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黎宏河:大數據時代文化產業的機遇


觀點—黎宏河:大數據時代文化產業的機遇

在2019年12月26日,由河南省文化產業協會和大河報社主辦的2019河南文化產業盛典上,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電子科學研究院創新中心副主任、高級工程師黎宏河應邀出席並發表主題演講,從大數據的應用、拓展、趨勢等方面,詳細解讀了大數據賦能文旅產業的模式。

觀點—黎宏河:大數據時代文化產業的機遇

現將發言內容整理如下,以饗文化產業同仁。

大數據時代文化產業的機遇


非常榮幸參加今天的盛典,和河南省的各位領導專家,還有文化和企業界的同仁一塊。我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大數據時代的文化產業的機遇》。這幾年大數據這個概念已經非常的火熱了,幾乎各行各業都在提大數據,大家也看到,其實無論是文化界還是其他科技界,各個領域都在大數據領域裡面得到紅利和發展的機會。

觀點—黎宏河:大數據時代文化產業的機遇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電子科學研究院創新中心副主任黎宏河


我們給大家看一組我們身邊的大數據,現在大概每隔兩天人類創造的數據量相當於我們從開始有人類到2003年的數據量;到2020年,地球上每個人每秒鐘產生的數據大概是1.7MB;世界90%的數據都是在過去兩年產生的。這個數據統計的前提,不是說以前沒有出現大數據,是因為這兩年隨著感知技術和採集手段的多樣,數據都已經歸納和採集起來了,還有對大數據本身的認識和範圍的調整。我們傳統的大數據主要是講傳統的量數,現在的大數據除了傳統的量數之外,還包括現代的據數。舉例子來說,以前我們主要講數字和數字有關的叫做大數據,現在包括視頻、圖像等等各方面的信息表達都是大數據的範疇。


大數據的應用前景是非常廣闊的,有60%的人工智能應用場景,都會涉及到大數據的分析。但是我們只有不到千分之五的數據被處理過。這裡有一個統計,對於世界500強企業來說,每增加10%的數據獲得量,將提高超過6500萬美元的淨收入,也就是說大數據的應用前景非常廣泛。這兩年,我們在推進大數據工作的時候,也能看到過去的信息孤島的形式比較嚴重,但是隨著對大數據應用場景的推動,那種過去看得見、但是沒有辦法交換和共享的局面在逐步化解,也推動了整個大數據共享成為一種趨勢。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現在逐漸地能夠看得到,不僅僅讀懂我們自己,也能讀懂我們整個世界。


大數據給我們到底帶來哪些改變?對於文化領域來說,我覺得至少有三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是新的技術改變了我們生產方式。第二是將一些不可能變成可能。第三個方面,是我們數據潛能被挖掘。我分別給大家舉例一下。

觀點—黎宏河:大數據時代文化產業的機遇

這個場景對我們河南的各位領導和企業家不陌生,這是傳統的拓片的場景,直到今天這種手工的方法仍然在發展,如果用到新型的技術,用到數字掃描技術進行全景的掃描,對這種比較難的全型拓,非常簡單就能完成了,我們可以通過一次成像的方式,不需要再次掃描,就能完成整個拓片的展開部分,而且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文物裡面的各種細微的剖面結構,也能夠延續我們的傳統和工藝。


觀點—黎宏河:大數據時代文化產業的機遇

大家也能看到我們採取微痕提取的技術和三維渲染技術,能夠把隨著年代和歲月所斑駁的石碑上面看不清的地方,通過微痕提取很清晰地呈現出來,並且還能夠還原出更加立體的感覺。這是一個經過歲月洗禮,已經失去立體感的圖片,但是我們經過數字化的技術,大家可以看得到,立體感非常的真實。這項技術不僅對於文物保護修復,而且對於研究和其他方面應用都非常有用。

觀點—黎宏河:大數據時代文化產業的機遇

第二種是把不可能變成可能。什麼叫不可能?最不可能就是我們對人的情感捕捉和分析。中國有句俗話叫人心隔肚皮,我們沒辦法猜到站在你對面的人在想什麼,在考慮什麼。但是我們也可以根據細微的方式去總結他。這是我們對現場的演出和展覽的一個時時觀眾情緒表現一個分析值,我們能夠時時看到在場的所有的觀眾和參觀的各位領導的情緒表現值,用數字化的方式呈現,也就是說我們可以察言觀色。我們也通過熱呈現和數字技術,也能看到觀眾參觀展覽各種展現和對每幅作品所表現的興趣。

觀點—黎宏河:大數據時代文化產業的機遇


觀點—黎宏河:大數據時代文化產業的機遇

過去我們總是說計算機或者機器能夠理解的是科學,不能夠理解的叫藝術。但是現在我們可以坦率地跟大家講,只要是藝術裡面能夠有清楚的邏輯和規則的,我們都可以把它變成科學,而且現在也正在變成科學。


第三個就是數據的潛能被挖掘出來。這是一個機構對2018年中國在線旅遊基於去哪兒網的數據給做了一項調研,這部分展現的是行業數據,這部分對整個數據調研的人群畫像,同時它還有進一步的調研,包括美拍一族的情況、寶爸寶媽的情況等等,以及一線和新一線、二線用戶的畫像,三線和四線的畫像,我們通過前面的各種數據的應用,能夠綜合出出遊習慣、消費的偏好。得到這些結果,應該不是什麼難事。大家肯定說這個是傳統的大數據,是傳統統計學的概念,但是我下面給大家展示的就已經超出旅遊大數據本身,它通過剛才我們展現的這些技術能夠分析出快消行業、金融、汽車跟我們剛才大數據的關係。比如說它能夠得出這些用戶出遊的時候會帶哪些快銷品,會根據提前多長時間準備,準備的週期有多長。第二個會分析到這些用戶使用信用卡還有理財產品的情況,也能夠分析出這些用戶對購買汽車和使用汽車,以及汽車消費的情況,以及對手機和使用手機的習慣。這已經遠遠超出我們剛才講的對大數據本身的應用,使用關鍵的技術。

觀點—黎宏河:大數據時代文化產業的機遇


那麼具體到文化行業,大數據將會給文化行業帶來什麼,或者說今天我的題目所談到的大數據時代應該會面臨哪些機遇。我給總結的是四個詞:技術,數據開放和創新。


技術很好理解,我個人認為,第一個我們需要有對傳統技藝的堅守,除此之外,我們還應該在表現和展現形式下,吸取其他行業的一些新技術予以表現,你比如左下面使用AR技術的對崑曲的呈現。右邊的採取燈光秀的技術,對於建築的夜景呈現。第二個技術就是我們現在談論比較多的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和物聯網等新型技術,不管我們如何去考慮去思考它,這些技術代表的多智時代已經來了。


觀點—黎宏河:大數據時代文化產業的機遇

第二個方面是關於我們如何去看待我們現在所擁有的數據。在文化領域,如果按存在形態看,有這幾個方面的數據:一個是服務領域,服務平臺和信息類型,這個方法大家非常理解,非常看得到。實際上我們把文化大數據按照運用來講,分成兩類,一個叫文化的原生數據,一個叫文化的衍生數據。文化的原生數據裡面,有行為數據和內容數據,這個大家也都非常好理解。其中數據是進入了參與者,參與文化活動的行為;內容數據,就是大家所掌握的傳統的一些文化內容。但是第三點數據,也是我們現在應用得非常少的,沒有掌握的叫文化時空數據,就是把前面的行為和內容用計算機表現出來的客觀世界。第二個關於文化的衍生數據,是在前面基礎數據的基礎上進行數據處理和採集。如果我們僅僅對文化數據應用停留在前面兩者去考慮行為和內容,不考慮產生的時空和衍生數據的話,那我們對數據會產生很大的偏差。


第三個關鍵詞提到開放,我覺得開放有兩種,一個是心態的開放,還有一個是我們面對新鮮事物的一個必須做出的開放。在座的各位文化領域的領導和企業家都非常清楚,各個文化單位,我們老講擁有大量的文化資源,但是各家都非常的保守,都抱在自己的懷裡,捨不得拿出來,覺得我是獨一無二的,不可替代的。但是我想告訴他,有些東西確實是可以替代的。這裡面我舉一個例子,就是人流量的分析,比如今天到場的我們這個劇場,我們想問到了多少人,問票務很清楚,問主辦方很清楚。如果票務和主辦方不告訴我們,我們通過技術的手段,用手機姓名的方式去核查很清楚。如果我們通過在頂棚上加上一個攝像頭也很快得出來。所以想告訴大家的是,有些資源並不是現在表現出來你獨有,是可以通過其他的手段可以替換的。數據拿在手上,不去共享,不去開放的話,那我們極有可能錯過我們利用大數據的最佳時機。


第四個關鍵詞是創新,創新是基於需求和發展的。我覺得應該包括兩個方面,第一個創新應該是符合時代的發展,我們面臨新的時代,應該考慮到尤其是現在的數字技術、數字經濟和數字文化對未來各方面的影響。這裡面我列到的文化資源的數字化,文化資產的數字化,尤其是5G時代以後,可能會帶來的數字藝術的發展,VR和AR技術導致文化產業生態的一種爆發式成長。在後面我會介紹2020年我們可能面臨的發展機會,以及基於這三種機遇的呈現,得到的數字文化體系的構建。第二個創新是我們應該真正地順應市場的需求,一種是我們本身文化生產方式的變革,導致對大眾文化需求的一個變化。第二個大眾文化需求反過來推動我們文化生產方式的改變。這裡面有兩個方面,第一方面是在我們傳統的角度來講,這是激發我們自己的傳統文化,講好中國故事。第二個是真正把科技領到文化領域裡面。當然我覺得這裡面最重要的一個創新,就是我們應該以需求為導向,真正用好大數據。我們可能會感覺到,有很多數據其實並不是我們想象的那樣。我給大家舉一個培訓做過的調研,關於00後的表現,一個是61%都關心國家大事;第二個是00後都會喜歡自己的品牌。00後有84%是很強的消費,00後有超過一半國產品牌,這幾個結果其實想告訴我們,我們真正應該用大數據實實在在表現出結果來。

觀點—黎宏河:大數據時代文化產業的機遇

最後我簡要給大家做一個關於2020年的預測,這是全球的技術發佈的報告,對2020年的一個預測。這份報告裡面,預測出2020年有五項技術,這五項技術與文化產業極度相關。

觀點—黎宏河:大數據時代文化產業的機遇

第一個是數字的孿生技術,很簡單,就是把我們的數字用另外一種方式再呈現模擬出來。它解決幾個問題,第一個是隱私,第二個推導,第三個是對過去的可追溯、未來的可預期。

觀點—黎宏河:大數據時代文化產業的機遇

第二個是智能的數字交互技術,智能數字交互技術就是在人工智能的基礎上面,將來在對客戶中心的呼叫,可能你面對的不是一個真正的人,是一臺機器,一個智能的機器,它比人更瞭解人類,這也是我們大家在網上曾經說到的吵架機器人。

觀點—黎宏河:大數據時代文化產業的機遇

第三點是沉浸式的、反應靈敏的虛擬空間。這項技術等5G技術的發展應用,將來會有VR,AR和MR,跟現實融合在一起。尤其在我們文化場館和旅遊景區將極大可能的呈現,這種體驗經濟將會達到一個很大的高峰。

觀點—黎宏河:大數據時代文化產業的機遇

第四就是智能建築,智能建築不是我們傳統的物聯網,是通過系統分析和系統感知,物聯網只是一個連接,比傳統的感知更具智能性。


觀點—黎宏河:大數據時代文化產業的機遇

最後一點是關於數據錢包,數據錢包能起到保護大家擁有的文化資源的作用,只有經過我允許,大家才能使用我們的數據,通過數據交換變現,實現數據資源變成數據資產。


那麼時間的關係,就講到這裡,謝謝大家。

-end-

觀點—黎宏河:大數據時代文化產業的機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