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媛媛:那些会说话的人都厉害在哪儿

刘媛媛:那些会说话的人都厉害在哪儿

我们每个人每天都要说很多的话,与人打很多次交道,但这并不意味着你完全掌握了与人沟通的技巧,也不见得你很会说话。

《超级演说家》全国总冠军、福布斯中国U30精英刘媛媛做客华章,与你分享她在“关键对话”中的心得体会。以下,Enjoy:

作者:刘媛媛,《超级演说家》全国总冠军,福布斯中国U30精英,媛创学堂创始人

来源:华章管理(ID:hzbook_gl)

情商主题的书,我去年看了有50本,其中包括怎么讲话,怎么沟通,怎么表达爱,同时也包括了一些基础心理学等等。在所有书中,我比较推荐《关键对话》这本书,它曾教过我怎么样在一些关键的场合去说话。虽然每个人每天都在说话,但不见得你会说话,你得在关键的场合能说会说才可以,所以今天我们讨论的内容就主要围绕这本书来进行。

这本书的作者说了一句话,特别深入我心,他说在你的生活当中其实有很多场景是特别关键的,这些场景对你的未来,对你的家庭,对你的人际关系会起到特别重要的作用。

举个例子,比如分手时候的谈话关键吗?当然很关键,一旦你处理不好就会很麻烦。还比如在职场上,你对某个事情有不同的意见,需要你和你的团队提,和你的老板提,那么这个对话就特别关键,当你说了之后,能不能获得别人的赞同,同时你们之间的气氛如何,是彼此撕破脸还是能够达成合作?类似这样的关键场景,职场中多,生活上更多。

01 关键场景的三个特征

什么是关键场景?

关键场景的第一特征是对话双方的情绪都特别激动,所以双方很容易在对话时撕破脸。

关键场景的第二个特征,是对话存在很高的风险。比如说你跟老板谈加薪,如果你的对话没有成功,你的薪水就加不上。还比如你去谈一个合作,如果你搞不定,这个合作就会破裂。然后你去跟你的爱人,跟你的伴侣,跟你的孩子去对话一个问题,如果你搞不定,今天晚上你们家就会大吵一架。

关键场景第三个特征是对话双方分歧很大,比如你想的跟我想的完全不一样,咱们之间对话产生成果的可能性就会很低,如果双方的想法比较接近,我们只要把彼此的想法说出来,就很容易达成一致。

大家有没有看过《安家》这部剧?这部剧里就有很多关键场景。

比如,电视剧里海青演的角色回到家发现公公婆婆带着孩子,孩子一边吃饭,一边玩iPad,她就特别生气,于是就跟孩子说,你吃饭能玩iPad吗?然后爷爷奶奶就在旁边劝:你干吗那么严肃,不玩iPad怎么吃饭?然而海青并没有理会老人,并把孩子拎到一旁训话,对孩子说:你能不能不玩iPad?如果你要玩就不要吃饭。爷爷奶奶跟老公在一旁面面相觑,老公就跟她说:你什么意思?当着我爸妈,你这么骂孩子,你骂给谁听?

这个场景其实就特别关键,因为这种矛盾在我们生活当中经常发生,你跟你家人在某一些问题上没有办法形成一致的意见时,最后导致的结果往往就是两个人都很受伤。

那么在这样的关键场景中,应该怎么去表达?怎么表达才能让这样的关键场景之下发生的对话更顺利的展开,才能够达到我们自己的目的?

其实,开展高关键对话的能力不是每个人都拥有,而且据我的观察,大多数人可能都没有这样的能力。

我曾经在这方面就属于表现比较弱的选手,每次当我意识到我要跟对方的观点产生分歧和矛盾的时候,我就会下意识的躲避,其实这样的想法是比较普遍的。大部分人都特别害怕冲突,特别害怕跟别人的观点不一样,特别害怕不被接受,特别害怕被反驳。然后,我们就会躲避。

这样做的后果就会慢慢的越活越弱,这也是我们大多数人的一种做法。

为什么我们会下意识的选择这么做呢?是因为我们陷入了一个两难选择。比如说,海青如果真的跟那个爷爷奶奶去处理她孩子的问题,她会觉得会导致一个特别差的结果,一定会争吵的很激烈,这也是大多数人的想法。

我们躲避的原因是因为我们陷入了一个逻辑的错误,这个逻辑错误在《关键对话》里叫做“傻瓜式选择”。

每个人都有可能会陷入这样的“傻瓜式选择”,在很多人的想法中只有逃避和争吵这两个选项,没有意识到其实还有第三选择,这在逻辑上就叫非黑即白。

其实,我们往往还有第三个选择,第三个选择其实也是我们追求的方向,想办法把关键对话处理好,最终达成过程和结果双优的目的。

02 从《关键对话》中得到的三个启示

你在做对话的时候,一定要反复的提醒你自己,你的目的是什么?

有一次,我在跟我的合伙人去就一个业务争论的时候,我们两个真的到后面就互相喊停,“停,停,停,你不要讲了”。

这时候我反而产生了疑问,按照《关键对话》应当怎样做?我的目的是我一定要证明,我是公司的老大吗?我说我一定要证明我带的人比我蠢才行吗?我说我的目的难道是要证明对方是一个错误的选择吗?我一定要去证明对方很弱吗?为什么我老是追着他说话当中错误的一些细节,然后想要攻击他?为什么我会连倾听他都不愿意倾听,特别想要在气势上胜他一筹?

在思考这些之后,我在那一刻特别羞愧,其实我的目的并不是去证明我比对方聪明,我的目的就是希望我们能够解决公司目前的困境,然后做出决策去执行,然而我们目前的谈话并不利于达成我的目的。

我们很多人在关键对话当中,很容易就会忘掉自己的目的,转而变为了自我保护,于是我们就开始想要攻击对方,我们开始想要打击对方的气焰,去揪对方的错误,甚至去惩罚对方。

所以我从中得到的第一个启示就是你在对话的时候永远不要忘记自己的目的,因为赢到最后的人,并不是气势最高的人,而是那个达成目的的人。有时候你在对话当中显得很弱,没关系,你的目的达成了。

第二个启示是,展开关键对话需要安全的气氛。其实决定你对一段话反应的不只是这段话的内容,还有你揣测对方的意图。比如说,我今天跟你说了一句话,我说你一定要好好努力,你不努力以后一定会没钱花,然后你会觉得说,这个人说话OK的,我能接受的,我觉得她是为我着想的。但如果,你在你朋友千万豪宅里做客时他跟你说,你一定要好好努力,你不努力以后没钱花,这时候你只会觉得对方是炫耀,在这样的场景中你就很难接受对方的劝勉。

在对话过程当中,我们一定要分成两条线去思考这个对话:第一,我们得想内容。第二,我们得想一下这个对话的气氛,当你觉得对方的意图不善的时候,这个气氛就很难再好下去了。

这一点在我做关键对话的时候深有体会。我会发现有的时候坏事不是因为对方说的某句话,或者我说的某句话,坏事是因为我们俩把对话的气氛推到一个特别激烈尴尬的境地,那时候好像说什么都说不下去了。所以,其实有时候气氛比内容还重要。

为什么以前对话的时候没想过搞搞气氛呢?

如果气氛好了,其实更容易达成合作。在之后的对话中,我会特意去观察气氛,当发现气氛不好的时候,我会先调气氛,然后再进行对话。对于对话双方特别遗憾的就是,本身启示都是怀有善意的人,但就是因为对话的气氛不好,从而导致了一个不好的结果。

怎么搞气氛?请问大家你们在平时对话的时候,如果发现气氛不好,你们会怎么做?要是调整不过来呢?你有没有这样的智慧去观察,如果你发现气氛不好了,要怎么办?

所以,在这里需要学会的第一点就是会停下来先看气氛,再决定要不要说下去。

你知道在对话过程当中,特别容易发生的气氛不好的情况是什么吗?

第一种情况就是有人开始沉默了,就代表气氛不好了。沉默就是我不跟你对话了,有几种表现形式,我给大家举一种表现形式,如果这样做了就是这个人开始回避了。

我以前经常跟别人对话的时候会有这样的一些招数,就是如果对方问我:你觉得我今天穿这件衣服怎么样?有个朋友非常非常胖,她问我怎么样时,我就很委婉的跟她说,这衣服的颜色挺好的。其实就是别人问我一个问题,我会回避这个事情然后找一个别的点去回答,这就是不想再进行对话的另一个表现。

再比如,有一次开会的时候,大家商讨完了一个方案,有个人问大家觉得方案怎么样?我当时觉得这个方案不怎么样,但如果直接讲出来,可能我们双方都会很尴尬,接下来可能就会进行一场不同意见的争论。然后我怎么跟他说呢?我说这个方案我觉得挺好的,但是我觉得有个问题可能你要考虑一下,就是这个方案在推行过程当中可能有点难度。

“可能有点难度”,其实就是一种不想对话的表现。

如果有人这么跟你讲话,其实对方已经不想跟你就这个话题进行讨论了。当然,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根本就不说了,找个借口不好意思我先走了,然后我有事情,先挂电话了,最直接的沉默跟逃避就是离开了。

这种情形在生活当中经常发生,而且以前在用这种招数的时候,我会觉得这是一种情商高的表现。

但是这本书颠覆了我的看法,其实你在回避的时候,在沉默的时候,在转移重点的时候,就说明你没有关键对话的能力。所以,你才做出了傻瓜的选择。

还有一种气氛不太好的表现也很典型,叫做语言暴力。当我攻击你,我给你贴标签,试图证明你的想法就是一种特别“左”的想法或是特别“右”的想法,这都算是一种语言的暴力。

现在是疫情期间,大家都在线上办公,但是线上办公的时候特别容易起冲突。我当时分析了好多的原因,可能因为线上大家看不到对方的表情跟眼睛,如果我们两个对话的时候,你能看到我的眼睛,看到我的表情,就能够知道,现在已经是一个不安全的气氛了。

所以后来,我要求大家视频开会,这样做之后所有人都收敛了,因为大家都能够感受到对话的气氛了,然后不再出现语言方面的暴力了。

03 读者提问

【问】在公司讨论会议当中,如果同事或领导的发言有明显的错误,我要不要当场指出?如何不冒犯对方?

我认为是可以指出来的,如果你的目的,你们公司不是一个靠溜须拍马就能够成功的公司,如果你们公司的目的是想要追求一个更对的决策和更好的业绩时,我建议大家指出来。只是指出来的方式,你不能让老板觉得你指出来就是为了显得比他聪明。

你可以跟老板说,老板,打断一下,您刚刚讲的什么什么地方,可能有一点点的失误,我这边有一个什么什么资料,应该是如何如何,其实老板不会生气的。大家千万不要觉得这种指出会让老板觉得很冒犯,不会的,老板反而会感谢你。

有的问题是需要当场打断的,不当场打断,也许接下来的讨论都没有意义了。

【问】同事把错误推给你,恶语相向,讨论问题的时候他沉默,不面对你,让你感觉到很不被尊重。

对,这就是我们今天说的,你跟对方展开对话的时候,对方有沉默的表现和语言暴力的表现。你知道为什么他有那样的表现吗?其实他是在保护他自己。真正牛的人,真正心态跟格局到位的人不会用这些方法,就是沉默。

你想想看,老板跟你对话的时候会沉默打击你吗?很少,他有什么问题,噼里啪啦把你骂了,他很少说我还要沉默一下,我还要转移话题,不会。

所以,有人在跟你进行这些方法的时候,有人在以这样的方式对你的时候,你要想,其实对方是在保护他自己,抗拒关键对话的风险,人都有自我保护的倾向,这只是他的一个自我保护而已

关于作者:刘媛媛,《超级演说家》全国总冠军,福布斯中国U30精英,媛创学堂创始人

来源:华章管理(ID:hzbook_gl)



《关键对话:如何高效能沟通(原书第2版)》

ISBN:9787111564942

刘媛媛:那些会说话的人都厉害在哪儿

《关键对话:如何高效能沟通(原书第2版)》详细剖析了人们在沟通上常见的盲点,并提供了许多立竿见影的谈话、倾听、行动技巧,辅以丰富的对话情境和轻松幽默的小故事,帮助读者以迅速的方式掌握这些技巧。说得切中要点,让对方清楚知道你的看法,是一种能力;说得圆满得体,让对方自动反省,是一种智慧。运用本书提供的技巧,不论是多么难以应对的局面,你都能够事半功倍地轻松面对。

声明: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

刘媛媛:那些会说话的人都厉害在哪儿

《1+1=1;1+2=1;3+4=1(深度)》

刘媛媛:那些会说话的人都厉害在哪儿

《8分钟“网课视频”刷屏:你以为放弃的是网课,其实失去的是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