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弱者並不可恥

你難以改變自己實力的強或弱,但假裝弱式,可為自己爭取有利的地位,為自己減少一些不必要的麻煩。適當地示弱,可以讓別人不那麼忌妒你,使處境不如你的人心理平衡,對你放鬆警惕,這對交際很有利。

在自然界中,示弱是一種生存之道。

在澳洲,有一種強悍的烈馬,其壽命看起來總要比柔弱的母馬短暫,它們一般都會被殺掉;而那些溫和的母馬,往往被人們馴服,讓其在賽場上奪冠。

海灘上有兩種藍甲蟹:一種比較兇猛,但它們不會避難,對誰都很“橫”;而另一種則比較溫和,不善抵抗,一遇到敵人,就翻身躺著,任你怎麼咬它、踩它,它都一味裝死。

千百年之後,出現了一種有趣的現象:強悍兇猛的藍甲蟹越來越少,成了瀕危動物;而喜歡示弱的藍甲蟹,卻繁衍得非常昌盛,世界各個海灘都能發現它們。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結果呢?原來動物學家發現,強悍的藍甲蟹因為好鬥,有一半在鬥爭中死了,又因為強悍而不知躲避,有一半被天敵吃了;而那些會示弱裝死的藍甲蟹,則因為示弱而保護了自己,得以繁衍至今。

自然界給我們這樣的啟示:凡事如果逞強好勝,往往會弄得頭破血流;但是如果適當示弱,則很容易被別人接受。因此,做人做事,懂得適時地示弱,才能取得成功。

示弱,可以是與人交談時幽默的自嘲,也可以是在大庭廣眾之中有意以已之短託人之長。如果你碰到的是個有實力的強者,他比你強,那麼你不必為了面子或意氣而與他爭強。因為一旦硬碰硬,雖然有可能戰勝對方,但更可能毀了自己。因此不妨示弱,以化解對方的戒心。以強欺弱勝之不武,強者大多不會如此。

有一位記者去拜訪一位外國政治家,想要獲得一些醜聞。 然而,還未及寒暄,這位政治家就對記者說:“時間還多得很,我們可以慢慢談。”記者意外於他的從容。不久,僕人將咖啡端上桌來,政治家喝了一口,立即大嚷道:“好燙!”咖啡隨之滾落在地。

等僕人收拾好後政治家又倒吸香菸,從過濾嘴處點火。記者趕忙提醒:“先生,你將香菸拿倒了。”政治家聽到這話之後,慌忙將香菸拿正,卻碰翻了菸灰缸。平時趾高氣揚的政治家出了一連串的洋相,使記者大感意外,不知不覺中,就不想挑戰他,甚至還對對方產生了親近感。

而這所有的一一切,都是政治家有意為之。當人們發現傑出人土也會有很多弱點時,對他的負面看法便會消失,而他因此省掉很多麻煩。

能放下架子做“弱者”,在某種意義上來說,是一種處世態度。

對手當前,不能不抗。不抗,你必敗無疑,但硬拼勝敗同樣沒有絕對把握。此時,故意示弱倒不失為良策。承認自己的不足,有意暴露自己某些弱點,可以說是高明的交際策略。

當弱者並不可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