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隔離日記》 以溫暖寫人生

抗疫一線,一幕幕溫情的畫面,一個個感動你我的故事,激勵著我們克服困難,砥礪前行。在支援湖北期間,常州醫療隊員們讓當地百姓深切體會到了守望相助的溫情,而許許多多的普通人,也讓隊員們堅定力量,以溫暖寫人生。

我們的《隔離日記》 以溫暖寫人生

春風輕輕吹送,百花悄悄綻放。在這個特殊的春天,常州支援湖北的醫療隊員們縱然戴著口罩,仍感受到了盎然的春意,他們相約尋訪春天,像小孩子那樣暢快歡笑。

“長夜終去,雲開月明”,武漢的“復甦”,離不開為之奮鬥的各地醫療隊。他們中有很多人此前不曾去過武漢,在武漢經歷的那些刻骨銘心,也未曾預料。

常州市第二人民醫院護士高婷曦說:“我很喜歡出去旅遊,喜歡拍照,喜歡看風景,我記得去年10月份的時候,不剛好武漢軍運會嘛,我在看新聞,然後跟我自己男朋友還說,等到明年櫻花季開的時候,我們就一起去武漢看櫻花。”

我們的《隔離日記》 以溫暖寫人生

萬家燈火是人間的溫暖,山河無恙是我們的心願。翻開日曆,隊員們已經回家二十多天了,但在湖北的畫面,仍會不時浮現眼前。他們難忘抗疫征程,更難忘其中的感動和溫暖。

常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護師趙成林回憶說:“病房裡面一個老太太,她問我們哪的,我說我們江蘇的,她立馬說我女兒是嫁到江蘇常州的,幾天後上班阿姨聽到我的聲音,她就直接叫我名字了,我從來沒有跟她阿姨正式介紹過我是誰,她說好幾天沒看到你了,然後還挺關心的。”

常州市第二人民醫院護師王舒亞告訴記者:“有一位四十幾歲的阿姨,她跟我說,她說我想回家,我想出院,我說為什麼,我說你現在不是還蠻好的,在這裡我們也很開心,跟我們聊天,她說我回家之後你們就不要那麼忙了,就沒有那麼多病人了。”

駐地酒店距離醫院有些路程,小姑娘們上夜班的路上怕黑,男隊員們會自告奮勇,一路陪伴。駐地酒店也會為下夜班的隊員留一盞燈,彷彿照亮回家的路。都說男兒有淚不輕彈,但在湖北,男隊員們落淚了不止一次。

我們的《隔離日記》 以溫暖寫人生

“我第一次流淚的時候,是我們在武漢已經吃了三十幾天的盒飯,然後那一天突然告訴我們說,我們後方省商務廳給我們請了8位大廚,來給我們做江蘇的菜,那天吃飯打開我們江蘇的兩個加菜,我當時瞬間眼淚就一邊吃一邊就往下流,就感覺那是來自家鄉的問候。”常州市第二人民醫院主治醫師楊樂說道。

每一個小小的用心,都是一份無聲的溫暖。生活中點滴的溫暖大多沒有留下影像,但放在心裡,還是一點點照亮了黑夜,這些足以支撐大家度過無數難熬的時刻。

常州市婦幼保健院主管護師李靜認為:“像我們還是有選擇說我去不去武漢,但是在武漢的一線人員他們是沒有選擇的,他們那麼長時間一直堅持在一線,那些一線的基層人員都是很辛苦的,反而他們還一直感謝我們,我覺得最應該感謝的是他們,謝謝他們那麼長時間一直堅持在那裡。”

常州廣播電視臺記者:譚夢霞 朱崇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