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圖識路二則


有時讀一張上海街景老照片,總有似曾相識的感覺,但還是無法說出它的方位和路名。若片中有地標建築的話,那辨識就容易多了。但是,有些即便很難辨識的照片,只要用盡片中給出的點滴信息,方法得當,還是能辨識成功的。請看如下辨圖過程:

辨圖識路二則

圖1:1967年,上海街頭。

上面這張老照片(圖1)拍攝於1967年,從牆上張貼的大字報和標語可以看出是那個年代的照片,但辨識度太低,不是那裡原居民的確很難認出它的位置。我第一眼看這張照片,就感覺眼熟,看到過相近街景的老照片。

辨圖識路二則

圖2:1930年代初,上海街景。

辨圖識路二則

圖3:1945年8月,西藏中路近九江路口北望。

先找來一張與圖1路口相近的照片(圖2,1930年代初),仔細對照路口房子的細部,基本推斷為同一路口,只不過還無法確定路名。但圖中後方高出的建築也很眼熟(紅箭頭所指)。隨即又找到一張1945年西藏中路近九江路口北望的老照片(圖3,這張照片中有地標大新公司大樓,就能確認它的位置),發現右側近處的高房子(紅箭頭所指)與圖2的高房子相似,據此初步推斷高房子南側的路口是西藏中路九江路。最後根據圖2路口唯一能辨認的“毛志祥牙科醫室”字號,查看《行路圖》,在上冊圖12中九江路西藏中路口找到了此牙醫所。這樣,三張老照片通過相互比對印證,最後得到辨圖識路正解。


辨圖識路二則

圖4:1970年代初,上海街頭。

圖4是伊文思記錄片《上海印象》截圖,片中有一個半店招:飛躍合作食堂第一門市部和上海第二......看到右側的半個店招,首先會想到上海第二食品商店,但它隔壁從來沒有食堂,更沒有”飛躍“這樣的文革名,隔壁一直是美心酒家。這家被排除。再說”上海第二“後面可能是”十“,或十幾。這樣大的數字商店,可能是五金店,但不會是糧油店,因為店招中沒有區名抬頭。為了縮小尋找範圍,還是先從”飛躍合作食堂“店名下手為好。

經查《新民晚報》,發現該報(1965年8月19日)一篇報道中提及“飛躍合作食堂”在天目東路一帶。另據《閘北地方誌》(第十二編商業-第四章行業-第十節 五金交電業)載,“70年代,上海第二十一五金店推廣“三小四零”(小商品、小零件、小生意;零剪、零拷、零拆、零賣)業務。”後來上海第二十一五金店又併入上海第十六商店。根據上述信息,能確認此照地點在北站附近(天目東路、寶山路等)。

辨圖識路二則

圖5:1989年上海商用地圖中寶山路局部截圖

有了“飛躍合作食堂”大致方位,很快在1989年版上海商用地圖上找到了”飛躍點心店“和”上海二十一五金店“,”飛躍合作食堂“後改名為”飛躍點心店“,店位於寶山路205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