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學生思維,請你一定要遠離

前幾天雙十一,很多讀者趁著優惠加入了我的知識星球,一起培養寫作的習慣,但讀者有一個疑問,而這個疑問曾經也是困擾了我很久,想分享給大家。

提問:

阿貓,你好,我發一些想法或文章的時候要不要屏蔽身邊的人呢?

1、達利歐在《原則》中說,讓自己極度開放,極度透明,會成長更快。讓自己和身邊人知道在做什麼。

2、我現在是個很注重隱私的人,不是很想這麼做。(其實我覺得自己是有那種,去開放想法的,但還是說服不了自己去做。)

回答:

想象自己不是寫作,而是舉辦一場公開演講,門票100元一張。

你最初宣傳應該只有親朋好友去支持自己了,如果連身邊的人都屏蔽,就好像自己一個人在演講,聽眾只有自己。

一些觀念:

1、事實上也沒有這麼多人關注你的隱私

在最初公開自己想法的時候,也許會有幾個人評價,但你只要堅持一直公開,你會發現身邊的人已經不以為然,甚至已經不在乎了。

我最初公開的時候,很多親朋好友都幫助轉發留言什麼的,結果到了現在基本已經沒有他們的身影。

自己堅持做一件事情不容易,堅持去關注、支持、批評別人同樣也是不容易的。

2、公開才會得到免費的反饋

這個是公開寫作最有價值的地方,你會得到建議、鼓勵、批評、嘲諷,大部分人還是出於善意的。

而這些人的批評、建議、鼓勵都會對你的寫作有所幫助,有人反對你的想法本身也是一件好事,讓你有一次改變思維的機會,說不定別人的想法更好。

但是,你可以先去學習一些邏輯謬誤,你就可以忽略那些犯了邏輯謬誤的人,例如舉個例、訴諸權威、情感、群眾、或者進行人身攻擊。

常見的有:

別寫作讀書了,某某很早畢業工作現在都當老闆了。

相信我,我吃鹽多過你吃飯。

這寫得什麼破玩意。

這不是在理性討論問題,這類人最好的做法就是忽略或者直接拉入黑名單。

3、敢於接受批評是一項很好的鍛鍊

剛開始寫作,很可惜,沒受到過什麼無腦批評,是我寫得好嗎?當然不是,只是讀者太少了。

後來讀者到了上萬,也受到過不少鍵盤俠的攻擊,剛開始的確會挺難過的,憑什麼要這樣說自己。

時間長了,其實這很正常的事情,在概率上來看,你的讀者越多,總會有一兩個是自己有點問題,喜歡用攻擊別人的方式來發洩自己。

而且很有趣的是,如果你只是個性越鮮明,價值觀和讀者不符,最後可以看到有多少人越討厭你,往往代表有多少越喜歡你。

就好比籃球巨星科比,愛他和討厭他的人呈現出兩個極端。

接受別人的人身攻擊,也是對你自身的考驗,看看你的情商是否夠高,畢竟現實社會也總會遇到批評你的人。

4、提高抗挫能力

這也是一個很好的鍛鍊方式,你的抗挫能力並不是取決於你自己有多少知識,而是你被打擊了多少然後選擇站起來的次數。

你受挫後站起來的次數越多,你的抗挫能力才越強。

而如果你選擇用屏蔽身邊人的方式去分享,就屬於是一種逃避的心理,很難得到機會受挫然後成長。

想辦法把玻璃心煉成大心臟。

接下來是一些方法:

現在我完全不屏蔽人,但我最初也會屏蔽人,而這些屏蔽的人就是天天可能會見面的人,因為身邊的見面的人才最容易對你指指點點。

他們有時候甚至都不是故意要批評你,而是為你和你相處的時候能找點話聊,又或是讓自己變成一個導師的身份來滿足自己的優越感。

但純粹也只是閒聊,回到家,很快就會忘記你的事情,別人也有別人要忙的事情。

留學階段,我長時間不會和父母見面,我就不會屏蔽他們,反正也不見面,但我會屏蔽比較近的朋友。

所以,你可以有選擇性地屏蔽一些經常要見面的人,總之一定要部分公開,然後一點一點慢慢到完全公開。

接著,你可以看看一些書籍幫助自己心理建設,例如《被討厭的勇氣》、《少有人走的路》,學會不要在乎別人的眼光,這也是成長非常重要的一課,否則永遠都會被身邊的眼光拖累了自己。

時間長了,你寫得好了,有人鼓勵你了,你也會越來越喜歡公開寫作,因為這才有意思呀,能幫助自己,又能幫助別人,這多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