,我始終想不通,以李陵的性格,戰前信心滿滿,頗有“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豪邁,在戰鬥不利時非但沒想著投降(若打算投降,帶的人越多越好,這是常識,最後剩一個人再投降用處就不大了),還幾次說出“兵敗,死矣”、“吾不死,非壯士也”的話,怎麼突然就“遂降”了呢?近些年我剛想明白,這個問題應該是《漢書》講的不準確,此刻的李陵準確來講應該是“兵敗被俘”,至於是否“遂降”是後來的事。就像解放戰爭中的宋希濂和黃維一樣,在被俘前從未想過要投降,宋希濂兵敗時欲舉槍自盡,被副官攔下,因此被俘。黃維被俘前還坐在一輛坦克中突圍。此二人被俘後都沒有馬上“遂降”,而是走進了功德林接受改造,宋希濂改造得好,1959年首批特赦,算得上是“遂降”。而黃維始終都沒能完全地“改造好”,1975年毛主席說了句“強迫人家改造也不好”,遂獲特赦,這就不能算是真正意義上的“遂降”。可見李陵是否“遂降”並不是被俘之初就能定論。

漢匈百年恩怨小史3——李廣利時期的漢、匈合戰(二)

浚稽山之戰

浚稽山一戰,漢軍五千步兵精銳(算得上是特種兵)幾乎全軍覆沒,分散突圍回到漢地者只有400多人。但匈奴死傷至少有三萬人,且基本是騎兵。以步兵對騎兵,打出了1:6的交換比,在冷兵器時代不啻為一個奇蹟。但從戰略上講,匈奴大獲全勝。面對漢軍精銳,屢戰不利,他們沒有像先前那樣“打不過就跑”,而是發揚了勇猛頑強的戰鬥精神,像牛皮糖一樣黏住漢軍。先是利用人數優勢反覆衝擊,最後又利用優勢地形將漢軍困死在山谷之中。最重要的是,面對漢軍的遠距離奔襲,單于本部空前團結,集中幾乎所有力量“斷其一指”,雖然傷亡很大,但聚殲漢軍精銳,意義重大。從前面的李廣利天山之戰與李陵浚稽山之戰來看,匈奴收穫的同樣是“模式的勝利”,可以說,他們已經找到了對付漢軍的好辦法。反觀李陵漢軍,從接敵開始,軍事指揮無可指摘。錯就錯在戰役佈勢,李陵一開始拒絕為李廣利部押運糧草,提出率本部牽制匈奴單于所部的計劃,這個也還算不上離譜。但從結果來看,李陵部於當年九月才出發,李廣利與右賢王的仗早就打完了,什麼“牽制”一類的完全是空話。後來聽說劉徹不提供馬匹,李陵腦子一熱,提出以五千步兵直接去懟單于本部,這就純屬瞎胡鬧了。首先就犯了機會主義的錯誤,目空一切,輕視敵人。五千步兵能帶多少糧草?在完全無後援的情況下,戰鬥發生僵持的情況該當如何?如果戰局不利,再牛的步兵總跑不過騎兵吧,怎麼撤退?還是壓根就沒想著回來,玩了個純軍事冒險?這一切完全是對士兵生命不負責任的表現。從結果來看,李陵部與單于部甫一接觸,立即就陷入重圍,從戰鬥開始到李陵被俘,漢軍被包圍的態勢從未改變過。發現有被聚殲的危險後,李陵也想過南撤,但人腿跑得過戰馬嗎?所以說李陵還是老思維,認為漢軍精銳部隊一衝擊,匈奴自會潰散,完全沒考慮到對方也會進步,這是典型的軍事冒險。綜上,李陵的失敗純屬活該,劉徹作為最高統帥也負有一定的領導責任,只是那五千精銳被葬送,殊可憐哉!

最後提一句,且鞮侯單于雖是匈奴人,卻是個相當了不起的領袖。李陵被俘後,他非但沒有遷怒李陵(要知道,匈奴此戰損失三萬人,幾乎是三分之一),反而將女兒嫁給他,封其為右校王,押上了全部的信任。反觀劉徹,起初不大相信李陵會降,但耐心只持續了一年。一年後,劉徹派因杅將軍公孫敖赴匈奴接李陵歸漢,公孫敖回稟說李陵正在為匈奴練兵以對付漢朝,武帝一怒之下殺了李陵全族。後來真相大白,公孫敖搞了個大“烏龍”,為匈奴練兵的是另一位漢朝降將李緒。但掉了的腦袋長不回來,原本內心充滿激烈鬥爭的李陵此刻徹底死心,從此真正地“遂降”。李陵死於前74年,在匈奴25年,歷經匈奴三代三位單于,始終被委以重任。在劉徹的晚年,方才對草率誅殺李陵全族一事感到後悔。由此看來,且鞮侯單于無論在政治上還是軍事上都有較高造詣,不愧一代草原雄傑!

漢匈百年恩怨小史3——李廣利時期的漢、匈合戰(二)


前述李廣利天山之戰無疑是個大敗仗,但劉徹絲毫沒有怪罪李廣利之意,可能他覺得李廣利一戰大宛輸得很挺,二戰大宛不就牽回幾匹“神馬”嗎?天山之戰是李廣利與匈奴的首戰,一樣屬於“先行先試”,在此期間出現的“失誤”應當給予“免責”,年輕人嘛,還是要給出路。說不定下一回有驚喜呢?再說了,青年舞蹈家的舞姿實在是曼妙得很!

前97年,劉徹下決心再給李廣利一次機會,幾乎把帝國境內所有後備兵員全部押上與匈奴一決勝負。此次出兵共分三路:左路遊擊將軍韓說率步騎3萬出五原(今內蒙包頭九原區);右路因杅將軍公孫敖率騎兵1萬、步兵3萬出雁門(今山西右玉);中路精銳盡出,由大舅子李廣利打“中單”,率騎兵6萬、步兵7萬和強弩將軍路博德的1萬預備隊出朔方郡。三路大軍,浩浩蕩蕩北行至餘吾水(今蒙古中部圖拉河),且鞮侯單于早已洞悉漢軍行蹤,率軍10萬在餘吾水南以逸待勞,與李廣利部形成對峙。十幾天下來,李廣利見討不著任何便宜,只好灰溜溜滾蛋。右路公孫敖被左賢王部擊退,左路韓說部“公款旅遊”一趟,毫無所獲。餘吾水一戰漢軍中路14萬面對且鞮侯單于10萬既沒有體現出任何優勢,也沒有發揮出任何戰術特點,以李廣利這樣的水平能把大隊領回來,也算是點“苦勞”。此戰毫無疑問也是敗仗,因為漢軍掃蕩匈奴王庭的目標沒有實現,而匈奴擊退漢軍的目標業已實現。

前96年,匈奴且鞮侯單于病死,長子狐鹿姑單于立。前91年,漢廷發生“巫蠱之禍”,皇后衛子夫與遭受陷害的太子劉據先後自殺。武帝掀起大獄,一時血雨腥風。此時青年舞蹈家李夫人早已去世,其子劉髆被封為昌邑王。作為劉髆的大舅,如果不去毀劉據,那就不是李廣利了。史載,李廣利早已暗中勾結其親家(估計也是政治聯姻)、左丞相劉屈氂(宗室,景帝之孫,武帝侄)密謀策動立昌邑王為太子。劉據受冤,李廣利也專程寫了誣告信,給劉據加了一刀。轉年,劉徹漸漸回過點味來,察覺出太子一案有貓膩,開始密查。前90年6月,查案人員告發左丞相劉屈氂老婆用巫術咒劉徹早死,緊接著又查出劉屈氂與李廣利曾一道向流星許願將來讓昌邑王劉髆當皇帝。劉徹一聽就炸了,腰斬了劉屈氂,將李廣利全家下獄。對於小動作不斷、咒自己早點死的李廣利,難道劉徹不來點“人肉刺身”、光是把他全家下獄就結了?這不符合劉徹的風格嘛。原來劉徹也有難言之隱,早在李廣利案發前3個月,劉徹又派他打匈奴去了。這三個月的時間差,讓李廣利撿了條命。


漢匈百年恩怨小史3——李廣利時期的漢、匈合戰(二)

前90年3月,漢軍分三路擊匈奴:西路重合侯(平定太子“叛亂”功封)馬通率部4萬出酒泉;中路御史大夫(平定太子“叛亂”功封)商丘成率部2萬出西河郡(治所在今鄂爾多斯市杭錦旗霍洛柴登古城);東路是重點,由貳師將軍、海西侯李廣利率部7萬出五原(內蒙古包頭)。西路馬通喜提“公款旅遊”一次,中路商丘成本來也差不多,可惜回程時遭遇匈奴右校王李陵(即漢降將)追擊,互有殺傷,各自撤兵。東路李廣利部自然是重頭戲(匈奴似乎也看出來劉徹重視他,所以每次都往死幹他,我認為這絕非巧合),從五原出發西北向1300裡,在夫羊句山狹(今蒙古南戈壁省尚德山,有網友將“狹”字想當然地寫作“峽”,以為《漢書》筆誤,其實大謬。“峽”是兩山間的水流,考察當地地形水文,都是山地,根本沒有水。“狹”即“隘”,意為“險要之處”)遭遇匈奴五千騎兵邀擊,李廣利派出兩千歸化騎兵迎戰,“虜兵壞散”,死傷數百。這次“夫羊句山狹”遭遇戰被《漢書》作者班固吹噓為勝仗,其實漢軍是中了匈奴誘敵深入之計,從之後的戰役進程中或可察之。李廣利見打了“勝仗”,激動得“不要不要的”,立即追敵至範夫人城(今蒙古南戈壁省會達蘭扎德嘎德附近,古人云範夫人城得名於一個姓範的漢將,範某在此地築城,死後其妻率餘部守衛之,故名。本人經過研究,認為此說大謬。首先,漢軍不可能在漠北築城,就連雁門、代郡等位於山西與內蒙古邊界的邊郡都經常被匈奴劫掠,怎有能力在距邊郡1000多里外的漠北築城,如有這個能力,早就打到北冰洋了。其二,漢將出徵從未有攜帶家眷的先例,怎麼突然冒出個“範夫人”,難不成範某“通敵”娶了個匈奴人嗎?即算這樣,也不可能,“範夫人城”這個名字不會是漢朝起的,因為漢朝從不以人名作地名,只可能是匈奴人起的。匈奴稱人妻從來沒有叫“夫人”的,漢匈是敵對關係,不可能用漢人的習慣來命名城市,就像劉邦不會給自己兒子起名叫“劉冒頓”、劉徹不會叫自己老婆“李稚斜”一樣。其三,匈奴以漢降將命名城市卻有先例可循,如“趙信城”即是以降將趙信命名。其四,“夫人”並不一定就是指人妻,戰國有鑄劍師“徐夫人”,荊軻刺秦王時就是用他鑄的匕首。西漢時期還有一個叫“丁夫人”的人。就像現代叫“張愛萍”的,可能指的是一個廣場舞大媽,也可能指的是一位開國上將。其中上將張愛萍這個名字還是自己改的。綜上,我認為範夫人城是匈奴名,得名於一個叫“範夫人”的漢降將),匈奴“奔走”,“莫敢距敵”,班固吹牛是有前科的,其實這又是一次誘敵深入。


漢匈百年恩怨小史3——李廣利時期的漢、匈合戰(二)

開國上將張愛萍

此時出現個小插曲,就是前述當年六月,李廣利全家因劉屈氂案發被劉徹下獄,此時這個消息傳入軍中,李廣利五內俱焚,不知如何是好。有人勸他幹啥都行,就是不要回長安,劉徹是什麼人豬也知道,一旦回去還回得來嗎?李廣利一聽有道理,想搏一把大的,立個大功回去老婆孩子或許有救。於是也管不了匈奴是不是誘敵深入,先去搏一把,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懷揣如此僥倖心理,李廣利帶著他的七萬人踏上了死亡征途。一路西北向1000裡,以騎兵2萬渡過郅居水(色楞格河)北岸追擊匈奴,匈奴也派騎兵2萬迎戰,打了一天匈奴又賣了個破綻。此時李廣利軍中有人看出了貓膩,覺得像李廣利這樣的“神風特攻”遲早要累死三軍,密謀做掉他,結果計劃不周被反殺。此事一出,漢軍的軍心以及統帥的內心都到了崩潰的邊緣,仗也沒法打了。李廣利只好南撤,沒走多遠,到達速邪烏燕然山(蒙古杭愛山)時,狐鹿姑單于親率騎兵5萬追殲這支從上到下士氣盡洩的漢軍,夜戰之中,漢軍兵敗如山倒,7萬部隊就這樣被葬送了。李廣利本人惶惶如喪家之犬,當即投降了匈奴。劉徹聽聞李廣利降敵,將其家族團滅。李廣利本人下場也極為悲慘,降匈奴一年後,遭另一位降將衛律陷害而死。

速邪烏燕然山一戰,是有漢以來對匈作戰損失最大、敗得最慘的一次,也是劉徹生前最後一次出師遠征。此後,鑑於國內疲敝,將無良才,武帝始“悔遠征伐”,於前89年頒佈《輪臺詔》,對帝國崇尚武功的政策做了些微調,開始重視農耕,逐步恢復生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兩年後,71歲的劉徹去世。


漢匈百年恩怨小史3——李廣利時期的漢、匈合戰(二)

漢武帝劉徹

終劉徹一生,其對匈作戰大致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馬邑之謀”前後,此階段是對匈大戰的摸索期,軍事統帥為韓安國、李廣等熟悉中原城市攻防戰的“老派人”,由於“不知彼”,因此也不會達到預期效果;第二階段是從河南之戰(前127年)到漠北之戰(前119年)勝利結束,此階段內將星輩出,最閃耀者無疑是衛青和霍去病,其餘公孫敖、公孫賀、李沮、蘇建等也多有戰功。漢軍基本摸清了匈奴的套路,開創了騎兵超遠距離奔襲的打法。通過河南、漠南、河西、漠北“四大戰役”,漢帝國不僅收復並鞏固(以設立郡縣、屯民益邊的形式)了長期被匈奴佔據的河套及河西走廊,還殲滅及俘敵近20萬,基本給予匈奴以降維打擊。至此,單于本部向更遠的西北方向遷徙,“漠南無王庭”。匈奴此後的行動無非是在邊郡搞一些較大規模的打砸搶,對漢帝國的統治已然構不成任何實質性的威脅了;第三階段就不大妙,漢帝國不僅未能就第二階段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匈奴一方反而有了“振衰起弊”的架勢。此階段的漢軍主要統帥李廣利在天山之戰(前99)、餘吾水之戰(前97)及速邪烏燕然山之戰(前90)三場重要戰役中充當“最佳第六人”,狂送人頭,特別是在作為武帝時期謝幕戰的速邪烏燕然山之戰中,一戰葬送7萬主力,刷新了有漢以來對外戰爭的新紀錄。反觀匈奴,在伊稚斜之後的幾位“長君”、特別是且鞮侯單于的帶領下,逐步摸清了漢軍的套路,克服了原先“勝則蜂擁而上,敗則四散逃奔”的弊病,集中優勢力量,發揮頑強的作戰精神,敢於“斷其一指”。後期還學會了利用有利地形設伏、誘敵深入,特別是在速邪烏燕然山之戰中迅猛追殲,以5萬全殲對手7萬人,也算創造了奇蹟。匈奴有進步,這就給作為對手的漢軍統帥提出了更高的時代要求——必須在衛、霍原有的基礎上有所發展才行。李廣利本身的軍事才能很平庸,徵大宛的城市攻堅打不好,對匈奴的步騎野戰更是渣得可以。劉徹如果頭腦冷靜的話,像李廣利這樣“做醋不酸,做膠不粘”的人是絕對不會用上沒完的。不知劉徹最終是否能悟出一個道理——不是所有的舅子都叫衛青,不是所有的年輕列侯都叫霍去病!如李廣利這般材料,領導對匈作戰十餘年,可想而知,終似邯鄲學步,甭說想出對付匈奴的新辦法,連前輩衛、霍用兵的長處也學不來,行動招搖、遲緩,衛、霍時代那種出其不意的“閃電戰”在李廣利手裡徹底失傳。如此種種,能打贏反而是咄咄怪事。


總之,在劉徹晚年,匈奴勢力相比於漠北大戰後有所抬頭,力量也漸有恢復,不過終究無法動搖漢朝的國本,像冒頓時代“控弦三十萬”那樣的輝煌永遠一去不返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