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一塊“袁大頭”值多少錢?不是非常值錢,但能買50斤豬肉


最近在網絡上看到一則故事,有人說現在的很多國產貨物都不被國人接受,認為質量不好,但有一樣國產貨物卻是人人都喜愛的,那就是人民幣。確實如此,作為我國的通用貨幣,人民幣的魅力幾乎沒人能抵抗得了,甚至巴不得越多越好。

其實說起我國的貨幣,從古至今,發展了無數次,才逐漸演變成現在的鈔票。光是在民國時期,貨幣的種類就多達數十種,幾乎每個省份或軍閥政權統領區域都有屬於自己的貨幣,比如北京地區的通用貨幣是“袁大頭”、還有“孫小頭”、銅元等等。

民國時期一塊“袁大頭”值多少錢?不是非常值錢,但能買50斤豬肉

直到民國三年以後,北洋政府為了方便管理,便實行統一貨幣,並將銀元作為了中華民國的通用貨幣。銀元又被稱為“大洋”,最早起源於15世紀的歐洲,是當時歐洲的主要流通貨幣,到了明朝年間,銀元逐漸流入中國,但當時的中國還很少見得到銀元,也並非國內的流通貨幣。直到乾隆年間,清政府首次在西藏鑄行銀元,此後,銀元才開始在中國流通。

民國時期一塊“袁大頭”值多少錢?不是非常值錢,但能買50斤豬肉

在光緒十六年的時候,清廷正式將銀元作為中國的流通貨幣之一,並開始大批量鑄造,國內的其他省份也紛紛效仿,於是銀元逐漸成為了中國的主要流通貨幣之一。不過此時的銀元沒有實行全國統一標準,所以各地的成色、重量和價值都有所不同。後來辛亥革命爆發,清朝覆滅,清廷鑄造的銀元也沒能來得及正式發行。

辛亥革命過後,孫中山建立了中華民國臨時政府,並擔任臨時大總統。他為方便管理,將銀元作為貨幣單位,並規定每單位的銀幣總重量為庫平銀六錢九分七釐。由於當時國民政府鑄造的銀元上印著孫中山的頭像,因而又被稱為“孫小頭”,不過因為鑄造的數量不多,所以在市面上並不常見。

民國時期一塊“袁大頭”值多少錢?不是非常值錢,但能買50斤豬肉

不久以後,袁世凱在北京稱帝,也公佈了《國幣條例》,並把“圓”作為貨幣單位,每個銀元的重量是庫平六錢4分八釐。就在當年的12月,天津造幣廠鑄造了一批印有袁世凱頭像的銀元,被稱為“袁大頭”,次年,國內開始大批量鑄造“袁大頭”,在九年時間裡,一共鑄發了7500萬枚。

說到這裡,很多人都好奇,民國時期的一塊大洋,到底相當於今天的多少錢?其實從銀元在中國發展開始,不同時期的銀元價值有所不同,比如清朝咸豐年間鑄造的一個銀元大概值5錢白銀。後來,墨西哥商人帶進了墨西哥的銀元,簡稱為墨銀,它由機器鑄造而成,分量比較精準,所以每個銀元大概是7錢3分,而且由於銀元上印有老鷹圖案,又被稱為“鷹洋”。

民國時期一塊“袁大頭”值多少錢?不是非常值錢,但能買50斤豬肉

到了民國初年,“孫小頭”和“袁大頭”的重量都是7錢3分左右,而100個銀元則價值73兩白銀,這個重量很難帶在身上,所以如果商人要進行大宗交易的時候,一般都不會使用銀元,而是用錢莊的“莊票”。到了1912年的時候,一個大洋的價格大概相當於現在的150元人民幣,如果用來消費的話,那可就厲害了,可以買到50斤左右的大米或是20斤的豬肉,而如果下館子的話,更是可以大魚大肉任吃。

民國時期一塊“袁大頭”值多少錢?不是非常值錢,但能買50斤豬肉

那麼,當時的人們一個月的工資大概是多少呢?據瞭解,普通工人一個月大概可以賺20塊大洋,教師、醫生、記者等人員的月工資大概有一二百大洋,這已經算很可觀的收入了,生活也能過得相當滋潤。

就以魯迅先生為例,他當時一個月的工資大概是300塊大洋,差不多相當於現在的5萬人民幣左右,再加上其他收入,一個月下來也有七八萬,而一年下來則達到上百萬。這樣的薪資即便是放在現代,也算是相當有錢的了。

民國時期一塊“袁大頭”值多少錢?不是非常值錢,但能買50斤豬肉

建國以後,紙幣替代大洋,成為了新中國的主要通用貨幣,而那些大洋除了被政府收購以外,也有一部分人將它作為紀念品保留了起來。到了現代,由於大洋的數量稀少,它的收藏價值越來越高,不過不同的銀元收藏價值也不同,其中以“袁大頭”流傳最廣,影響也最大,被稱為銀元之寶,它的價值也更高,所以如果家裡有這些銀元的話,出手時一定要謹慎,不要被別人給騙了。


民國時期一塊“袁大頭”值多少錢?不是非常值錢,但能買50斤豬肉

用今日頭條app搜索“袁大頭價格”查看現在值多少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