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病由我來治,要用中醫治!”中藥連服數日,一週後檢測結果轉陰!中醫參與率95.52%,總有效率98.44%…


3月31日上午,河北省第七批支援湖北醫療隊乘坐的包機降落在正定國際機場。隨後,隊員們前往指定酒店進行隔離休養。石家莊市中醫院東院區重症醫學科護士王燕霞,進入房間,看到賓館準備的潔淨毛巾,一句“浮子”脫口而出。


她笑著敲了下自己的腦袋。支援武漢的42天裡,為了更好地與患者溝通,王燕霞利用休息時間學習武漢方言,詞語、短句學了百十個。剛才脫口而出的“浮子”,是毛巾的意思。


到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的第一天,她就被當地的方言弄蒙了。在護理一位七十多歲的患者時,老人一直衝她喊著要“浮子”,聽不懂方言的王燕霞愁得想跺腳,繞著病房走了一圈,也不知道老人想要什麼。


“這個?”當指到其他病人的毛巾時,老人笑著連連點頭。王燕霞長出口氣,也暗下決心,一定要學習武漢方言。


25歲的王燕霞,性格活潑,平時喜歡刷刷抖音。自從到了武漢,她的抖音推薦頁成了武漢方言教學專場。“就像學外語一樣,一下子記不住,就記在本上,隨時隨地學。”把幾十個教學視頻放到“喜歡”列表中,又把諧音列到備忘錄,有空就練習。


沒想到,學的幾句方言,起了大作用。3月16日,醫院轉來一位有基礎病的老人,病情偏重。到新的環境,身邊沒有親人,老人抹著淚說:“死了算了,就不難受了。”王燕霞心裡難受,彎著腰在病床前用不熟練的武漢話說:“莫合不過(不要害怕)!聽醫森滴話(聽醫生的話),蠻快就能出克咯(很快就能出去了)!”


聽到她有些生硬的武漢方言,老人破涕為笑,糾正著她的發音,也慢慢打開心扉,一吐心中苦悶,積極接受治療。王燕霞彷彿找到了竅門,自那以後,她每次上班都要來老人床前轉一轉,像百靈鳥一樣,嘰嘰喳喳“秀”新學的武漢方言。


一次順利完成抽血後,王燕霞俏皮地問老人:“我‘蠻紮實’(厲害)不?”


“‘蠻紮實’(厲害),‘蠻紮實’(厲害)!”


老人心情好,病情也逐漸轉輕,轉院前緊緊盯著王燕霞說:“感謝你,好丫頭,河北的‘小燕子’!”得知她馬上要從中南醫院奔赴雷神山醫院,老人豎起了大拇指:“你蠻槓,該油(你非常棒,加油)!”


活潑又好鑽研的她,成為隊裡的“翻譯官”、病房的“開心果”。每天跑前跑後,一會兒幫同事翻譯武漢方言, 一會兒又跑過去教病人說普通話。


得知她要離開武漢了,她一直護理的一位阿姨有些捨不得,阿姨本打算疫情結束後帶王燕霞去看櫻花:“明年再來武漢,一定來找我,我帶你去東湖看櫻花。”


“離開那天,我學會了‘拜拜’的武漢調調。喜歡武漢方言,也喜歡這裡的人們,希望患者們早日康復,疫情早早結束。”一向愛笑的王燕霞在道別時紅了眼眶。


“你的病由我來治,要用中醫治!”中藥連服數日,一週後檢測結果轉陰!中醫參與率95.52%,總有效率98.44%…



王利,大連市中醫醫院門診部主任、治未病健康管理中心主任、中醫主任醫師,大連市第五批援藏幹部、大連市先進工作者。從援藏到非典,每次國家和人民最需要的時候,都會有他的身影。2020年春節,一場突如其來並迅速傳播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節日的祥和寧靜,對從醫近27年的王利來說,出於職業敏感,他時刻通過各種途徑密切關注疫情發展。在被遼寧省衛健委和大連市衛健委分別任命為省、市新冠肺炎醫療救治中醫藥專家組成員後,他迅速地參與到新冠肺炎患者的診療工作中。

進入武漢雷神山醫院後,王利被任命為A2病區副主任。病區開始接診後,除常規及對症治療之外,作為擅長呼吸系統疾病治療的中醫專家,他帶領著中醫治療小組在病區廣泛使用中湯藥治療,還結合中醫理論和疾病特點大力開展各項中醫非藥物療法,包括耳穴壓豆調臟腑、五音療法調情志、香囊醒神驅蟲晦等。此外,他更是在病區中對康復期患者推廣八段錦等中國傳統養生保健功法,增強患者的體質,對患者的危重症轉輕症及縮短治癒週期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隨著採用中醫療法的患者療效顯現,雷神山醫院採取中醫治療的覆蓋面也日益增多。據瞭解,自收治患者至病區封艙,A2病區共收治患者67名,其中中醫參與診療64例,參與率95.52%。其中,治癒出院62例,好轉1例,總有效率98.44%。


在雷神山醫院,經王利參與和會診並採取中醫干預治療的病例在百例以上。然而,對於中醫來說,看舌象會增加感染的風險,可王利卻說:“戴著手套切脈,雖然沒有平時那麼敏感,但問題不大;帶著護目鏡看舌象,也沒問題。只有一對一辨證,實現一人一方,才能幫助患者正氣歸位,祛除邪氣,快速康復。” 為更好地在雷神山醫院開展中醫診治工作,大連醫療救治中醫藥專家組與雷神山中醫專家進行了多次視頻會診,這也意味著,雷神山的患者都有機會第一時間享受到大連頂級中醫專家的醫療資源。為此,王利逐日按照計劃做準備,與大連專家組嚴密配合,通過高科技手段,視頻同步、音頻同軌,快速查閱病歷、實時與患者互動,大連與武漢實現了艙內艙外、醫生患者的互動。特別是清晰的舌苔展現,完美體現了中醫望診技巧和問診特色,獲得醫患雙方的認可。

在雷神山醫院救治的患者很多,每位患者情況都不同,但其中一位耄耋老人的救治和康復過程最曲折、最艱難。王利用中醫藥的診療方法幫助老人康復,老人開心的笑容、醫者欣慰的笑容也再次印證了有著幾千年歷史的祖國中醫藥學在臨床領域綻放的奪目光彩。3月9日,一位老人被抬下車入住A2病區,緊急安排在王利治療組病房。這是一位90歲高齡的老人,患有糖尿病、高血壓多年。入院時精神萎靡不振,情緒極度低落,對治療信心不大,也不願開口談及任何事,這讓王利對這位老年人格外關注並慎重處方。


老人說:“住進醫院第二天,王利主任對我說,'你的病由我來治,要用中醫治。'我回答說,好啊!我雖相信中醫,但能否治好這個病尚有疑慮。熬好的中藥拿來了,藥味甘,略有點苦,每天早晩各服一包,於是連服數日,3月16日做了一次核酸試檢,居然出現兩個陰性,真是喜出望外!又過了5天,這時吃了10包中藥之後,又測了一次,又是一個陰,我真是高興啊!再來一個就要出院了。我真是感謝王主任,感謝大連中醫院。”3月25日,老人出院了,激動之餘他在病房患者活動區域門上留下了“神奇的中醫中藥”幾個大紅字,並說道:“中醫是國之瑰寶,幾千年的歷史,中藥是戰勝病毒的強大武器,我們要為中醫中藥壯威,為中國人民服務,為全世界人民作貢獻。”



4月3日下午,安康國際會議中心前的廣場上一派喜悅的景象,人們自發趕來列著長隊,拉起條幅,揮舞著旗子,翹首以盼,等待抗疫英雄歸來。


“你的病由我來治,要用中醫治!”中藥連服數日,一週後檢測結果轉陰!中醫參與率95.52%,總有效率98.44%…


安康市中醫醫院張松巖等醫護人員在人們的歡呼簇擁中下車。從1月26日踏入抗疫主戰場武漢至今,他們離家整整兩個多月,與死神較量、與時間賽跑填滿了這兩個月的全部時光。出發時,寒風凜冽。歸來時,已然春和景明。


“你的病由我來治,要用中醫治!”中藥連服數日,一週後檢測結果轉陰!中醫參與率95.52%,總有效率98.44%…


“只要堅定信心、團結一致,沒有什麼困難不可以戰勝。”安康市中醫醫院重症醫學科護士張松巖說,面對危重症,團隊配合與信任往往就意味著生命。“記得在一次氣管插管過程中,我的護目鏡突然脫落了,隊友把我一把推了出去,說不要過來了,剩下的活我來幹。那時距離下班還有一個多小時,剩下的活那麼重,不知道他是怎麼撐過去的。”



2月19日,雲南省中醫醫院急診科主任葉勇被緊急選調到武漢,作為重症救治專家組成員,為武漢54家醫院的重症、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提供中醫診療服務。白天,他進入ICU病房一人一方,精準施治;夜裡,他對中西醫結合治療方案進行優化修訂。


中醫治療的介入,大大降低了病人病情的惡化率和病死率。


2月24日,葉勇在武漢市第七人民醫院查看病人時,有10多位危重病人通過呼吸機維持生命,腸胃功能很差,有些病人10多天解不了大便。他當即開出一箇中醫經典藥方,病人服用兩次後就能通便,兩三天後病情明顯改善。


在他看來,中醫治療重症效果明顯,儘早介入,防線前移,合理使用呼吸機,就能降低病死率。


武漢抗疫,讓葉勇對中醫的發展充滿信心,他說:“從不願吃中藥到要求吃中藥,很多人轉變了對中醫的看法,許多地方正在制定促進中醫發展的方案,中醫迎來了發展的大好時機。”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加速蔓延的形勢,我作為一名臨床醫生,救死扶傷本就責無旁貸。”生命重於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貴州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姚血明沒有絲毫猶豫,主動請戰前往一線。


在醫療救治工作中,他充分發揮中醫藥的優勢與特色,貢獻中醫力量。


剛進入病區工作時,為更詳細掌握患者病情,以便精準辨證施治,提高患者的療效,姚血明深入紅區,面對面查看患者,對症下藥,救治病人,夜以繼日地同病魔較量。“進入醫院工作的第一天,為了讓患者喝上有溫度的中藥,我主動承擔了運輸藥物送進病區的任務。”姚血明說到。姚血明經常回到酒店時已近深夜,通過他和隊員們的不懈努力,他所在的病區中醫藥使用率達到100%,患者服藥後也十分滿意。


“你的病由我來治,要用中醫治!”中藥連服數日,一週後檢測結果轉陰!中醫參與率95.52%,總有效率98.4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