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名單引發藍營地震:吳敦義兩度退讓,邱毅“跨黨”力挺韓國瑜

自國民黨首次公佈不分區民代名單以來,藍營內部的派系之爭迅速檯面化,至今仍未平息。

一份名單,“五路圍攻吳敦義”

外界質疑,在這份名單中前黨主席連戰、馬英九、朱立倫等系統人馬排序居後,而大選參選人韓國瑜影響的也只有部分,反而是被視為親黨主席吳敦義者,包括吳敦義本人紛紛列入安全名單,而這也直接引起藍營政治地震。

剎那之間,國民黨內各路人馬群起攻之:先是包括朱立倫、洪秀柱與連勝文等各系大佬連番開炮,而後羅智強、徐弘庭、遊淑慧等青壯派也到國民黨中央黨部外靜坐抗議,盼國民黨中央能夠收回成命。

一份名單引發藍營地震:吳敦義兩度退讓,邱毅“跨黨”力挺韓國瑜

(羅智強等國民黨青壯派靜坐,圖自羅智強社交媒體)

連勝文質疑這是將個人的前途擺在第一且置於全黨之上,提醒吳敦義面對“自己的良心”。而羅智強則批這份名單不啻是“國民黨的自殺聲明”。

甚至連已經出任韓國瑜副手的張善政都站出來與國民黨中央切割。他不僅在廣播節目中批評這份不分區民單不符合外界期望,還在專訪結束後受訪表示,若真的不能接受國民黨的不分區名單,政黨票還有民眾黨可以投,只要“不要投民進黨就好”。

張善政作為國民黨副候選人,這句“還有民眾黨可以投”氣得吳敦義厲聲警告:張善政若再對外說這樣的話,將對其“黨紀處分”。尷尬的是,張善政本是無黨籍,吳主席的黨紀動不了他。

一份名單引發藍營地震:吳敦義兩度退讓,邱毅“跨黨”力挺韓國瑜

(吳敦義VS張善政,中時電子報)

多方壓力之下,身居主席之位的吳敦義一時顯得孤立無援,兩度修改不分區名單以為讓步。最終,吳敦義列在接近邊緣名單的第14位,局勢方才有所緩和。

對此藍營“宮鬥”,甚至有不嫌事大的媒體專門推出了【五路圍攻吳敦義】系列報道,頗有幾分幸災樂禍的意味。

一份名單引發藍營地震:吳敦義兩度退讓,邱毅“跨黨”力挺韓國瑜

一份名單引發藍營地震:吳敦義兩度退讓,邱毅“跨黨”力挺韓國瑜

(“五路圍攻吳敦義”,圖自鏡週刊)

在二度調整名單之後,媒體追問吳敦義是否迫於黨內壓力才將自己後挪至第14位,吳強調“不會”,只是“有問題必須修改一下。”吳敦義還說,他做兩年黨主席,在國民黨最窮、最艱苦的時候打贏了九合一大選,這些基礎在韓國瑜執政成立後,可以發展公義和諧社會以及和平穩定的兩岸關係,才是最重要的。

可以說,在被艱難“逼宮”之後,吳敦義的這番表態展示了一定的風度和顧全大局的誠意。

邱毅槓上馬英九,與韓國瑜“跨黨連線”?

然而,群雄並起之後,國民黨中央似乎一時難以掌控局面,藍營的分裂尚未結束。

近日,原在國民黨安全名單內的邱毅一舉退出,並被新黨推舉為不分區第一名。而他接受中評社訪問時自曝國民黨各派爭奪不分區名單的內幕,並指稱自己在國民黨名單上的“落馬”是因馬英九臨時要求列入自己的人馬。此言一出,引來馬英九辦公室駁斥,並稱馬英九不排除對邱毅採取法律行動,捍衛自身清白。

邱毅和馬英九鬧得沸沸揚揚,卻頻頻向國民黨候選人韓國瑜遞出橄欖枝,同時營造“正毅聯線”將助國民黨贏得選戰的輿論氛圍。

21日,新黨公佈10人不分區名單並共赴臺選務主管部門登記。邱毅受訪時表示,因為蔡正元已正式接國民黨副秘書長,掌文宣的重責大任,只有“正毅兄弟”合體才能讓韓國瑜逆襲成功轉敗為勝。

一份名單引發藍營地震:吳敦義兩度退讓,邱毅“跨黨”力挺韓國瑜

(新黨記者會,圖自聯合報)

而在同日上午新黨記者會上,邱毅便強調自己有多年“揭弊經驗”,是民進黨的惡夢,希望這次帶領新黨青年軍協助韓國瑜逆襲成功,下架蔡英文。除了表明支持韓國瑜競逐大位,秀出韓國瑜嘗試與自己聯絡的手機截圖之外,他甚至已經為自己設想與韓國瑜的“跨黨連線”設計好了戰略方向

:建議韓國瑜在最後50天多談公共政策,自己則在側翼主打蔡英文和民進黨的弊案,這正是《孫子兵法》所謂“以正合,以奇勝”。

的確,對於新黨來說,“左挺韓國瑜,右打民進黨”當然是在2020大選中佔據一席之地的最佳策略。若能通過旗幟鮮明的路線、創造“正毅聯線”與韓國瑜之間已經聯盟的觀感,或有希望進軍立法機構,並在未來四年與韓陣營增進合作。

一份名單引發藍營地震:吳敦義兩度退讓,邱毅“跨黨”力挺韓國瑜

(鬱慕明文章截圖,中時電子報)

事實上,在國民黨圍繞不分區名單的“亂戰”期間,新黨主席鬱慕明就親自撰文質疑當前民調,聲援韓國瑜。文章開篇寫道:

大選不到兩個月,愈來愈多人焦慮:“韓國瑜到底選不選得上?”我則先反問他們:“票不是在你們手上?只要大家堅定投票,為何選不上?”

回過頭看,這篇在推出不分區名單之前數日見於報端的文章,像是奠定新黨此戰基調的起手式:把票催出來,把賭注押在韓國瑜能選上。

一份名單引發藍營地震:吳敦義兩度退讓,邱毅“跨黨”力挺韓國瑜

(韓國瑜,資料圖)

只不過如此一來,藍營分裂的現狀仍將持續,而新黨和國民黨是否理念一致,韓國瑜對新黨的橄欖枝領不領情,恐怕還要看他自己怎麼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