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西藏|流浪漢的“頂禮”

遇見西藏|流浪漢的“頂禮”

巴楚仁波切是一位得證的大師,也是十九世紀末大圓滿的集大成就者,他經常身穿藏民用手工縫製的羊皮長褂,匿名在東藏各地行走。

很少人認出他就是他們企盼見到、敬仰的喇嘛。他雖然過著流浪漢般的生活,卻是當時最著名的精神導師之一。時至今日,人們對他記憶猶新,他是鼓舞藏傳佛教所有修行者的靈感泉源。

一天,巴楚仁波切在路上遇到一群喇嘛,他們正要前往拉薩朝聖,巴楚仁波切請求這些人帶他一起去。帶頭的喇嘛上下打量了他一番,看見他衣衫襤褸,態度謙卑,不像一個作惡的人,便答應了下來。其實這些人根本不知道他的真實身份,只是把他看成一位尋常的託缽修行者,一路上指使他煮奶茶、砍柴薪,並侍候那些出家眾。

遇見西藏|流浪漢的“頂禮”

巴楚仁波切毫無怨言,很高興地做這做那,就這樣,他們長途跋涉穿過東藏偏遠的康區。


在行進的途中,他們聽說附近有一位傳法上師在給一個顯要的喇嘛口傳金剛乘的灌頂及開示教法,這群人便匆匆地趕去參加。他們抵達時,看見寺院外面拴著許多馬匹,精美的馬鞍、花彩將這些坐騎裝飾得十分華麗。

從寺門開始一直到上師的法座前,都用氈子鋪地,一些僧侶排列兩旁,用長管號角、海螺貝殼及銅質喇叭奏出和諧的天樂。寺院裡所有的喇嘛、信徒以及出家眾都戴著華麗的帽子、寶冠以及各種垂飾物,每位尊貴的喇嘛都被迎請到法座上,法座的高度視喇嘛的地位而定,接著法會的儀式便開始了。

遇見西藏|流浪漢的“頂禮”

在灌頂儀式結束後,所有的人都來到傳法上師面前供養,並領受上師放在他們頭頂上的加持。

巴楚仁波切安靜地站在隊伍的最後,等待著加持。隊伍緩慢地向前移動,人們一個接一個地在上師的法座前頂禮,並供養一條白色的哈達,同時接受上師的加持。

剛開始時,上師還將他的手放在人們的頭上,可是朝聖的群眾實在是太多了,最後只得用一根長長的孔雀翎輕輕地劃過每個人來表示加持。

整個過程一直持續到黃昏,當最後一個流浪漢站到傳法上師的面前時,那位傳法上師驚愕地張大了嘴,他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面前這個衣著骯髒又邋遢的人,不就是尊貴的活佛——那位至高無上大圓滿上師巴楚仁波切嗎?

傳法上師趕緊下座,虔誠地俯跪在地上,在圍觀群眾的膛目結舌下,將手中的孔雀翎供養巴楚仁波切,並對這位面帶微笑的聖人再三頂禮膜拜。

小知有話說:

一首歌可以撩起一段記憶

一杯茶可以味染一份心情

當我們讀懂了生活

才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麼

識得寬容 懂得放下

以平常心對待生活

生活無處不是勝境

識得進退 懂得迴歸

以平常心對待人生

人生無處不是坦途

用平常心來生活

用謙卑心來待人

用誠心來處事

用菩提心契佛心

名望與地位是虛幻的

謙虛則更令人敬仰

原來

百鍊成鋼繞指柔的狀態

要的不過是一顆平常心

願小知和您

都能始終保持

“寵辱不驚 閒看庭前花開花落

去留無意 漫看天邊雲捲雲舒”

之心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