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没了可以再找,妈没了就真没了

导读:女人结婚之前,一定要先看看对方的成长环境和家庭成员情况,有时候,嫁给一个人也等于嫁给这一大家子的人。

妻子没了可以再找,妈没了就真没了

01

和一个人结婚,是否等于嫁给他的家庭?

准备结婚的纤纤这里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情况:

恋爱中的纤纤觉得:和他结婚就是创造自己的小家,和他原生的家庭会渐渐脱离,所以嫁给一个人,主要看个人,趣味相投,三观一致,还有爱情做保障,就足矣让两个人的生活稳定下去。

而纤纤的父母觉得:和他结婚,一定要考虑他的家庭,虽说要创造自己的小家,可原生家庭的亲人在往后余生里总要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不能不考虑。

很显然,纤纤想嫁的这个人遭到了父母的反对。

纤纤和对象三观一致,有爱情为基础,可在父母眼里,未来亲家的子女多,又都没什么正经出息,纤纤可能一辈子要活在他们的索取里。

一辈子的事,纤纤不敢不听父母的忠告,可又不甘心放手自己的爱情,不知该如何选择的纤纤只能无助的感叹自己怎么这么命苦。

妻子没了可以再找,妈没了就真没了

02

有很多声音都在说:"嫁给一个人,不是嫁给他妈,更不是嫁给他的家庭,所以考虑眼前人就好,管的太多不是好事。"

事实上,真的如此吗?

也许,和他结婚,只是嫁给了他这个人,不是嫁给婆家,可别忘了,日子是一天天过的,也许,并没有嫁给婆家,可生活里,毕竟是一家人,婆家毕竟是丈夫的亲爹亲妈,怎么可能做到老死不相往来呢?

所以,更多时候,婚姻可以说是两个大家庭的结合,那么既然是两个家庭的结合,女人是不是应该考虑一下婆家的其他成员?

妻子没了可以再找,妈没了就真没了

03

同学维维前年结婚,今年离婚,四年的大学爱情,在不到两年的婚姻生活里,被磨平了棱角。

维维的恋爱是从大一就开始的,两个人是一个家乡的,在大学相遇格外互相照顾,时间一长,很自然的在一起了。

两个人都是很单纯的人,没什么别的花样心思,所以这段爱情维持得格外稳定。

四年的大学恋爱里,他们几乎没吵过什么架,方向一致,目标一致的他们在大学刚毕业就扯证结婚。

可结婚之后维维才发现,公公婆婆经常吵架,有时候还会大打出手,一把年纪的人了,在儿子儿媳面前丝毫不收敛。

而维维的老公,对家里的这种气氛很反感,如果再遇上心情不开心时,会甩脸子给维维看,即使维维没做错什么,她老公也一副:我的家,我是老大的样子。

尽管公公经常骂婆婆,婆婆也依然是一个强势的人,维维还有一个大姑姐,嫁在了附近,所以家里有什么好吃新奇的东西,都有大姑姐的一份。

如果大姑姐只是来吃一吃,那也无所谓,可来了就和婆婆一个架势,东瞅瞅西看看的,非得挑几个维维的毛病才罢休。

关键婆婆很支持大姑姐的做法,大姑姐看不惯的事都会从维维老公的嘴里传到维维的耳朵,为此,小两口经常吵架。

妻子没了可以再找,妈没了就真没了

04

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维维也在极力忍耐,毕竟婚姻不易,要珍惜。

可去年,维维怀孕了,她和老公为了生孩子准备了一点小存款,为的是生孩子时在医院和坐月子用。

刚怀孕没两个月,大姑姐跟婆婆说想要装修一下房子,跟他们借钱,婆婆自己没存款,又想帮忙,于是给公公做思想工作。

公公也不想拿钱,于是骂婆婆多事,骂到气大时就新账旧账一起算,把以前的矛盾也拿出来说,差点要出手打人。

维维的老公不忍心看母亲受辱,于是决定准备把生孩子的这些存款拿出来给姐姐用;可维维不同意,这钱这么借出去,生孩子的费用咋办。

她老公在气头上,不管那些,始终以自己的母亲和姐姐为重。维维不甘心,和老公吵了起来,老公甚至还让维维把孩子打了,条件好了再生。

多次失望的维维也毫不犹豫的把孩子流掉了。当时大概也是在气头上,觉得孩子没了就没了吧,与其这样耗下去,不被老公珍惜,还不如干脆一点,哪怕之后离婚都没了负担。

然而,气过之后的维维,失望之余还并没有完全绝望,期待着和老公搬出去住,可每每提搬出去的事,她老公总是说:"搬出去住你让村里人怎么看我?让我父母怎么活?"

而维维的婆婆也是觉得维维的提议太荒唐,终于,维维狠心提离婚。

在提离婚的时候,还心存幻想,希望老公会为了挽回自己,而心疼自己。可即使到了离婚的局面,她老公也依然以"大局"为重,根本不会在乎维维的难处,还说,我怎么可能为了你去背叛我的亲人。

妻子没了可以再找,妈没了就真没了

05

维维老公这话也揭露了一个婚姻真相:很多人总是用"我和你妈掉进水里,你先救谁"试探男人的真心,却忘了,他怎么可能为了一个女人放弃生养他前半辈子的母亲?

还是那句话:妻子没了可以再找,妈没了就真的没了。

所以说,婚姻里的大部分男人还是会以自己的亲人为主,也许每个人对待问题的看法不同,但更多时候,大家都会为自己的亲人留一线,毕竟那是打断骨头还连着筋的亲人。

所以,结婚前,一定要慎重考虑他的家人,因为血浓于水的亲人总会有相处的时候,不考虑就是犯傻,不要觉得夫妻关系高于亲情关系。

女人结婚前,应该要看看他的家境,这里所说的看家境,不是看穷富,而是看他父母的婚姻相处模式,看他们子女的话语权,看他怎样对待他的母亲。

父母对待婚姻的态度决定了男人对待婚姻的态度,如果他的父亲尊重母亲,爱护母亲,那么相信那家的孩子也懂得尊重女性;反之,就是态度恶劣,容易意气用事。

婆家子女的话语权在两个人的婚姻里也多少有点辅助作用,爱听大姑小姑话的婆婆当不了好婆婆,兄妹感情尤深的男人也不太好相处。并不是说有姊妹不好,但姊妹管得多了或是插足的地方多了,男人和婆婆就自然会听取得多,这必然就是矛盾的根源。

妻子没了可以再找,妈没了就真没了

06

男人对待母亲的态度里,通常包含了他对女性的态度,而太过于依赖母亲得男人不可取。

尊重和依赖是两码事,尊重是对长辈的孝道,可取也应该,而过分依赖可能就是妈宝男、愚孝男的崛起。

也许,婚姻的完美不是靠这些成就的,但压垮婚姻的稻草有可能是这些日积月累的。

所以,婚姻不是儿戏,结婚也不是为了离婚,谁都想用一个梦幻的婚礼去和爱人厮守到白头,既然是一辈子的事情,那么慎重点总是没错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