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頭種花能賣錢!」黔南一地開創“石頭經濟”之路……

「石頭種花能賣錢!」黔南一地開創“石頭經濟”之路……

平塘縣牙舟鎮邊蘭村,是典型的石漠化山區。1836畝的土地上,旱地就有1073畝,石漠化土地達50%以上,漫山遍野的石頭,給予邊蘭村村民的,是望不到頭的貧窮。

石頭林立的山地,可種植莊稼的地方寥寥無幾。曾經村民們在這裡種植著玉米和黃豆,空間太小,沒法犁地,就靠著鋤頭一點一點的挖。“我們這裡多是岩石地,石頭多,泥巴少,一大塊地裡,也收不了幾袋黃豆。”談起種莊稼的困難,58歲的邊蘭村村民陳應平滿是感慨。

「石头种花能卖钱!」黔南一地开创“石头经济”之路……

長在石頭上的疊鞘石斛

如何石頭從中踏出一片致富路,邊蘭村在考慮,牙舟鎮在考慮,平塘縣也在考慮。2017年,平塘縣引進貴州祥榮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在光禿禿的石頭上,種植了300畝的疊鞘石斛。

“這300畝,只是試種,沒想到效果不錯。”貴州祥榮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鄭祥巧告訴記者,第一次踏上邊蘭的土地開始,就被這裡的地形吸引了,有了試種的成效,鄭祥巧又增加了石斛的種植面積,如今已經達到550畝。

“我一直想要找這樣的土地,石頭多,我的鐵皮石斛就種的多,加上這裡的海拔、氣候,都很適宜鐵皮石斛的生長。”鄭祥巧說,因為獨特的氣候條件,疊鞘石斛長的比較好,一棵疊鞘石斛上可發2到3根苗。

「石头种花能卖钱!」黔南一地开创“石头经济”之路……

鄭祥巧在查看石斛長勢

如今邊蘭村,曾經光禿禿的石頭上,長出了一根根綠色的枝條,靠著這一根根致富草,村民們生活變得更好了。“從前兩年老闆來這邊種石斛開始,我就在裡面打工了,一天70多塊。”村民付啟豪說,曾經在家裡難找錢的他,靠著在基地裡務工,也不再為找家裡的零用錢發愁。與付啟豪一樣,每天在石斛基地裡務工的村民有幾十個。除了務工,不少村民也有了自己種植中藥材的意向。

“去年,我看到我們村裡有幾家種植板藍根,老闆也收,價格也不錯,我們今年也想試種下,賺點錢。”村民王進兵說。

不僅是自然優勢,讓鄭祥巧留在這大山裡發展石頭經濟的,還有當地政府的支持和幫助。“真的是我們需要什麼,政府就幫忙解決什麼,讓我覺得很貼心。”鄭祥巧說,為了讓這石頭經濟發展得更好,2018年,平塘縣縣委常委、副縣長李傳忠還多方集資100萬元,為他解決了疊鞘石斛的產業路,曾經坑坑窪窪的泥濘小路,如今變成了寬敞的硬化路。

「石头种花能卖钱!」黔南一地开创“石头经济”之路……

村民在石斛基地務工

“道路解決了,我對於我們這個產業的發展更有信心了。”鄭祥巧說,他將繼續擴大石斛的種植面積,希望能夠帶領更多的村民致富奔小康。

昔日的荒山,變了模樣。靠著疊鞘石斛,邊蘭村走出了一條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的“石頭經濟”之路。

審核:陳飛兵

「石头种花能卖钱!」黔南一地开创“石头经济”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