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調門那麼高,想學唱的人如何練習?

作者:平沙生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855435/answer/29748133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

京劇調門那麼高,想學唱的人如何練習?

具體舉例來說,現在一般專業的老生唱西皮通用調門是F調,【京劇主要是西皮二黃,各行當調門要求也有區別,在此就是舉個例子】老生常用音域也就是從低音so到中音so,西皮的嘎調就是高音do了,換算成音名就是C4到C5(也就是常說的High C),應該說不算低。可是業餘的唱到E調或者降E也就過得去了,那就不算高了啊。而且跟我學節目裡一般也不是臺上調門,用的也都是低調門。那個節目也確實是面向外行的,因為普遍講得太粗糙了,而且很多人都不會教戲……順便普及一下京劇調門的變遷,以老生為例。過去什麼調門?早年間沒有正宮調(G調)您是甭打算唱角兒的,汪桂芬等很多人都有乙字調(A調),可以參考王鳳卿、鄧遠芳、劉鴻聲、雙處等人的唱片。從譚鑫培這位奇才從武生改了老生之後,才能以六半調唱紅(#F調),但是晚年老譚也唱到了正宮調,參考他的兩批唱片。餘叔巖、高慶奎、言菊朋年輕時候都有正宮調。後四大鬚生,馬連良、譚富英、楊寶森、奚嘯伯,都屬於中低音特別好的演員,晚年留下的資料也比較多,使得後學者調門進一步降低。樣板戲為了和西方樂隊好合作,並且由於其陽亢的審美,高腔太多,所以樣板戲統一定調為E調。文革後很多人還以樣板戲那種偷勁兒卯高腔的低調門唱法繼續,導致京劇調門進一步降低,現在臺上一堆娘炮orz……第二,回答題主問怎麼解決調門的問題。簡單粗暴的答案就是:“天麼天兒嚷嚷!”——老唱片網站長合意語。京劇和大部分傳統藝術一樣,屬於民間藝術,和西方古典音樂那種專業藝術傳承方式大不相同。注意,民間藝術境界可不一定比專業藝術境界低,說的是模式。民間藝術講究口傳心授,多有秘法,所以沒有完整的落在書本的理論。但是好老師一步一步帶著走,到瓶頸點撥一下,這是精英傳承的辦法,非常微妙。題主想解決調門問題,首先要喊嗓。這方面文章網上太多了,我就不一一列舉了。不過我也不是看文章學的。讀書吧,很多時候並不是學知識,而是為了驗證自己的見地。只讀書不實踐,想提高境界是很難的。不然過去讀書人都讀聖賢書,怎麼有很多都成了酸秀才呢?沒有真實的本領,就不能理解聖賢真正的意思。扯遠了。我看過盧文勤先生一篇講發聲的文章,還是很靠譜的。您可以看看。基本而言,沒調門,就是位置太低。唱的感覺應該是居高臨下的,而不是往上拱的。很多愛好者都拱著唱,那是會累死的。要不怎麼我們都學餘叔巖先生那“提溜勁兒”呢,“餘先生說,“用音要像吊桶汲水,四不著邊兒。擦牆、碰桶、磨繩,都是在虐待聲帶!”粘貼一段兒:

餘叔巖的唱腔,作者曾歸納為立、擻、切、整四個字,茲分述放後:
(一)立音始唱前凝氣於下丹田,運氣向上頂下壓,形成高音高點,想像中在上丹田(眉心)發音,使音立起來。這種發音法與西洋聲樂所謂之頭腔發音(headvoice或headattach)完全相同。
(二)擻音發聲時順乎旋律之需要,以聲帶之顫抖,使聲音更為圓潤悅耳。此即西洋聲樂之裝飾音(gracenote)。
(三)切音於唱腔中,把一個音切成兩段或三段,有種剛中帶脆,提振精神的妙用。如《搜孤救孤》原板中“舍子搭救忠呃良後”的啞字一分兩段。又如《烏盆記》最後快流水之最後一句“望求太爺作主張”的“張”字,一分三段,這種清脆悅耳的唱法,在西洋聲樂中叫切分音(syticopation)。
(四)整音餘叔巖說,一段戲就像一棵大白萊,根是根,葉是葉,整整齊齊的。也就是說,一句戲詞不管七字或十字,須有抑揚頓挫。餘派叫“拎上來、丟下去”,但必須完整一體。兩句詞須上下有呼應,一段戲要首尾一致。結束時,要與文武場有默契。這個在西洋聲樂叫諧和(accordance)。

餘叔巖先生三十多歲時候有兩批唱片,第一批是正宮調,第二批是六半調。而且其實他嗓子不算好,不寬,青春期受過傷,累吐血過,一輩子身體不好。但是唱得真講究,精準。頭腔共鳴用得好,高音不用愁。胸腔共鳴用得好,低音不用愁。這低音啊,尤其閉口音,楊寶森、譚富英都是範本。最後,說兩句於魁智的問題。題主真聽不出來他哪兒不好?嗯,因為您對“唱”這個事兒缺乏基本的認識。他的毛病,首先是咬字怯,聽著像評戲,然後是勁頭兒怯,聽著像評戲。發聲不算太差,但是也談不上多好,淨聽見鼻芯兒響了。老生啊,高音要瓷實、峭拔,中音要寬厚、有亮音兒,低音要蒼勁、要拎得住,於魁智的音色一味追求亮,媚氣,賊乎。完全就是反面典型。審美不對不要學戲噢,學了也不好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